《仙境之桥》的对比演绎手法

[摘 要] 《仙境之桥》(Bridge to Terabithia)是一部由著名儿童幻想小说《仙境传奇》改编成的电影现实与梦幻的交错是这部电影里面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它让梦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值得珍惜。作为一部展现儿时的幻想与热情的影片,男女主角拥有的是一种关于世界能够通过幻想改变的信仰。因此,通过开阔思维创造新世界,是本片的主旨。

[关键词] 儿童电影;儿童文学;幻想;魔幻;《仙境之桥》。

仙境之桥》改编自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彼得森(Katherine Paterson)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畅销儿童幻想小说《仙境传奇》。由知名童星乔什•哈切森和安娜•索菲娅•罗伯主演。上映时被冠以“魔幻电影”的《仙境之桥》也许会让很多魔幻迷们失望,“魔幻”元素只是以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出现在主人公的幻想国度“特雷比西亚”里。它更像是一部令成年人都能思索的儿童电影,影片讲述了男孩杰斯的生活,融合了冒险、友情、亲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只要内心深处还怀念着童年的记忆,就一定会欣赏这部电影

一、杰斯现实生活。

杰斯来自一个有五个孩子的清贫家庭,姐妹们和他年龄差距较大,父母由于贫穷忽视了对他的关爱。作为家里惟一的男孩,他经常要帮助家里劳作。家庭的拮据和并不亲密的亲情使杰斯性格内向,没有朋友,在学校总是受到同学的欺负和嘲笑。杰斯惟一喜欢的就是画画,拿起自己绘画本使他能够忘掉不愉快的现实世界。他的另一个长处就是跑得快。每天早晨跑步是杰斯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

现实生活中,家境贫穷的孩子多数比较内向,不善于跟人交流。杰斯总是很少说话,他的表情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尤其每当父亲回家后,他的表情更是严肃。父亲对杰斯永远是板着脸嘱咐他“别忘了干活”,而对小女儿梅宝却充满慈爱,叫她“甜心”“宝贝”,耐心地教梅宝种花,每晚到梅宝床前吻她道晚安,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杰斯总是躲在角落里看,心中充满羡慕和向往。有一天,杰斯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女孩,生活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二、天使的到来与离开——莱斯利的角色分析。

杰斯引以为傲的赛跑比赛中,新转来的女孩莱斯利打败了他和所有男生,成为跑得最快的人。莱斯利充满想象力的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但家里没有电视使她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异类。比邻而居使莱斯利杰斯熟悉了,真正让他们的心接近的却是他们都是同学眼中的异类:杰斯注意到当同学们笑莱斯利家里没有电视时,她灵动的眼睛变得暗淡,头也低了下来,杰斯的心就是从这时起走近了莱斯利。家中没有电视和特立独行,使莱斯利也成为学校霸王的猎物,处处受到刁难。当杰斯带着满身番茄酱的莱斯利回家清理时,他的姐姐说他们是“怪物和怪物的组合”,杰斯的妈妈制止道:“你该高兴他交到了朋友。”可见朋友对沉默寡言的杰斯来说多么宝贵。

莱斯利的热情灵动感染了杰斯,他们很快成为最好的玩伴。他们荡过小河上的绳索,在对岸找到了一片森林,他们想象这里是一个叫“特雷比西亚”的王国。这里没有欺负他们的同学,只有幻想中的神秘世界,两人在那里尽情的玩耍。每天放学后,两人都心有灵犀地扔下书包,一起跑向这个杰斯口中“我们的地方”。杰西和莱斯利在未遇到对方之前,都会觉得自己与现实世界有些不太协调,他们是非常孤单的个体。事实上,每一个人在青少年成长时期,都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经历。他们渴望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好友,这种友情在他们心里可以是秘密的,独特的,没有其他能够取代。发现特雷比西亚,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们既在追逐“可能的自己”,成为特雷比西亚的国王;同时还能回到现实世界中,更加热爱生活,以最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做好“现实的自己”。在这里,所谓的梦想并不是鼓励我们单纯地沉醉在幻想中,而是要更加勇于面对现实,避免落入世俗的期待和观念中,自始至终保持最真实的自我。杰西和莱斯利的相知是清新自然的,他们一起探寻那个奇妙的世界时充满童趣。让观众仿佛回到了童年世界。谁能预料影片的后半部,对于莱斯利的结局竟然是这样安排。

她走了,仿佛只是杰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在杰斯扔下她独自去和音乐老师看画展那天,美丽的女孩和那根断裂的绳索一起被河水无情的带走了,仿佛冥冥中注定。莱斯利杰斯兄妹关于上帝的对话,“我不相信上帝,他忙着掌管这个世界呢!上帝不会让人下地狱的!”莱斯利的言语对于虔诚的天主教徒杰斯一家来说有些异类,莱斯利不相信上帝,所以,她因为这些言语被上帝带走了。杰斯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相信事实,他疯狂地在特雷比西亚里寻找,希望能在特雷比西亚找到她,但是这地方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树林里,“……会下地狱的是我!我没想带莱斯利一起去博物馆,是我的错……”杰斯莱斯利死后第一次哭出来。有些东西,当你拥有它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当你想对它好的时候,它已经永远离开了,生命就是这样充满了无常,充满了后悔。

莱斯利走后,悲伤的杰斯用木板在仅剩半截的绳索下建造了一座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木板桥,一座通往承载着他美好回忆与带给他无穷力量的圣地的桥梁。他再也不是那个懦弱而胆小的男孩了,友谊的力量给了他勇气与信念。他知道,她其实就站在特雷比西亚的土地上,注视着他。莱斯利自己不相信上帝,但她却像是上帝派给杰斯的天使,教会他与人和解,教会他打开心门。

