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的正确姿势

链家与饿了么相继陷入品牌危机……一番危机公关之后,这两家明星企业是安然无恙还是一地鸡毛? 毕业论文网   没有经历媒体危机企业也许不是一家完美的企业,“海底捞勾兑门”“丰田汉兰达上坡门”“农夫山泉‘水质标准门’”“永和豆浆冲制门”“阿里巴巴假货门”等,纵观这些优秀的企业,无一不曾面临过媒体危机,最终,挽狂澜于既倒,扶“品牌”之将倾。

面对媒体危机,进攻还是防御?认错还是辩驳?事发后,很多局内人纠结于这些维度上的分寸拿捏。

而事情的真相是:你掉进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并负责扮演坏人。

此时只有三条路可选:1.讲另外一个故事,这是高手;2.用可爱遮蔽可恶,用有趣挽救有罪;3.卧倒装死,等雨过天晴或者下一个倒霉蛋问世。

这几天,链家与饿了么就是这个“倒霉蛋”,前后不到一个月,它们先后摊上大事――遭遇全国媒体密集“做空”,没有任何症兆,危机突如其来,链家CEO左晖自嘲“链家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   有趣的是,差不多同一时期发生的媒体危机,我们观察到链家与饿了么在应对时看上去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手法,耐人寻味,结果自然立分高下。

背景介绍   首先,请容我们花上几分钟,还原链家与饿了么被媒体密集做空的原由。

上海链家客诉事件链家内部称之为“2?23事件”,事件发生后,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在通报会上点名链家,通过链家购房的消费者讲述了链家中介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

此后,上海市住建委介入调查,上海市住建委2月24日回应表示,链家公司相关门店存在不规范经营行为,对其已展开正式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此事被全国媒体大量传播,链家被讯速聚焦,大家才发现这家称霸存量经济的独角兽企业有诸多不合规嫌疑――房源信息不规范、独家代理模式炒高二手房价、P2P金融杠杆等。

饿了么则是在央视3?15晚上会被爆出存在黑外卖

央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申请“饿了么”开店,可以没有实体店,甚至不需要提供任何证照。

“饿了么”燕郊城市经理说:“说白了就是跟黑店似的,我也可以帮你。

”饿了么的问题在于主动提供虚假商家,为不具备资质的店铺提供虚假地址、虚假资质。

因此这表现的不是餐饮地沟油的问题,不是监管问题,而是诱导商家违规。

事后复盘   显然,面对危机,我们观察到链家与饿了么从两个不同的维度,为大家展示了危机公关有多重要。

1.认错还是辩驳?   首先谈链家,第一时间开启“认错”模式,彻底整改曝光的问题,从而快速切断了负面舆论传播链条。

接下来,链家CEO左晖的“不去辨解,会努力并不负所托!”申明,开始建立正向舆论存在环境。

反观饿了么,一封“致亲爱的消费者声明”不可谓不快,但是“声明”里通篇没有出现“道歉”二字,语境里还暗含几分“辩驳”味道――订餐O2O里的黑外卖并非饿了么独有。

没有成功转移媒体的焦点,反而激化了矛盾,负面舆论周期非但没缩短,反而变长。

2.舆论风暴一旦成形,作秀是速死之道   危机公关一般强调两点:信息发布和信息控制,说白了就是“管住嘴、不做秀”。

“2?23事件”爆发后,链家在信息控制这块做得很到位,话不多,上至CEO、高管,下到普通员工,对这次媒体危机均没过激反应,给人留下诚心改正的良好形象。

饿了么却在信息控制这块犯下大错,先有微博认证的饿了么员工调侃“没有给央视续费”,后有在饿了么的媒体群里员工喊出“求涨粉”等过激言论。

这些言论让饿了么的官方声明成为一张废纸,于是又在网上引来一波对饿了么的舆论攻击,批评饿了么对3?15质量曝光不怎么在意,没有第一时间在内部严格管控信息,规范员工“作秀”的行为,企业缺乏改正诚意。

如此糟糕的公关应对策略,实在与饿了么如此大的品牌调性不匹配,这也足以说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在公关体系方面十分不健全。

3.做一个会讲“故事”的好企业   基于同一个“事实”,可以讲成不同的“故事”,这是互联网时代危机公关的第一心法。

不妨想想潘金莲:淫妇?还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事实都一样,看你喜欢哪个故事了。

还有个段子:父亲问我有什么理想。

我说“金钱和美女”,结果挨了揍。

我改口答“事业和爱情”,父亲慈祥地摸了我的头。

链家在这方面又可以得到高分,“2?23事件危机本质是链家房源管理混乱,存在不规范经营,经纪人为牟取高价出卖了买家利益,这本是一件足以摧毁企业品牌信任度的丑闻。

链家危机公关中成功转移了媒体注意力,把链家危机往“P2P金融”“推高北、上、广房价”等社会热点话题上引,如此高大上的话题,“故事”渐渐变味成了社会责任问题――P2P金融事关国家监管,链家只要没爆发资金断裂,和消费者有何切身关联?大家关心的一线城市房价高企问题,更是个无厘头,这也不是链家一家能说了算的。

饿了么就没这么好命了,虽然它很想事情点到为止,但是内部员工不合时宜的表态,关停的黑外卖死灰复燃,包括它最新的危机公关动作――豪掷千金,在各大纸媒大打广告,刊出七大举措,积极展现了对于问题的应对措施,但都有意无意地强化着饿了么的黑外卖、不规范经营等等问题,并没有转移开公众的视线。

结果   危机过后,两家互联网明星企业的舆情如何?是安然度过还是一地鸡毛?我们在百度上搜索“链家”与“饿了么”。

搜索结果显示,链家几乎被洗白,首页上很难再看到“2?23事件”及后续报道。

而饿了么则有点惨,首页上仍能看到3?15曝光出来的负面新闻。

我们考虑到百度有收费排名的问题,为了看得更明白,选择用搜狗引擎搜索“链家”与“饿了么”。

结果触目惊心,满屏的3?15饿了么负面新闻及后续发酵事件,提醒我们以正确姿势做好危机公关有多重要,饿了么CEO张旭豪仍在苦寻“救生圈”,而链家CEO左晖已洗脚上岸,点上了根烟压压惊……   链家危机   24小时,上海链家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近期与上海链家有关的两项纠纷的声明》被上海住建委暂停网签的两家涉事门店停止营业   上海链家门店的窗贴广告牌已经全部完成更新   上海链家暂停承接新的金融业务。

48小时链家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拥群发布《链家常务副总裁王拥群博士给各地总经理的一封信》,信中谈到了目前对两起链家用户交易纠纷的处理结果。

链家CEO左晖在其朋友圈,转发王拥群的信并首次做出回应……“不去辩解,会努力并不负所托!”   168小时后,一周后,在链家总部,链家邀请各大财经媒体,针对媒体链家的各种质疑当面解释与澄清。

饿了么危机   2小时,发出一份简短的“饿了么致亲爱的消费者声明”,但这个声明通篇没有出现“道歉”二字(从字面到感受)。

2小时,饿了么微博认证员工调侃,“未给央视续费”、饿了么媒体群里员工喊出“求涨粉”等令人反感言论。

24小时,“流出”饿了么CEO张旭豪先生的内部邮件,诚恳道歉并整改。

48小时,在整改中被饿了么下线黑外卖疑似死灰复燃,黑外卖老板的说法是“等过一个礼拜再上线”。

168小时后,一周后,饿了么在各大纸媒大打广告,刊出七大举措,积极展现了对于问题的应对措施。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