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民情,接地气

摘 要:2012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先是俄罗斯、美国的大选,紧接着是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大国的大选,必然会万众瞩目,引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本文主要以《新疆日报》为例,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分析了在十八大期间,《新疆日报》在内容、版面、资源调配等方面的策划设计,以期对后世的报道有所启发。

关键词:新疆日报十八大;察民情接地气;。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2012年11月8日上午9时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机关报、自治区省级党报,《新疆日报》在内容安排、版面安排、资源调配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策划设计,这次报道可以说是一块试金石,很好地检验了《新疆日报》面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保障手段和综合协调能力。回顾这次报道,可以用“察民情接地气”这六个字来对其做出评价。

体察民情,讲群众心里话。

长期以来,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在一直困扰着新闻工作者:报纸的新闻报道苍白无力,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式,致使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报纸新闻不感兴趣,尤其是机关党报。究其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从宏观方面来看,一是我们的新闻改革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尤其在一些大报纸上,通篇充斥着会议消息和机关新闻,一些空话、大话占据着相当大的版面;二是我们的新闻报道质量不高,面目呆板可憎,充满生活气息,能够体察民情,来自最底层的新闻太少,寻常百姓所关心的人和事很少能上报。从微观方面来看,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电话采访、QQ采访、微博采访等一系列新的更加快捷的采访模式出现,这大大的提高了我们新闻采访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有了这些快捷的采访模式,一些记者为图省事或者是怕辛苦,减少出去采新闻的次数,一些地方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甚至直接从互联网上拷贝相关的新闻来用,完全忘记了 “好新闻是跑出来”这条亘古不变的工作原则,而这也导致了报纸的新闻报道不能充分体察民情报道内容不接地气。

这次《新疆日报》关于十八大的策划报道大胆突破陈旧的模式,把目光投向普通百姓所关心的人和事上,体察民情,接近地气,讲群众想讲的心里话,说群众想说的人和事,如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也是普通百姓最为关心的,但在过去,《新疆日报》在这方面的报道很不够,这次十八大的策划报道,我们可以发现,报纸紧紧抓住了普通百姓所关心的 “小事”和 “俗世”,以普通老百姓为重点来大做文章,喊出百姓心里的话。如迎接党的十八大——走基层,看变化系列报道:依次出版了《感受农民的好生活》;《达西村:从贫困到小康的秘诀》;《红其拉甫公路养护站话今夕》;《乌鲁木齐——城亡青山下,人行花草间》;《疏勒乡村喜事多;走进伽师智能温室的 “春天里”》;《放映员 “点亮”的夜》;《阔步村“阔步”向前走》;《孩子们看一眼就会爱上这——沙湾县柳毛湾镇双语幼儿园见闻》;《昔日“空壳村”,如今“聚宝盆”》;《民生 “拜城”解读》等相关报道。《感受农民的好生活》写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孩子们看一眼就会爱上这——沙湾县柳毛湾镇双语幼儿园见闻》,讲述的是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乡村小孩的学前教育问题;《放映员 “点亮”的夜》讲述了一个乡村放映员简朴而充实的生活。这些报道紧紧扣住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切切实实的做了一回百姓的代言人。而做百姓的代言人,为群众鼓与呼仅仅是第一步,报纸还应继续关注,对以上文章所反映问题进行跟踪报道,还群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音。

短小活泼、接近地气,为群众所喜爱。

一时间以来,新闻界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翻开报纸,清一色的大块头,记者动笔,动辄数千言,似乎不长不足以显示出稿件之分量,不足以显示出记者水平至高超。对这种“大而长、空而长”的报道,读者是很反感的。

新疆日报》这次关于十八大的组织和策划,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报道以短小活泼的形式出现在版面上,这些短小的豆腐块“豆腐块”并未因其小而受到读者的 “轻视”,相反,“豆腐块”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也印证了新闻工作者所应遵循的一条原则即新闻长短,不能作为衡量份量轻重的尺度。

关于十八报道的文章,文风生动活泼,原汁原味,不少内容还借用了老百姓的 “口头语”,读起来使人倍感亲切。如:《十八大代表风采录——余晓兰,造林绿化的路越走越对》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朴实敦厚的余晓兰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儿,一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改篇报道的现场感,使人可信。又如:《机场问询员周慧慧——做一名有思想的服务员》一文中,开头是这样写的“慧慧面带微笑,衣着干净利索,耐心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在这里工作已经3年了,除了在这里上班,单位还会定期给我们安排一些有助于我们长远发展的课程,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这位干净利索的机场问询员面带微笑的对记者说。”这段有声有色的描写,有着强烈的现场感,寥寥数语,当时的场景跃然纸上。

