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探析】全球化背景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个国家都面临着提升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严峻挑战。

全球化的视野中重新审视公民公民教育问题,成为摆在各国公民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全球化公民公民教育    一、 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教育是一个民族国家得以凝聚、延续、稳定的根本所在,是每个民族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础。

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社会成员,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的归属感、责任感,这是国家对个体成员发展的基本期望,也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之一。

尽管世界各国对公民素质的要求与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对公民公民教育问题都十分重视。

公民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tas,其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城邦及罗马共和国时期,所以公民教育在人类历史上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实际上是与现代民族国家同时出现的。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族国家的建立,使现代公民教育具备了真正的有形载体,从而使得公民教育被真正落到实践中,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但是,关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概念,迄今为止尚无统一的看法。

公民教育是塑造公民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随着“公民”内涵的变化,公民教育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也就是说,公民教育的内涵只有放在各个国家特有的社会背景下,才有其确切的内涵。

一般认为,公民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总和。

狭义公民教育(civics education)是指为培养参与国家或公共生活有效成员所需知识的公民学科。

①本文是基于广义上的公民教育的概念展开论述。

简言之,公民教育教育人们使其成为健全公民教育,其宗旨是教人修己善群,做人做事的道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伦理、道德各个方面。

二、 全球化公民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是二十世纪末以来,以全球意识为基础,以人类共同利益、共生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人类社会整体化、多样化、依存化、关联化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

②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化从经济领域开始,迅速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完整性和公民概念面临着新的挑战,使得一直以来以国家民族为中心的公民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全球化公民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化公民资格的挑战    公民教育是塑造公民教育,开展公民教育,首先要明确公民资格

现代公民表现为公民国家公民公民两方面的关系,因此,现代公民资格一方面表现为国家与其成员权利与义务关系,表现为公民身份;另一方面表现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表现为文化民族的认同与归属。

全球化威胁着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公民身份和民族文化,对现代公民资格提出挑战。

首先,全球化带来了人员的跨国流动,不仅影响着公民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使得民族国家范围内公民资格不能满足现代公民权利与义务需求。

其次,全球化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形态,超国家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民族国家不再是公民资格话语的主导者,各国公民可以通过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

再次,全球化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问题,维护和平、反对恐怖、保护生态,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协作完成,增强了世界公民意识

全球化带来的如上一些变化,影响着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公民资格,要求公民资格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化。

公民资格影响着公民教育的方向,公民资格的变更,给民族国家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公民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等也要与之相适应,以促进社会发展。

(二) 全球化削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    民族文化民族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

因此,各个国家公民教育都十分重视对民族文化教育

全球化时代,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也日益密切,各种文化跨越地区和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逐渐趋向一体化。

一方面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文化的融合,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凝聚力呈现弱化态势。

文化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与碰撞,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将被同化。

全球化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它们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主导着全球的文化生产和信息传播,将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输送到世界各地,渗透于各民族文化之中。

在“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压制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面临着被“西化”的威胁,各国文化的独立性遭到削弱。

(三) 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全球化中两大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全球移民与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一是跨国群体和行业组织的生产。

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活动范围超越了单一民族国家的地域限制,国家已不是唯一的国际经济、政治活动的承担者,公民民族国家的归属感逐渐淡化,国家权威性受到削弱。

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民族国家公民尤其是当代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表现出弱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不仅国家民族意识淡化,而且承担民族责任、维护民族安全的意识观点淡薄,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外,在全球化影响下,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价值观冲击着我国以社会为本位的传统价值观。

这种过分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实现,从而忽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得失,与我国所倡导的以社会为本位的爱国主义国家责任感是背道而驰。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    今天,全球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普遍联系和交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客观趋势。

全球化进程不仅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现在和将来,而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普通百姓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得原有的以民族国家背景的现代公民教育理论不断受到挑战,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公民培养什么样的公民,成为国家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

通过全球化公民教育影响的分析,我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世界公民教育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资格世界范围内普遍化,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公民教育不仅要培养公民在国内实现公民权利的能力,而且要培养适应国际生活,参与全球事务的能力,即开展世界公民教育

世界公民教育是“一种通过多元文化教学,让学习者对世界上的各种文明、民族多元宗教、社会边缘团体有所了解和认知,并能够对它们抱有尊重和理解心情的教育活动”③,其主旨是打造世界公民,目的在于培养公民世界意识等观念。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命运息息相关、彼此互需倚重的、全新的国际化大环境中,要求每一个人都扮演好“世界公民”的角色。

因此,以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为宗旨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中,各国都十分重视全球化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全球教育培养世界公民培养文化适应能力等一系列的教育目标,旨在使学生关心全球问题,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全球事务的能力。

(二)多元文化教育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社会,文化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

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成为有效能的公民,一定要了解世界事务的复杂性,具有跨文化互动技能,多元文化教育便是顺应这一要求而产生。

多元文化教育是“国际化时代的一个基本教育理念,以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培养与其他国家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与合作的观念及汲取各国文化中的精华的意识,寻找国际理解与交流对话的平台,塑造一种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多元制度、多元意识形态的理解。

”④文化之间的相互承认和尊重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包含着文化的自我认同,也包含着对异文化的承认与尊重。

在国际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影响、冲突与融合变得更加激烈。

加强多元文化教育是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推动多元文化融合的必然要求。

(三)爱国主义教育    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国家观念,削弱了民族精神,使得公民的爱国意识与爱国情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此,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公民认识、理解国家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制度,并建立共同的国家认同感,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这要求我们在开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都要注重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大力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养人们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将爱国主义的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人思想意识,并通过实践外化为自觉的爱国行为,从而达到爱国情感、爱国意识和爱国行动的统一。

此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以全球为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开放意识、全球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即在培养公民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与开放的精神品格,学会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

注释:    ①蓝维、高峰、吕秋芳、邢永福:《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②文军:《承传与创新: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学理论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③张鲁宁:《世界公民观念与世界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009年第20期。

④袁利平:《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的愿景与策略》,《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 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蓝维.高峰.吕秋芳.邢永福.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M].人民出版社,2007.    [3]文军.承传与创新: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学理论的变革[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饶从满,陈以藏.全球化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J].外国教育研究,2006(1).    [5]秦树理,杜鹃,陈思坤.国外公民教育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6]张鲁宁.世界公民观念与世界公民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009(20).    [7]袁利平.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的愿景与策略[J].外国教育研究,2007(3).       (作者简介:王 姗(1988.03—),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