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

浅谈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关系

代写论文。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审计重要性虽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的专业判断,但是其判断考虑的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错报漏报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为依据的,而不是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的。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的判断之前,必须在充分了解报表使用人的基础上评估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的容忍程度。  1. 审计风险的三种形式  1.1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本文由收集整理面情况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评估审计风险是导致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漏报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存在,它不受审计人员的影响和控制。

论文网   1.2可接受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准备承担或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承受能力;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情况。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素质越高、范围越广,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利用程度越高,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行业之间的竞争情况。  1.3终极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项目完成后所实际形成或审计人员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终极审计风险主要与审计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情况有关。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得越好,终极审计风险越低。  2. 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2.1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关系。《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二条指出: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简单地说,审计重要性就是错报的可容忍程度,其量化标准即重要性水平。也就是说,在重要性水平之内的错报,是可以容忍,可以接受的。因此,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2评估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这样才能保证终极审计风险在一定水平内。反之,评估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的审计风险指的就是评估审计风险。 代写论文   2.3可接受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之间是正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这样可以保证审计成本的节约。反之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的控制。因为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说明审计人员要求的财务报表错报的可容忍程度越低,则其重要性水平也应越低,才能满足较低的审计风险的要求。终极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之间也是正向关系。终极审计风险基本上取决于可接受审计风险。  2.4水平审计风险呈反向变动关系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在其中一者既定的情况下,其余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注意这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最终面临的审计风险,不要理解成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举两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审计风险为0,则重要性水平为无穷大,注册会计师就不需要查账了;如果审计风险为无穷大,则重要性水平为0,注册会计师就不得不实施详细审计,所有业务全部仔细查一遍。重要性水平那就是我们审计的时候订的一个数额 ,在审计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只审计这个数额以上的帐目 ,而这个数额以下的帐目我们可以视为并不重要 ,我们只有在相信管理当局所做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才可能把重要性水平订的比较高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帐簿的可靠性越高重要性水平才会越高 ;而相对来说,因为帐簿的可靠性越高,所以查不出来是否有错露报的可能性小,也就是说审计风险相对来说比较低 ,即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成反比。 代写论文   3. 审计重要性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审计证据成反向变化的关系审计重要性水平越低,即较低金额的错报漏报会计报表使用者也是重要的,要求审计师在实质性测试中努力发现该金额以上的错报漏报。为实现较小金额的错报漏报审计目标,就需要审计师增加实施审计程序、扩大审查范围、从不同的途径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即审计重要性水平低,审计范围宽,审计证据多,相反,审计重要性水平越高,即较高金额的错报漏报会计报表使用者才是重要的,那么,就要求审计师在实质性测试中努力发现较高金额以上的错报漏报,而不需要刻意去发现较高金额以下的错报漏报。这样,审计师只要在较窄的范围进行审查,实施较少的审计程序,合理保证发现较大金额以上的错报漏报就可以了。相应地,所需收集的审计证据就可以少些,即审计重要性水平高,审计范围窄,审计证据少。审计证据的多少是相对的,任何时候都应当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以支持审计结论。  审计重要性决定审计证据,即重要性水平的高低决定审计证据的多少。但审计证据重要性水平则没有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关系审计重要性审计证据的反向关系审计实务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审计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师可以缩小审查范围,减少审计程序,收集较少的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师就应扩大审查范围,增加审查程序,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 代写论文   4. 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4.1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对实质上错报的财务资料提供不适当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小,审计风险也就越低。因而审计证据审计风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4.2评估审计风险审计证据是正向关系,即评估审计风险越高,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应越多,这样才可降低终极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审计证据则为反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因为搜集的证据越多,越容易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因而越容易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审计风险也就越小。终极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也为反向关系,即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终极审计风险就越小。  结束语  重要性审计风险都是影响人员判断证据充分性的因素,它们之间内在联系为在审计实务确定各种测试性质和范围提供了依据。因此,明确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特定关系,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中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