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摘要】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预防全髋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复方丹参全髋置换术 复方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芳香开窍的作用。

新近研究表明复方丹参片对血栓形成有确切预防作用。

为了解全髋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及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丹参对DVT的预防作用,笔者于1999年10月—2002年12月间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

1资料和方法 l.l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

对照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均龄52.l岁;联合用药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均龄52.5岁。

两组术前相关检查无异常,均在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

术后采用自体血回收装置,将术后6小时内伤口引流血过滤回输。

术后第3天开始常规使用下肢功能锻炼器进行功能锻炼。

1.2用药方法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前至术后第3天,每天皮下注射一次剂量60IU/kg的低分子肝素

术前12小时注射第一次,术后12小时注射第二次,以后每天早晨注射一次。

术后第4天起改为每天80IU/kg注射一次,至术后第10天。

联合用药组:除与对照组同样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外,再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配10%葡萄糖溶液200ml;每日一次,连用10天。

期间每周2次监测血小板计数,并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l.3深静脉血栓的诊断选择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由于l周内的血栓静脉壁尚未形成有效粘连,故选择彩超检查。

所有病例于术后第7天由同一组超声科医师行双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并独立分析诊断。

每天临床检查患者有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一经发现立即行双侧下肢静脉造影。

1.4出血情况评估每天检查有无伤口出血或注射部位血肿,以及其它出血征象。

准确记录每一例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引流血量。

术前及术后第l天开始每隔2天检测血红蛋白量和血小板计数。

l.5统计学处理对取得的数据进行χ2检验。

2结果 对照组44例双下肢静脉彩超示7例发生DVT,其中左侧3例,右侧4例;中央型1例,周围型2例,混合型4例。

联合用药组40例中2例发生DVT。

其中左侧1例,右侧l例;中央型0例,周围型1例,混合型l例。

两组比较,用药组DVT发生率较之未用药组下降66.3%(χ2=4.537,P<0.01)。

9例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阳性者,其中6例有下肢肿胀,3例无明显症状。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性肺栓塞。

用药组无低分子肝素过敏反应、无皮下血肿及其他出血反应,血小板计数亦在正常范围。

3讨论 3.1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大多发生于术中和术后早期,术后5—9天发病者占10%。

推测可能与人口老化、外科医生对愈后不佳的患者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以及与日渐西化的饮食有关。

3.2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DVT的三大致病因素,即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速度缓慢及血液凝固性增加,这在全髋置换术后DVT中同样有不同程度存在。

下列因素可能与全髋置换术后DVT发生密切相关:(1)术前因素,如外伤疼痛等能激活凝血系统导致高凝状态;患肢活动受限或制动导致静脉血淤滞。

(2)术中因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高发生率与术中血答扭曲造成损伤,以及静脉血淤滞有关。

(3)术后因素,手术后制动影响血流状态,导致血流缓慢及血液淤积;手术创伤的修复,凝血功能增强,使血栓生成的机会增加;术后不恰当地使用止血药,也可使血液的凝血机制发生改变,诱发血栓形成。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