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预防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脊髓损伤患者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方法 应用常规预防方法的同时,将空气压力治疗仪应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其效果。

结果 本组42例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

结论 常规方法空气压力治疗仪联合使用能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脊髓损伤;深静脉血栓空气压力治疗仪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

脊髓损伤患者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0%~100%,完全性四肢瘫痪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最大。

研究表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肺栓塞的发病率为1.5%~3%[2]。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脊髓损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2008年1月起,我科对脊髓损伤术后42例患者应用常规预防方法结合空气压力治疗仪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论文代写。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2例,男39例,女3例,年龄20~85岁,平均43.4岁。

其中四肢瘫12例,截瘫30例。

研究对象均无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心功能不全,丹毒,深部血栓静脉炎,肺水肿,急性静脉血栓,不稳定性高血压等空气压力治疗仪禁忌证。

毕业论文   1.2 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患者均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韩国(株)大星产业)],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操作时根据病情酌情选择好治疗模式后,将患者双下肢置于下肢套筒中(套筒使用时下肢应加以衬垫),拉索固定,防止拉索滑落而破坏套筒上的空气室。

操作中注意暴露患者的膝部,以免影响膝部活动。

套筒的松紧以能放一指为宜。

套筒接口与主机气管插座注意要连接紧密,防止松脱造成压力泄露。

调节压力压力,从低到高慢慢旋转压力调节钮,调节过程中询问患者主诉,压力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每天治疗2次,每次30 min。

1.3 结果 本组42例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