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武陵桃源”情结

何芷静 邓文文。

摘 要: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曾经撰写《桃花源記》,描绘了武陵山水文化中的“世外桃源”,将自己与深厚的武陵山水文化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本文立足于陶渊明的生平、习性与武陵山水文化的关系,欣赏武陵山水审美的独特景物,提炼其艺术境界,更深刻地认识陶渊明的“武陵桃源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武陵文化;武陵山水;情结

中国山水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独具特色,其山水文学历史悠远,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主要包含了山水语言文字、山水文化艺术等,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这三个世纪的变迁与发展,使得山水文学已经完成了从远古中国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审美到对宗教与社会文化审美的转变。[1]。

一、武陵山水文学的具体文化蕴涵。

在浪漫主义与武陵本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武陵文化中的山水文学呈现出宽广的思想文化视野,发展成了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成为武陵山水文化发展明确的奋斗目标。

武陵山水壮丽秀美,其山水文学亦在其中逐渐发展,凝聚着浓郁的浪漫文化风韵。爱国诗人屈原在武陵瑰丽山河中创造了《楚辞》,他将武陵地区的自然景观融入其中,并添加个人悲怆的遭受,完美地表现了其浪漫主义的情愫;晋代陶渊明武陵山水间留下了山水田园佳作,描绘了一幅安逸和乐的武陵田园风光,将武陵人以打鱼为谋生途径、探寻桃花源的亲身经历,变成世人们追求和谐乐土的典范,表达出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延及近代,沈从文曾沿沅江而上,写下《边城》等不朽的名篇……。

武陵山水文学中有浪漫主义的情愫,同时它也具有边缘文化中执拗的乡土文化情结,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的特征。人们常用湘资沅澧来指代湖南。水泽即是楚人的生活宇宙,自古楚地巫风称盛,巴人则崇鬼慕仙,楚辞中的《山鬼》等瑰丽篇章。关于武陵河山的第一位探寻者是屈原;接着是唐代的刘禹锡;后有宋代诗人苏轼通过描写武陵的景物,表达对于苏坚的才气的称赞,也表现了武陵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近代沈从文的《长河》、黄永玉的《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将那种“浪漫”“勇”“倔”“刚”“烈”的汉族地域文化性格和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陶渊明武陵山水文学的交融。

武陵山水文学是中国文人的生命环境中的一抹青山绿色。而陶渊明武陵地区的这种人生乐趣与自身空灵的胸襟相交融,在这里写下名篇《桃花源记》。同时,武陵人将“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使得武陵文化与陶潜的复得返自然思想相一致,把追求逍遥生活作为人生最高境界。

陶渊明从小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一种仁爱的心性;同时也接受了道家文化的熏染,养成了爱自由的习性。为了在乱世中生存,陶渊明甘愿隐退田园。陶渊明以空灵的胸襟,形而上学的意味感受着自然,哪怕是处境困顿,一旦陶渊明步入了山水清境,就会显得神态气畅。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达他的天性就是热爱自然。同时,他又喜欢琴和书,在《与子俨等疏》中说道,童年时的他,曾经学习奏琴和读书,他热爱清闲幽静的生活,打开书卷,心中有所收获。可以看出,陶渊明的身上,同时具有传统道家和现代儒家思想,这与武陵地区“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

而在武陵山水文学中,历代作家都表现出武陵人追寻闲适的自然精神,首先是对自然的顺应。武陵文化深受道教的影响,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武陵民间思想结合,使武陵人把追求的逍遥生活作为人生最高境界。他们遵循自然而回归自然的生存法则,但凡老人去世都是一件悲伤的事,但对于武陵人来说,老人死是“归山”,是走“顺头路”,所以给老人办丧事叫白喜。这使得武陵的浪漫主义本质上是,武陵人在本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人文风情中逐步孕育的。体现出武陵人与陶渊明对于人生乐趣与豁达的胸襟。他们的思想中都涵盖了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人事的乐观与豁达,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对于大自然的喜爱。

三、陶渊明的“武陵桃源情结

纵观陶渊明的集作,他所拥有的“武陵桃源情结便是继承小国寡民的观念,发展成了一种无君论。[2]这种思想属于乌托邦式的思想,人类基本上是没有各种的欲望,享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稳定,追求着原始淳朴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状态。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是个道德沦丧的黑暗时期。宗白华先生称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3]这个时代,注定陶渊明空有英雄志向却无力为人效劳的命运。受祖父的影响,从小他就树立了仁政的思想。经历了几次入仕出仕后,仍未遇到自己的“伯乐”,且嘈杂的官场使他不愿同流合污,于是选择隐居在乡野。在此期间,他游历武陵地区,写出了千古佳作《桃花源记》,在文章中提出“武陵桃源”的理想社会。

在这“武陵桃源”中,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4]的美好生活环境和“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5]的平淡质朴的生活方式,把人类最朴质纯真的生活理想加以艺术化,使得“武陵桃源”成为几千年文人指称的理想世界。而“桃花源”也与陶渊明紧密联结在一起,成为了陶渊明理想社会的集中反映,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个人生活陶渊明几次出仕和归隐田园,其目的都是想给老百姓们一个和谐、富裕的生活,实现《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早期,他也像许多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但几次尝试后,发现并未取得成果,“桃花源”的社会幻想破灭,于是才回到田园,用自己的双手建造起他的梦想。

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与他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武陵人们的生活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在《归园田居》(其一)写道“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6]的生活环境,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7]的描写,与“黄花垂髫,并怡然自乐”[8]都极为相似。再如《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9]远离尘世间的纷纷扰扰的心态,与“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武陵地区人们小国寡民的生活理念一脉相通。陶渊明将自身的生活逐渐吸收着热爱复得返自然的武陵地区的生活习惯,并且不断融入自己的理念,形成了其独有的“武陵情结”。

四、结语。

陶渊明的“武陵桃源情结,体现着武陵山水文学中爱自由、爱平静、爱山水的洒脱的性格特征,以及追求人事的乐观豁达,始终对美好生活抱有期待的人生态度。现今,武陵人已潜移默化地把陶渊明刻入了自己的“骨髓”中,他们一边继承着陶渊明山水田园诗词的写作风格与处事态度,一边将地域性文化、民间传统与山水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新时代独树一帜的武陵山水文学。

参考文献:

[1]张凤辉.谈山水文化与魏晋南北朝文论[J].阴山学刊,2018(1).

[2]崔雄权.论韩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中的“武陵桃源情结”[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6).

[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897:183.

[4]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26.

[5]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27.

[6]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25.

[7][8]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26.

[9]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34.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