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及路径优化

[摘 要] 伴随我国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张,“研究生导师”在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超额需求,但研究生人均导师数量并未显著增长,引致了培育质量的低水平。

本文对我国经济类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及优化路径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因课程体系设计、导师履职效率及学术道德意识等问题,我国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处于低水平。

转变培育观念,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参与度,推进标准化、差异化及国际化培育,构成了我国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体系优化的重要方向。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 学术素养培育模式,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93.3 [文?I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4—0062—06   一、引言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更多个体获得了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

研究生入学门槛趋于下降,同时劳动力市场对学历的要求更为严格。

1978年至今,我国研究生报名和招生数量实现了持续增长。

197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约为1万人。

2016年,则增长至逾50万人。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引致了对“研究生导师”的超额需求,并在劳动力市场带来“研究生导师”就业门槛的下降。

尽管如此,我国研究生导师数量并未实现快速增长,研究生人均导师数量不足,对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产生了显著负面约束。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

学术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素养则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和能力。

研究生学术素养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吸收,更强调知识衍生,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学术意识。

学术素养的第一要素。

惟有善于发现问题,并具备学术研究的内在动力,方可在螺旋式前进的学术研究之旅克服主观和客观障碍,获得学术突破;(2)学术知识。

学术研究是知识积累、利用及再加工的过程。

形成系统的学术知识体系,将为学术问题挖掘及破解提供理论基础;(3)学术能力。

建立在学术意识和学术知识之上的专业能力,是文理工医等各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4)学术道德。

维持学术秩序的关键。

学术发现的扩散与传递,通过不同学者间的抽象联系,形成了学者群体。

身处于这一群体,既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发表学术发现,同时不可避免与其他学者产生直接或者间接联系,并因研究领域的相近为其他学者提供了某种便利性。

未经同意引用、占用他人成果及恶意署名,即构成了所谓学术不端行为。

无论是初入这一领域的研究生,还是著作等身的知名学者,以内在约束为主、外在监督为辅,有道德有修养的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均是在这一群体中立足的基础。

如何对学术素养培育模式研究生培养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识别,并从学术意识、学术知识、学术能力及学术道德四个方面构建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体系,具备现实紧迫性,这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

二、现行培养模式研究生学术素养形成   (一)研究生培育模式现状   1.入学门槛下降,就业门槛提升,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张。

劳动力市场存在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学历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构成了所谓待就业群体工作能力的某种证明。

教育体制改革引致研究生入学门槛的下降,为更多个体提供了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同时在劳动力市场加剧了所谓“学历”竞争,学历呈现贬值化趋势,同一岗位的就业门槛在数年间迅速提升。

经济类研究生往往被认为与金融、投资等高端就业岗位相关联,获得了更多关注,这一专业的研究生规模呈现更为显著的持续增长趋势。

2.劳动力市场需求趋于分化,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步多元化   传统上我国研究生定位于具备一定学术研究能力的群体,培养模式也因此呈现“学术化”特征,并在这一培养模式层面具备显著的经验优势。

尽管如此,考虑到研究生的入学门槛显著下降,未来的就业方向也出现了分流,继续攻读博士并在此后将学术研究作为职业方向的个体在整个研究生群体中占比较少。

个体选择攻读研究生,更多是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就业岗位门槛的提升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更高要求。

因此,契合劳动力市场的相关要求,打造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具备逻辑上的必要性。

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培养已经以分类培养为主要取向,并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个模式,前者以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储备未来研究人才为主,后者则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高要求的职业精英培养为主要特征。

3.研究生数量与质量的不协调。

研究生培养需要以教育资源为基础,其数量的显著扩张,必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显著冲击。

研究生培养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特征,但数量的过度扩张,将产生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并导致研究生培养走向“重数量,轻质量”陷阱,对我国人才战略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以研究生质量作为培养收益,则低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是典型的“高成本,低收益”情形,不具备可持续性特征。

因此,研究生培养既要强调数量,也要重视质量,并存在所谓的“最优”规模。

(二)研究生培育模式存在问题   1.课程体系设计与知识结构不合理,研究生课程沦为基础知识再学习。

课程学习是学术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

我国经济类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经济类学科理论的提出者较少有华人学者,现有体系基本来源于西方学者的贡献。

研究生教育也仍以课本知识的传递为主。

课程内容与本科重复率较高,理论时效性和前沿性不足。

因授课者对前沿问题的把握能力和研究生的接受能力限制,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并没有达到学术性及前沿性等要求。

研究生教育沦为经济学入门知识的再学习。

2.研究生导师进入门槛下降,退出机制不清晰,部分导师未有效履职。

导师研究生学术素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导师高效的指导工作有助于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撰写论文能力等的培养

因监督缺失,我国导师制度运行中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次数无法保证。

尽管部分高校规定研究生导师必须每周与学生见面,但由于教学、科研及生活压力的冲击,能够坚持每周见面的研究生导师实属不多;其二,导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伴随经济类研究生招生数目的扩张,导师数量也实现了增长,但研究生人均导师数量实际上趋于下降,部分导师采取“散养式”的培养模式,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第三,考虑到研究生导师与学生数量的不一致性,劳动力市场对“导师”这一产品出现了超额需求,并因此引致了研究生导师进入门槛的下降,现行政策也未对导师退出机制进行清晰说明。

部分导师对自我要求偏低,学术研究兴趣缺失,对自己的研究生产生了负面示范作用。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