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龄前儿童钢琴的分类教学
本文从学龄前儿童的钢琴教学出发,以五种分类教学的方法为例,系统阐释了学龄前儿童钢琴的分类教学的特点及方法。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钢琴教学;分类教学 现如今随着我国时代地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条件地提升,由早先的“‘技’多不压身”变为了如今“‘艺’多不压身”,我国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一项艺术技能,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感知力等等。
钢琴自然成为音乐类的首选,也是很多国内儿童跨进音乐殿堂的启蒙乐器。
一、对民族性钢琴作品的分类教学 1、民歌改编曲形式的钢琴作品 这一类型是中国钢琴作品普遍选用的题材,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深刻展现着钢琴音乐在我国民族化的发展历程。
民歌改编曲的钢琴作品通常与民歌的歌词情意、地域唱腔、自然风貌、人文情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触到这类型的改编曲时,首先应该对原民歌的歌词有所了解,《嘎达梅林》一曲,歌词是“南方飞来的小鸿雁,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这首歌正是歌颂者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人民利益而壮烈牺牲的传奇事迹,这才符合了谱例开头所写的悲壮的情绪。
只有和琴童说明民歌歌词中所暗含的深刻内容,才真正使演奏能表达出正确的思想感情。
其次,更要考虑到地域唱腔,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
很明显这首《嘎达梅林》同样具有蒙古长调特点,旋律气息悠长,音和音之间采用大连线连接,音多词少。
弹奏过程中更要?r刻把握这个特点,特别是遇到三、五指跨越四度音程的时候,要保持旋律的连贯性,体会悠长绵延之感。
最后,当遇到更为复杂的民歌改编曲时,不仅仅只有单一的旋律线条,而是用更为丰富的织体展现了当地自然风俗、人文情怀。
民歌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生活中的劳作,福建盛产茶叶,采茶也成了每个当地人的主要劳动过程。
曲谱的开头使用左右手交错的音程,轻快的曲调体现了采茶活动是轻松、愉悦的氛围。
紧接着右手出现熟悉的民歌曲调,左手使用大切分节奏型伴奏,产生了左右手不对称的旋律进行,这正是模仿了女子双手交错灵巧摘采茶叶时的动作。
可见,民歌改编曲离不开这三个方面在音乐中的体现,只有牢牢把握着民族特点,深入了解原民歌词曲背景,才能体现出民歌改编曲所表达的情感、节奏、情境和意蕴。
2、民族歌剧选段改编曲 民族歌剧在我国出现的较晚,但二十世纪以来呈现着蓬勃发展的态势。
钢琴改编的民族歌剧通常是其中的某一个歌剧选段,钢琴的改编除了表现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晕染着舞台背景的变化、烘托着人物情绪的走向。
所以在接触这类改编曲时,通常对歌剧的舞台场景氛围、故事情节、人物内心有着密切的关联。
以民族歌剧《白毛女》为例,让低龄儿童了解故事情节太过复杂和繁琐,类似《白毛女》这样的故事题材低龄儿童也不能完全的理解,更激发不了对其配乐的兴趣,所以一般采用对舞台场景的介绍,让低领儿童先行体会旋律的意境,场景的基调。
如《扎红头绳》,这是歌剧开始部分的经典桥段讲述了杨白劳父女苦中作乐、喜迎新年的情节。
左手织体普遍采用了活泼的跳音,模仿着喜儿轻快的舞步,也烘托着新年愉悦、热情的氛围。
右手旋律声部(除第一小节外)照搬了喜儿《扎红头绳》这一唱段的歌词旋律,其中经典的唱词有:“人家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
”喜儿因为父亲所赠的红头绳又唱又跳,展现着喜儿原本善良、乐观、单纯的心态。
3、民族器乐改编曲 二胡、锁啦、竹笛等民族乐器是最为展现我国民族音乐风韵的,也是我国传统演奏乐器,民族乐器与钢琴的结合是中西方音乐融合的必然趋势。
演奏这类型的改编曲时,一定要找出原曲、原作品、或曲中所表现的乐器进行赏析,在钢琴上模仿这些民族乐器的发声效果,从而体会民族器乐曲所要展现的原汁原味甚至升华为更丰富的音乐语言。
例如《湖南花鼓》,这是作品结合了湖南花鼓戏旋律以及以及花鼓戏的重要伴奏乐器――湖南花鼓大筒。
所以这首钢琴改编曲既可以称作民族器乐的改编曲,也可以作为戏曲改编曲来看待,但我们在此先有器乐模仿的角度来分析。
《湖南花鼓》中第二部分的高潮,也是全曲的华彩乐段,欢快地模仿打击乐有力而生动的节奏型,这是花鼓戏中更有节奏性地击打花鼓,作为进入高潮地暗示。
4、现当代歌曲改编曲 由学堂乐歌开始,我国流行音乐繁荣发展,大量脍炙人口、旋律轻快的流行歌曲春笋般遍布着大江南北。
这一类型的歌曲随时代的发展变换着不同的主题,钢琴改编曲也主要以旋律的变奏为主,洋溢着时代的气息。
例如《到敌人后方去》,是抗日救亡爱国歌曲代表作之一,赵启海词、冼星海曲。
歌词雄壮豪迈,极富号召力,是当时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
练习曲目前可以先赏析《到敌人后方去》的独唱、合唱形式,不难发现这是一首明快的进行曲风格。
整曲的旋律遵从着歌曲的旋律走向,只是改变了左手伴奏织体以及由弱到强的音量变化。
左手伴奏型以跳音居多,这类型的跳音应该遵循乐曲的风格弹得果断、干净,而不能随意的模仿舞曲时出现的跳音。
正是因为这首歌曲的是抗战时期唤醒人民斗争精神、不畏强敌的救亡歌曲,所以无论在弹奏时或者演唱上都应带着进行曲风格所特有的严格、雄壮、果敢等的特点,切忌儿童习琴过程中的随意散漫。
5、现当代作曲家创作曲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一批中西融合的作曲家,他们利用西方的创作手法并加入中国传统五声调式、民族民间音乐等中国元素,创作出丰富的现代派作品。
这一类型的作品更加富有幻想性,通常不存在具象化的人物或故事情节,大多数是对一个乐思进行发展或变奏。
以《猜调》为例。
教学前对作曲家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背景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以便追根溯源寻找乐思发展。
1958年王建中先生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体验民情,深入人群,以云南广为流传的五首民歌为基础,结合钢琴音响特点都巧妙地展现出清新的云南民间特色的五首小曲《大理姑娘》、《跟哥》、《猜调》、《山歌》、《龙灯调》,其中《猜调》是由云南彝族民间传唱的小调改编而成。
原曲共有四段唱词,每段都用“哎喂”彝族的民间衬词来结束,音乐紧凑,情绪活泼诙谐。
整曲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简单的引子和尾声,中间旋律主题使用了十六分音符的轻快进行方式,要求演奏者手指的灵巧程度以及颗粒感的体现,才能表现出曲中所规定的表情记号Scherzevole(诙谐的,幽默的)的音乐情绪。
综上所述,在对民族性钢琴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所了解的不单单只是演奏技巧,而是对我国多民族文化、各地域地貌、传统剧目、经典历史故事等等,都需要有些充分的讲解,这便趣味性地教授了丰富的民族知识、地理知识以及历史知识等。
参考文献 [1]劳麒谆.浅谈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教育改革对儿童启蒙钢琴教材的影响[D].上海音乐学院,2015. [2]顾雪婷.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