莱斯利这个角色的原型是原书作者凯瑟琳•彼得森的儿子大卫儿时的小朋友丽莎,丽莎死于谋杀,作者感谢丽莎给儿子的童年带来的美好时光,因此写了这个故事纪念丽莎和儿子的童年。作者有意把莱斯利比作天使,因为这是一个童话,这段时光就是上天给杰斯的礼物。

三、对比象征的表现手法。

现实与梦幻的交错是这部电影里面最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影片用现实与梦幻的交错让梦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值得珍惜。

(一)特雷比西亚中的象征。

雷比西亚原是电影《纳尼亚传奇》中一个小岛的名字,女主角莱斯利以之为她俩的梦想王国命名。特雷比西亚里的事物和现实中的学校所发生的事情是相关联的,松鼠怪和老鹰实际上象征着欺负杰斯的豪戈二人,他们大叫着bee—bee—bee和dead meat冲杰斯飞过来,正是两个男生骂杰斯的惯用语。当杰斯在特雷比西亚击败了松鼠怪和老鹰怪之后,回到现实,杰斯并不惧怕豪戈二人了。巨脚怪则象征着坏女孩贾尼斯,贾尼斯也拥有一双大脚。起初巨脚怪在森林里追赶他们,当在学校里莱斯利跟痛哭的贾尼斯谈心之后,特雷比西亚里巨怪的态度也对杰斯友好起来。

黑暗魔王是父亲的象征,是杰斯感受不到父爱才出现的怪物。每当杰斯感到父亲严厉苛刻的时候,他再去特雷比西亚,黑暗魔王即会在林中闪现。后来当他感受到父亲的爱,黑暗魔王就消失了。这一切充分体现了这部电影的童话色彩,在特雷比西亚很容易战胜现实中的烦恼,他是特雷比西亚的王,他们无所不能。

桥的象征。桥连接着两块土地,一块是莱斯利杰斯平时生活的的地方,喻指现实世界,一块是只属于莱斯利杰斯的神秘乐园,是他们构造的内心奇幻世界。它是现实世界的镜子。当杰斯内心还是十分忧郁的时候,他眼前是一片普通的原野。当莱斯利要他“Close your eyes and keep your mind wide open”时,杰斯才看到童话中巍峨的高山,流淌的瀑布。影片最后,杰斯带着妹妹踏入特雷比西亚,精灵和巨怪都列队欢迎他们,这表明因为杰斯心境的改变而看到了美好的世界。特雷比西亚是不存在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它无处不在——在你的内心。仙境之桥其实就是心之桥,“一旦打开了心扉,你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二)前后对比的情节。

音乐课。美丽的音乐老师,是杰斯仰慕的女神;音乐课的生动也让人难忘。莱斯利离开后,音乐课不再活泼,同学们不再坐在桌子上欢快地打着鼓唱歌,而是规规矩矩地端坐在座位上,唱着充满了忧伤的歌曲,仿佛全班在给莱斯利默哀。最喜欢音乐老师的杰斯却趴在桌子上,唱也不唱,眼中含着泪花,他的心已经不在这里,音乐课带给他的快乐随着莱斯利的死、随着他的深深愧疚一起埋葬了。

作文课。杰斯后座的男生整天用言语惹怒杰斯,以前杰斯和他打架的后果就是被老师罚站。而这次,用莱斯利的死取笑杰斯的男生被他一记重拳打翻在地,从这一记拳里可以看到悲伤和愤怒,还有杰斯的成长——他终于奋勇反抗了!杰斯再一次被作文老师请了出去,出人意料,这一次没有责备,严厉的老师开口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当我丈夫去世的时候,人们一直叫我不要流泪,并且一直想办法让我遗忘,可我并不想忘记……我很少见到像她这样的学生,我尚且这样难过,你心里的痛楚一定更是难以言喻……”看到这里,相信观众一定和杰斯一样,再也忍不住泪水。杰斯和老师站在走廊里,一起为心中的悲伤流泪。这是本片最感人的几个镜头之一。

父亲的态度转变。“没事了,孩子,没事了!”一直让杰斯所惧怕的严厉的父亲,在杰斯失去最好的朋友后在森林里找到他,把跌倒的杰斯抱在怀里安慰。这时,杰斯才在莱斯利死后第一次痛哭。父亲的怀抱有多宽广,它能包容流不尽的泪水。一向刻薄严厉的父亲在这里表现出了温情的一面,虽然他说不出温柔的话语,这一深深的拥抱足以令杰斯感到伟大的父爱,而杰斯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哭泣的肩膀。

仙境之桥》是杰斯从心理的压抑中走出,最终和同学、亲人化解隔阂的一个成长的过程。莱斯利虽然死了,但她留给杰斯坚强以及追求幸福的精神仍在延续,使他最终找到理想的境界。在儿童文学中,成长一直是其热衷表现的主题之一。少年儿童在成长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因人及关系和境遇带来的精神上的孤独。如果真正融入这部电影,结尾出现新的特雷比西亚的时刻,很多人感到的是大悲之后如释重负的快乐,以及对自己逝去的少年时光深深地怀念。这部电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儿童电影的精品。

[参考文献]。

[1]岑桑.仙境之桥[J].文学少年(中学),2009(03).

[2]宋杰.电影中的象征和隐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04).

[3]夏玉玲,赵亚珉,周幼华.《秘密花园》的美学品格[J].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2009(11).

[作者简介] 杨洋(1982— ),女,河北秦皇岛人,教育学硕士,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王萌(1981— ),女,河北保定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英语教育。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