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与“失人心”:得人心失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对这句名言我一直深信不疑,所以也常常以此来观察、解析历史上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斗。

胜者大半是“得人心”才胜,败者大半是“失人心”才败。

咱们的历史教科书也常常这样来解释胜败的原因。

但是,有一天,我忽而对这句名言怀疑起来。

中国数千年都是帝王皇权的专制政治。

帝王及其官员决定着天下的命运,决定着老百姓的命运。

老百姓无所谓福,有福或者祈求福,也是“天官赐福”。

倘若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岂不是说咱们早就是民主政治了?一个“得人心(民心)者得天下,失人心(民心)者失天下”的社会,还能不是民主社会吗?   然而,咱们从来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二十四史中的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

并非民主政治,国家之走向并不由民心左右,更不由民心决定,怎么会是“得人心(民心)者得天下,失人心(民心)者失天下”呢?   中国数千年历史,称王称霸者众。

称王称霸者主要拥有的并非“得人心”,而是拳头大、武力强。

被称贼称寇者也并非“失人心”,而主要是拳头小、武力弱。

大至帝王,小至草头王都懂这个道理,都无不看重刀把子枪杆子,并拼命扩大其规模,牢牢地将其掌握并控制在自己手里。

人心人心,民心民心,远在刀把子枪杆子之下。

明明天下并不决定于人心民心,争夺天下者更相信刀把子枪杆子,怎么竟冒出个“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名言呢?傻帽儿不傻帽儿呀。

噢噢,原来这话不过是书生的十足书生气的话。

从他们来说,可能是要劝导那些称王称霸者注意人心民心,争取人心民心,对老百姓好一点。

那些称王称霸者心里对此鄙夷不屑,表面上却常会点头称是,正好拿这话做自己的广告。

当他们得了天下时,还会拍着这广告说:我正是得人心而得天下,以此证明自己的天下来得很正,奉天承运顺民心;指责和嘲笑失败的对手:你失天下,乃是你失人心的必然结果。

自己之正、之顺,对手之邪、之逆,便由此定位了。

或许有人说,“得人心”、“失人心”之说法还是有道理的,可以由历史上的某个成功、失败案例得到证明。

笔者也并不完全否认这点,军事力量相当的对垒双方,“得人心”者可能比“失人心”者更容易得天下,但这也只是可能,还有军事计谋等影响胜负的因素。

要说更能得到历史印证的,还是刀把子枪杆子强壮者,最终也是有刀把子枪杆子者有天下,无刀把子枪杆子者无天下

中国从来都不是“文化团体”的天下,而是“武化团体”的天下

“春秋”先后出现过五霸,哪一霸是因为“得人心”才霸的?“战国”末年,秦吞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因为秦“得人心”吗?笑话。

乃其武力强盛也。

“三国鼎立”,曹魏最强,是曹魏更“得人心”?金灭北宋,是金“得人心”、北宋“失人心”?后来元灭金、灭南宋,是元“得人心”而金、南宋“失人心”?特别是成吉思汗远征中亚、欧洲,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蹄纵横几万里,是其大“得人心”?明朝末年,政权腐败,引得李自成造反,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

但吴三桂勾结满人入关,李自成即溃不成军;再攻南明,南明政权土崩瓦解。

莫非满人比李自成、比南明政权都更“得人心”?鬼才相信。

清朝末年,洋人打上门来,北京城都让人占了,非要说这是洋人“得人心”所致,恐怕立场都有点问题了。

笔者也并不完全否认人心向背、民心向背对政权的影响,但细品中国的多个历史阶段,这种影响似乎微乎其微。

所以,中国历来的执政者都从不把人心民心看得多重,放在心上,而更看重、更放在心上的是刀把子枪杆子

当他们争夺天下时还略略注意人心民心,一旦夺得政权,人心民心就弃如敝履了。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