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啃”出百万大财富

灵机一动,蚂蚁当成玩具卖 毕业论文网      2003年,原是山东省烟台市一名普通工人的王志刚来到了浙江,在杭州的一家电子公司打工。   一个周末,王志刚在住处附近的公园闲逛,当他走到一个小山坡时,见一群青年男女蹲在一起,正低头看着什么。他走近仔细一瞧,发现这些人正在饶有兴致地观察一群小蚂蚁搬一只大蜻蜒。   见这群年轻人童心大发,痴迷地蹲在那里看蚂蚁王志刚不禁想:自己小时候不是也常趴在草地上、马路边观察蚂蚁搬家,甚至还用饭粒、碎馒头逗引蚂蚁来搬吗?现在的城市发展很快。在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因此他们对蚂蚁这么感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想到这里,王志刚的脑海突然灵光一闪:蚂蚁的确能触发人们的童心,那么,何不把蚂蚁放在容器里,卖给城里人,让他们天天都可以近距离地观看蚂蚁的生活呢?   为证明这个想法的可行性,王志刚在公园里逮了几十只蚂蚁,用一个空烟盒装好带回了住处。他在一个旧鱼缸里铺了些沙土,然后把蚂蚁放进去,用一块硬纸板盖住鱼缸口,防止蚂蚁跑出来。这样,一个简单的蚂蚁之家就建成了。蚂蚁似乎知道易地了。急得团团转,王志刚放了一些饭粒进去,蚂蚁才开始安定下来。但蚂蚁的食量很小,他放进去的饭粒多了,时间一长就会长霉。因此,他要常常清理这个放蚂蚁的鱼缸,有时不小心让蚂蚁跑得满屋都是…看来,这样养蚂蚁行不通。更不可能卖得出去!   就在王志刚要放弃养蚂蚁的念头时,他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关于蚂蚁的报道:美国宇航局为了观察昆虫在太空中的失重状态,选中了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万年的蚂蚁。可在火箭发射和返回的过程中,巨大的震动会毁掉蚂蚁的巢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美国宇航局的专家们发明了一种透明的胶状物,既可以作蚂蚁的食品又能作为蚂蚁的巢穴,还可以看到蚂蚁挖掘隧道的全过程。看到这个报道,王志刚顿时眼前一亮!他想:蚂蚁在地下的活动对人们来说是很神秘的,如果能制造出那样的“果冻”,让蚂蚁挖隧道的情形也能清晰地展现出来,一定会满足很多人的好奇心。再说,蚂蚁吃喝拉撒自己解决,不用花什么心思去照料,就像普通的玩具一样简单,因此,把蚂蚁“包装”后当宠物卖,应该很有市场!      历尽曲折,“蚂蚁工坊”出笼了      2004年初。王志刚一边上班,一边琢磨着制造“蚂蚁玩具”。怎样才能找到那种透明的原料呢?王志刚首先想到了商场里卖的果冻,他便买来了好几个品种的果冻进行试验。然而,蚂蚁只是在果冻表面上转圈圈。既不吃也不挖洞,把王志刚急得一夜起来观察了两三次,可奇迹一直没有发生。   随后。王志刚给生产果冻的厂家打电话,问他们能不能提供蚂蚁吃的果冻。人家听到他的问话后,骂了一句“精神病”就把电话挂了。一连数日。没有一家理睬他的请求。无奈之下。他找到生产那些凝胶原料的厂家,买来原料自己捣鼓。为了了解蚂蚁的习性,他还找到各种与蚂蚁有关的资料。甚至是动画片来研究它们。通过学习,他才知道挖洞觅食的是工蚁,抵御强敌的是兵蚁,生儿育女的是蚁后,并且不同蚂蚁吃的东西也不一样……   2005年初,王志刚索性把工作辞了,一心一意搞他的“研究”。得知他的疯狂举动后,几个朋友都劝他:“你费这么大劲儿弄这玩意儿,即便成功了,有人买吗?你年纪也不小了。还是好好干点儿正事吧!”王志刚本来还想拉这些朋友入伙,见朋友们这样说,也就不好意思开这个口了。   经过上百次试验,4月份,王志刚还真研制出了蚂蚁挖洞的“果冻”!在新配制的100毫升“果冻”中,蚂蚁从上面一直挖到底,在底下又转了个弯向斜上方挖,看上去就像一条隧道。见此情景,王志刚欣喜若狂!   要检验一下自己的产品受不受欢迎!首先,王志刚玩具样品送给邻居的孩子们玩。没过几天,有的孩子就兴高采烈地向他反馈:“真是太好玩啦!