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模式选择与死亡风险的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模式选择与死亡风险。

方法 58例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 基于患者选择的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 每组29例。

比较两组患者死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为20.69%,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为3.4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模式的选择与其死亡率具有密切联系。

腹膜透析治疗比较,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死亡率低, 但患者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类并发症, 需要加以临床重点观察。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模式;死亡风险ki.11—5547/r.2018.04.005   Analysis of the choice of dialysis mode and risk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 DU Wei.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Shenya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oice of dialysis mode and risk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dialysis modes into hemodialysis group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group, with 29 cases in each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death condition an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Peritoneal dialysis group had death rate as 20.69%, while hemodialysis group had death rate as 3.4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ialysis mod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ir death rate. Compared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 the death rate of hemodialysis is lower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 however, there may be various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so patients need clinical key observation.   【Key words】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 Dialysis mode; Risk of death   近年糖尿病患者?盗砍氏殖霾欢仙仙?的趋势, 随着糖尿病患者疾病的发展, 到终末期通常会发生肾脏疾病, 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较大威胁, 死亡率相对较高。

透析治疗是延长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方式, 但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钙化, 对实际透析治疗方式提出更高要求。

本文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患者所选择的透析方式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 比较不同透析模式选择下患者死亡风险, 现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患者选择的透析方式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 每组29例。

血液透析患者中男16例, 女13例, 年龄43~71岁,   平均年龄(56.93±4.69)岁。

腹膜透析患者中男15例, 女14例, 年龄44~71岁, 平均年龄(56.87±4.71)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80岁;②规律透析时间≥3个月;③不存在肾移植疾病史;④不存在严重心脑血管、肺功能及脑血管疾病等, 无恶性肿瘤、肝硬化疾病;⑤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实验研究内容, 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透析前身体检查。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实施普通血液透析治疗, 2~3次/周,   4~5 h/次[1]。

腹膜透析患者2~5次/d。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死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   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见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治疗均为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常用的透析治疗方式, 两种透析治疗方式各有特点[2]。

糖尿病患者血管钙化致使其动静脉内瘘较为困难, 生存时间相对较短。

血液透析治疗方式患者血液动力学不够稳定, 心脏负荷量显著增加, 致使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 易于致使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死亡[3]。

持续不卧床的腹膜透析治疗方式致使患者体内腹膜功能下降, 透析液所产生的糖负荷会对患者体内自身代谢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率。

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合理且有效的透析模式, 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较于血液透析治疗方式腹膜透析治疗方式中葡萄糖腹膜透析会致使患者额外糖代谢的产生[4]。

糖尿病患者无疑增加患者机体糖负荷量, 其代谢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与患者死亡率具有密切关系, 腹膜透析治疗方式患者死亡率相对较高。

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不管选择血液透析治疗方式还是腹膜透析治疗方式, 均需要在模式前由肾脏专科医师基于患者病情、年龄、基础疾病、血糖控制效果、肾功能状态及患者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 治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含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夜不寐及低蛋白血症等,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避免各类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5—7]。

在多方面评估基础上制定最佳透析治疗方案, 达到降低患者死亡率的目的[8—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为20.69%,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为3.4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存在各类并发症发生, 对患者疾病总体治疗的效果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综上所述, 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模式的选择, 与其死亡率具有密切联系。

相较于腹膜透析治疗方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死亡率相对较低, 但患者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类并发症, 需要加以临床重点观察。

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身体素质以及疾病发展情况等科学选择透析方式, 真正发挥临床治疗的效果,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玲, 孔慧, 张洁, 等. 中青年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改变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9(2):150—153.   [2] 赵新菊, 王芳, 左力, 等. 患者水平及透析机构水平的血红蛋白变异性对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 中国血液净化, 2016, 15(6):357—361.   [3] 曾海鸥, 陈圳炜, 罗敏虹, 等. 透析方式对非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临床指标及胰岛素抵抗影响的比较. 中国血液净化, 2016, 15(4):219—225.   [4] 殷俊, 黄娟, 袁伟杰, 等.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其生存率关系的初步探讨. 中国血液净化, 2014, 13(10): 699—702.   [5] 王逸申, 盛晓华, 汪年松, 等. 糖尿病肾病所致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国血液净化, 2014, 13(6):433—436.   [6] 童若宇, 陈观生, 何凤, 等. 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模式选择与死亡风险的分析. 新医学, 2015, 46(4):230—235.   [7] 孙晓丹, 刁宗礼, 刘旭, 等.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16(7):633—636.   [8] 何剑, 潘险峰. 两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相关死亡因素分析. 西部医学, 2015, 27(2):246—248.   [9] 段冬梅.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两种透析方式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安徽医药, 2013, 17(9):1531—1533.   [10] 杜更胜, 董一民, 朱政, 等.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35):17—18.   [收稿日期:2017—11—14]。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