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挑一把称心的紫砂壶_挑个称心的白相相

品一道好茶,离不开茶具的配合。

一把品相独特的茶壶不仅能使茶味更加浓醇,更能平添几分清雅茶韵。

好茶用好器,也是当下许多茶人的“新玩法”,不仅如此,造型独特、工艺考究的紫砂壶更是难得的收藏工艺品,许多壶艺爱好者更是在玩转之中找寻到了无尽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挑选一把称心紫砂壶呢?      定位自己需要的紫砂壶      卦卦:最近参加了一场紫砂工艺大师的讲座,发现尽管紫砂壶收藏之热已久,但还是有许多壶友对紫砂壶的认识很懵懂,被“忽悠”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到底怎样挑选合适的紫砂壶呢?   佳玲:最先要确定你对于紫砂壶的定位是什么,一件泡茶的器皿还是一件至爱的收藏?如果你对其的要求“并不高”,那么造型大方合眼、容积合适、出水顺畅。

就是一件不错的选择,它的价位亦不高;如果要求不仅于此,对于原料和技艺都有进一步的要求的话,那么价位就是最要优先考虑的了。

这也是促使你去收集资料的重要原因。

天上客:在网络上经常争论的一个话题。

就是紫砂壶究竟该如何评价,是艺术品还是工艺品

其实工艺品艺术品并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当工艺品的作者超越了自我。

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学识、自己的修养,这样一件作品才升华为艺术品

挑选适合自己紫砂壶,当然也是从自己各个方面对于紫砂的了解八手的,一味跟风买壶,势必要吃亏的。

徐秀秋:前面两位说得对,挑选所谓“合适的紫砂壶”无疑是一个心理价位与实际产品是否符合的过程。

除了确定自己对于紫砂壶的用途之外,就如主持人所言的一样,参加一些紫砂工艺师的讲座和在网络上多多收集一些资料,对于定位自己所需的紫砂壶都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挑选,我还是倾向于自己去实践,因为紫砂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自己的“摸”索,人云亦云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壶的。

选壶其实是有窍门的      卦卦:的确,购买到适合自己紫砂壶,是乐事一件,但是挑选紫砂壶有什幺窍门呢?   徐秀秋:挑选紫砂壶要“四看”。

一看“造型”,上乘的紫砂壶整体设计均匀,有“精、气、神”。

二看“做工”,紫砂壶做工要求严格。

好的紫砂壶,在倒水时即使倾斜90℃,盖子也不会掉下来。

而好的紫砂壶用手摸时,也不应有粗糙的感觉,应该像婴儿肌肤一样滑。

三看“泥料”,用好泥料烧制出来的紫砂壶,没有土的颜色,紫是紫、黄是黄,用得越久,越会像玉器一样温软。

四看“壶底的印章或款识”。

收藏爱好者应多学习多研究,才能“淘”到精品。

健玲:壶的造型与外观要美,要自己看着舒服满意为佳:壶的质地、胎骨要坚实,色泽要润,选用新壶时可先轻拨壶盖,以音响铿锵轻扬,壶声听来悦耳为佳;选壶时,应首先闻闻壶内有无怪味,一般新壶可略带一点土气味,但油沫味或者人工着色的怪味道则不能要,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假冒紫砂壶大部分就是用鞋油擦拭在壶身达到旧壶的效果的。

天上客:壶料的选择以原矿紫砂为优,不能加化工原料,紫砂泥越好,随着壶的使用时间增加,壶将越发光润古雅。

壶的精密度要好,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要好,否则茶香容易散去。

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手压气孔或流口。

再倾壶,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都表示精密度高。

其实,壶的出水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时最好能使壶中滚水倒空,出水水束的“集束段”也以长者为佳;而壶把的力度点应接近壶身受水时的中心。

注水约3/4,然后慢慢倾壶倒水,顺手为宜。

卦卦:泡茶用的壶与收藏的壶在挑选上又有什幺诀窍呢?壶友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学习呢?   天上客:用于收藏的壶一般都是“大家”、“名家”之作,工艺师的名头似乎就决定了壶的价值。

但是。

个人认为不管一把壶的制作者的名气如何,看待一把壶本身,如果这把壶仅仅是模具做出来的,或者是手工简单复制出来的,不管制壶者的名气如何,我们也就只需要把它当作是一件实用茶具或者工艺品看待,其价格也就不应该太高;反之,如果一把壶凝聚了从设计到制造到烧制各个方面的精华,无论从泥料的选料、练泥、壶的制作成型、明针、刻绘以及到烧制的火候等等都完美无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把壶是一个工艺精品。

而只有一把壶突破了原有的格局,充分展示了一个工者对紫砂壶的工艺、历史、内涵的理解,并且推陈出新,在一把壶上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修养,那么这样的一把壶才能算得上是艺术品

观之清代陈鸿寿杨彭年共创的曼生十八式,近代几位大师的作品,如景舟石瓢、提梁,朱可心的报春,蒋蓉的桃壶,后有顾绍培的高风亮节,徐维明的汉韵红木提梁等等,这些作品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极大的突破,或融诗书画印于一壶,足堪艺术品这个称号。

然而一旦这个壶型已经有了,后人极尽全力地仿制,或者哪怕原作者再做同一壶款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底气、耐心和精心,流于形式,那么即便是大师手中出来的东西恐怕也只能算是一个工艺品或者高级实用品而已。

要客观地衡量和评价一把紫砂壶

就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全面地了解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工艺流程和原材料、紫砂文化的内涵以及我们对茶道的理解,排除了名利等等因素,从紫砂壶的泥、工、型、艺等等入手,这样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一把紫砂壶

佳玲:紫砂壶的“名”是指壶的作者,作者的名气构成了紫砂壶的附加价值。

名头响亮的人做出的自然比一般匠人的壶卖价卖得高,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的一款石瓢就被拍卖出90万元的天价。

所以在投资收藏紫砂壶时,非常有,必要考虑制壶之人的名气

但这也需要投资者具有“慧眼识真”的本领,名气越大的人所做之壶,被仿冒的几率也会更大。

而仿冒的名家壶一旦被拆穿也就变得一文不值。

只有在对紫砂壶制壶人足够熟悉的情况下,投资名家壶才不失为安全之举。

对于资金不太宽裕的紫砂壶爱好者来讲,也可注意和挖掘用料真实,做工精细,有自己独特制壶风格,但现今名气较小的制壶者。

这种人就如同“黑马”,他日名气及口碑长足发展的时候,其壶的附加价值的增长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调整,人们对紫砂壶的投资已经趋于理性,紫砂壶的价格也开始从谷底向上攀升。

现在入紫砂壶的投资与收藏应该是比较好的时机。

卦卦:看来挑一把称心紫砂壶,还是很考功夫的事。

希望今天3位嘉宾的观点能给爱壶的朋友一些启发。

本期的讨论就到此结束了,下一期我们将讨论口碑优异的“台茶”,敬清各位爱茶的朋友参加讨论。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