我通过观察蚂蚁写的作文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老师说我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另一个孩子对他说:“叔叔。你这玩具不但我喜欢,我爸爸也很喜欢。他半夜起来还要看蚂蚁挖洞挖了多深呢!”兴奋不已的王志刚又把样品送给几个好友,这些好友也都爱不释手。   产品做出来了,总该有个名字吧。反复选择后,王志刚给它起名为“蚂蚁工坊”。因为蚂蚁是最勤恳的,几乎不休息,总在里面不停地“工作”,他觉得这名字既时尚又恰如其分。接下来,王志刚回到家乡,到烟台市商标事务所为“蚂蚁工坊”注册了商标,并着手申请专利、筹办公司等事宜。   5月份,王志刚以年租金两万元的价格,在烟台开发区创业园区租赁了厂房,雇佣了十几名工人,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蚂蚁工坊”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年底,第一批200多套“蚂蚁工坊”生产出来后,王志刚踌躇满志地将样品送到烟台市百盛购物中心去摆卖。然而,“蚂蚁工坊”摆上柜台后,却很少有人问津,销售额连租金都付不起。王志刚本来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但这种低迷的销售状况犹如迎头泼下的一盆冷水,几乎浇灭了他的热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产品到底有没有市场了。看着公司十几个人都无所事事,王志刚一筹莫展。   不能坐以待毙!王志刚决定到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去推销。因为他去过南方,觉得南方人的思想更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恰巧2006年4月广州举办第18届国际玩具展,王志刚便带着200套“蚂蚁工坊”,也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广州。   由于王志刚没有预先报名,正式展位已全部被其他厂家订购了。后来。在会展组织者的协调下,他才被安排上了一个临时的展位。虽然有些周折,但令王志刚兴奋的是,展览会开幕后,“蚂蚁工坊”的展位立即成了整个展会的焦点。14米长的摊位经常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200套“蚂蚁工坊”很快销售一空,连样品一个不剩,想做产品销售代理的人更是挤破了展台!      引领时尚,蚂蚁秀带来滚滚财源      这次参加展会的成功,终于让王志刚确信了自己的判断,也让他对未来更有信心。为了囤积货源,他亲自带领员工到郊外等地方挖蚂蚁。随着收集的蚂蚁越来越多。王志刚还成立了“蚂蚁养殖中心”。   初步尝到甜头,王志刚又接连参加了在北京、青岛、济南和上海等地举办的玩具展览会。2006年5月,他在参加北京的玩具展时,很多小孩子围着他的展位不愿离去。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儿踮着脚尖站在展台前,全神贯注地看“蚂蚁工坊”的小蚂蚁齐心协力在蓝色的凝胶中挖隧道。两只大点儿的蚂蚁带头“开工”,先用力地凿开洞口,把碎屑抛在身后,其他小个头的蚂蚁们紧随其后一起钻入地洞。挖着挖着,蚂蚁间似乎有了争执,停下来用触角相互碰触。小男孩儿紧张得用小手指着嚷道:“别打架。别打架啊!”男孩儿彻底被这种新奇的“玩具”迷住了,他母亲拉都拉不走。只好给自己的宝贝儿子买了一套回去。而其他孩子也争着要自己的爸爸妈妈买……见王志刚的摊位这么火爆,一些时尚的年轻人也挤了进来。他们对。

