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复合肥对白菊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祝丽香,王建华,李玉朋,

张春玲,唐行涛,李文聪,曹文斌,陆瑞鑫。

【摘要】   目的探讨控释复合肥(CRF)与普通复合肥(CCF)土壤中碱解氮变化规律及对白菊花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计为6个处理:①空白对照;②习惯施肥;③等氮素用量控释肥1;④氮素用量控释肥1;⑤等氮素用量控释肥2;⑥氮素用量控释肥2,采取盆栽方式,每处理30盆。结果与结论控释复合肥能够促进白菊花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茎粗上,控释复合肥处理植株茎粗比普通复合肥处理增加7.5%~37.6%,不同发育时期植物株叶绿素含量控释复合肥处理均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控释复合肥CRF22产量为18.33 g/盆,为对照的1.99倍,增产效应顺序为CRF22>CRF11>CRF21>CCF>CRF12处理氮素用量试验表明,白菊花有效成分含量与氮素用量密切相关,以CRF2氮素用量为3g/盆最佳,其次为CRF1施用量以6g/盆。

【关键词】 控释白菊花 产量 品质。

白菊花是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主要含有挥发油类[1]、黄酮类[2]、绿原酸类[3]、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白菊花的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绿原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扩冠降脂、保肝利胆的作用。目前,关于白菊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药理和栽培技术方面。合理施肥能够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4,5]。有关施肥白菊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少许报道[6,7],目前还没有关于控释肥对白菊花质量影响的报道。控释肥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的特点而成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8,9]。许多研究表明,控释肥一次性基施能满足植株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具有节省追肥所需的劳动力投入、减少肥料用量等优点。本试验以从杭州引种的白菊花为材料,研究控释肥对白菊花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白菊花引自浙江桐乡。

1.2 供试肥料试验设计控释肥料为金正大公司生产的两种4%的树脂包膜控释复合肥(CRF),N∶P2O5∶K2O比例分别14∶14∶14的CRF1和20∶8∶10的CRF2;常规肥料(CCF)N∶P2O5∶K2O比例为15∶15∶15。   试验于200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东校区树木园进行,土壤类型为砂质壤土,土壤基本养分状况为碱解氮104.41 mg/kg,有效磷49.12 mg/kg,有效钾134.24 mg/kg。试验设计为6个处理:①空白对照(CK),不施肥料;②习惯施肥(CCF),按每盆6 g施氮量施入CCF;③等氮素用量控释肥1(CRF11),施入与CCF等氮素用量的CRF1;④1/2氮素用量控释肥1(CRF12),按等于CCF一半氮素用量施入CRF1;⑤等氮素用量控释肥2(CRF21),施入与CCF等氮素用量的CRF2;⑥1/2氮素用量控释肥2(CRF22),施入等于CCF一半氮素用量的CRF2,磷、钾肥按养分比例施入。   盆栽试验采用塑料花盆,每盆装土10 kg,将称好的土与肥料充分混匀后装盆,2007—04—25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白菊花根蘖苗移栽,每盆3株,每处理10盆,3次重复,共180盆,常规管理。

1.3 样品采集试验期间,每隔30 d取土壤样品用碱扩散法测定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同时定株测定白菊花株高和茎粗;白菊花生长旺盛期、孕蕾期、开花期分别采主茎上第5个叶片用乙醇提取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当白菊花头状花序的中心小花70%开放时分批采收,120℃杀青10 min,55℃烘干,测定干花产量,并将各样品磨细装袋备用。

1.4 白菊花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1.4.1 总黄酮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的绘制:参考李鹏等[10]的方法并稍作修改,准确称取芦丁对照品6.44 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 ml,摇匀。精密吸取对照品0.0,1.0,2.0,3.0,4.0,5.0 ml,分置于25 ml容量瓶中,各加水至6 ml,加5%亚硝酸钠溶液1.0 ml,摇匀放置6 min;加10%硝酸铝溶液1.0 ml,摇匀放置6 min,加10%氢氧化钠试液10 ml,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 min后,在512 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X),吸光度为纵坐标(Y),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10 78X—0.192(r=0.999 3)。芦丁在10.30~51.52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