另外,“标题是报纸的眼睛。”十八报道一批朗朗上口、通俗易记而又回味无穷的好标题,可以看出编辑及记者们逐条琢磨、精心修改的苦心。如:“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安居篇,筑广厦千万间,让居者有其屋;安居乐居,梦想照进现实”、“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交通篇,绿洲八方纵横,陋室四海畅流;立体交通网,铺筑腾飞快车道”、“迎接党的十八大——走基层,看变化,阔步村‘阔步’向前走”、“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处处彰显民生情怀;教育惠民,暖热百姓心窝窝”、“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扶贫,输血带动造血,产业助推增收;扶贫济困,幸福生活来敲门”、“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农业,科技给力铁牛忙,粮棉满仓瓜果香;现代农业,舒展丰收新画卷”、“迎接党的十八大——走基层,看变化,昔日‘空壳村’,如今‘聚宝盆’”等标题不但十分贴切,题文相符,使人望题便知文意,而且十分精致玲珑,令人品味良久。

系列报道,气势恢弘,为群众所乐见。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个道之间没有外在的必然联系,多个独立报到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对新闻事实做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系列报道的题材多是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不管是轻松好看的 “软新闻”,还是严肃题材的“硬新闻”,都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加之系列报道形式多样、气势恢弘、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所以,为媒体工作者所推崇,也为观众所喜爱。周到策划,精心设计,写作时尽可能做到微观切入、宏观展开,是系列报道写作、采访的基本要求。系列报道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三条:一是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不能分散,不能跑题;二是内容广博。多侧面、多角度围绕同一主题反映各方面情况,内容博而不散,信息量较大;三是主题深刻。系列报道的题材都是重大的非事件性新闻,适合做成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就是把今天的新闻事实放在昨天的背景之下,做出思辨性的剖析,讲清来龙去脉、发展变化,得出规律性认识,给明天的发展以理性的启迪。在主题思想深刻性上,系列报道独具优势。新疆日报这次关于十八大的报道,在选题策划上就处处彰显着系列报道的痕迹。如下所示: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天山南北看变迁·伊犁。

伊犁“塞外江南”推开幸福之门。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天山南北看变迁·克孜勒苏。

克孜勒苏,困局突围闯出一片天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天山南北看变迁·乌鲁木齐。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天山南北看变迁·喀什。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天山南北看变迁·塔城。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天山南北看变迁·和田。

和田沙漠绿洲开启加速模式。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天山南北看变迁·昌吉。

昌吉庭州大地绽放魅力 “花儿”。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天山南北看变迁·阿克苏。

阿克苏资源转换夯实发展基础。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工业。

规模壮大、质量提升、后劲增强。

新型工业化,催生工业大变局。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能源。

多能互补体系初显,立体输送通道形成。

能源产业,担当经济顶梁柱。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安居。

筑广厦千万间,让居者有其屋。

安居乐居,梦想照进现实。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交通。

绿洲八方纵横,陋室四海畅流。

立体交通网,铺筑腾飞快车道。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对外开放。

变革之间抓良机,趁势而上谋作为。

向西开放,风云际会天地阔。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教育。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处处彰显民生情怀。

教育惠民,暖热百姓心窝窝。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水利。

创新思路破难题,人水和谐润民心。

大兴水利,福泽当代功千秋。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扶贫。

输血带动造血,产业助推增收。

扶贫济困,幸福生活来敲门。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农业。

科技给力铁牛忙,粮棉满仓瓜果香。

现代农业,舒展丰收新画卷。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卫生。

打出组合拳,撑起幸福伞。

医疗保障网,为全民健康护航。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旅游。

节庆美景相映,四季风情各具。

大美新疆,八方游客醉画中。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科技。

抓住重点,多个领域形成优势。

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原动力。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环保。

利民政策摸行着,群众实惠看得见。

全民社保,幸福接力不停歇。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信息化。

插上信息化双翼,融入全球大舞台。

数字新疆,抢占未来制高点。

迎接党的十八特刊——各行各业发展·城镇化。

小城镇遍地开花,大城市日益成长。

新型城镇化,点亮现代新生活。

除了如上系列,《新疆日报》还策划了“迎接党的十八大——走基层,看变化”、“迎接党的十八大——专家学者笔谈”、“十八大代表风采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等系列报道,深刻、恢宏的为群众展现了十八大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

小结。

对《新疆日报》关于十八报道的回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媒体工作者在日常报道中,应该把目光更多的投向寻常百姓,多为群众讲心里话;在采写每一篇新闻报道中,都要做到短小活泼、接近地气,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遇到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要周到策划,精心设计,写作时尽可能做到微观切入、宏观展开,善于运用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多种报道方式,那么我们的《新疆日报》就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 张玉洪.与时俱进话“新闻”——近年来中外学界对新闻本质的研究述评[J].新闻记者,2009(12)。

[2] 康文华 石坚.突破惯性——新疆日报策划世界杯报道的回顾与体会[J].东南传播,2011(9).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