蚂蚁工坊”也颇感兴趣。有人还提议:“有意思!带一个回去给同事玩玩,让他们也开开眼界……”展会期不到一半,王志刚所带的样品就已全部告罄。不但如此,王志刚还带着一批订单兴高采烈地回到了烟台。   “蚂蚁玩具”开始在成年人中渐渐风行:在南京,一位女士一次买了两套“蚂蚁工坊”――一套送给孩子玩儿,另一套送给老父亲消遣;在西安,一位中年男士感慨道:“我从来不买玩具。但是为了看这个‘蚂蚁秀’我掏了腰包,因为它让我怀念在乡村的童年”;在青岛,一个整日坐在电脑前的白领女士买了“蚂蚁工坊”放在办公桌上,立即吸引了其他同事的关注,结果办公室的人竟集体到烟台去团购;王志刚去深圳推广自己的“蚂蚁工坊”时,一个公司的老板居然一下子买了十多套。他告诉王志刚:“观察蚂蚁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耐心、毅力,而且蚂蚁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我把它们买回去送给每一个员工,希望他们能明白我的苦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蚂蚁工坊”风靡各地,多少让王志刚有些始料不及。   在网上,一个叫“凤凰木”的白领玩家还专门开通博客――“蚂蚁工坊AntWorkshop生态日记――记录两个蚂蚁帝国成长的地方”。6月6日,“凤凰木”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今天,我发现一只蚂蚁叼着另外一只蚂蚁的尸体从洞穴中爬了出来。不一会儿,周围汇聚上来好几只蚂蚁。这时候,就看到它们不停地用上颚开始‘咬’这只蚂蚁的尸体。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只蚂蚁居然又活过来了,它起身翻了个个儿,又开始爬了起来…”“凤凰木”还写了蚂蚁产卵、吃食和扎堆聊天等详细过程,吸引许多爱蚁族纷纷跟帖交流。而一个网名叫“大迟”的上海网友还建立了一个蚂蚁工坊”OQ群。在这个群里,一位广州的玩家说:“我原来是养犬的,但现在在广州养一条犬一年的年审费就是1万元。我现在买了个‘蚂蚁工坊’,既可以当玩具,也可以当宠物,既省钱又好玩儿!”因为蚂蚁,许多互不相识的人成了好朋友,一个孩子已经上三年级的网友还在QQ群里感慨道:“有了这样的生态玩具,就是不出家门,也可以让孩子领略到大自然的一些奥秘…”   11月,虽然“蚂蚁工坊”的销售走旺,但也有一些客户提出意见。他们认为“蚂蚁工坊”将近200元一套,一般小城市的工薪阶层不易接受,问能不能便宜一点儿。王志刚觉得这建议很中肯,就着手开发出蚂蚁玩具的新品种“蚂蚁传奇”――它大小如普通“蚂蚁工坊”的一半左右,可以随身携带,价钱仅几十元钱。果然,“蚂蚁传奇”推出后,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一些白领及学生甚至买来放在提包或书包里。不久,客服部又向王志刚反馈客户的意见:一些上班族及学生只在晚上才有时间细细观察蚂蚁的活动。可是蚂蚁夜里睡大觉。精彩的生活细节看不到。为解决这个问题,王志刚又为它配备了夜景灯,用来观察蚂蚁的夜间生活,平时也可以当作发光的玩具来玩。结果,该产品推出后立即热卖。   尝到甜头后,围绕着“蚂蚁工坊”,王志刚又开发出了“蚂蚁城堡”、“蚂蚁部落”、“蚂蚁兵工厂”等系列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满足了不同玩家的需求。   到2007年6月,王志刚的“蚂蚁玩具”在全国的营销网点达60多家。遍布全国的各大城市。这小东西每到一处,便在当地掀起一股热潮;一在展会亮相。无一例外地成为展会的焦点。不到一年,王志刚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成了有车有房的百万富翁。   其实,不管你年龄多大,也不管你经历有多沧桑,你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保留着一些童心。现在的都市在繁华的同时太过喧嚣,人们不免向往自然、崇尚返璞归真,也希望能保持一颗童心。掌握都市人精神需求的空白点,抓住都市人的童心来赚钱,这就是王志刚成功的高明之处。其实,在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空白点还有很多。你是否也能像王志刚一样找到改变命运的那只“蚂蚁”呢?。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