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商品的特点与价值分析

内容摘要:网络虚拟商品是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它一经出现就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生活。

文章从市场营销学的观点出发,尝试对网络虚拟商品产生原因和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概括,对其价值构成进行具体的研究并进一步对其功能进行评价。

关键词:虚拟需求 虚拟商品 价值分析 虚拟经济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

它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

网络技术日益深入的今天,一种新的商品形式——网络虚拟商品及其催生的经济形态,已经植根于现实生活当中,并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全面的认识和概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的价值构成并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对于掌握并使其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虚拟需求网络虚拟商品      网络虚拟商品最先是由网络游戏虚构出来的一种无形的商品

进行网络游戏,目前普遍的做法是,游戏的消费者(俗称 “玩家”)下载游戏的客户端后,直接登陆到营运商的服务器,用购买的点卡换成游戏时间和游戏道具、虚拟土地、装饰物等进行游戏,而营运商则以出售点卡的收入作为利润来源。

因此,消费者所购买的其实是经营商的服务而非游戏产品本身,双方形成了服务和消费关系。

与传统服务行业不同的是:玩家游戏时可以不断升级虚拟角色的身份,获得虚拟商品并以此为游戏的主要目的。

而且,虚拟角色本身和虚拟财产是可以持续保存的,即使玩家下线后,经营商仍在其服务器内保存玩家的数据资料供玩家再次上线游戏时使用。

运营商在玩家游戏时间内,既要提供符合一定要求的网络和技术环境服务,又要合法保存玩家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即玩家游戏中获得的虚拟商品的数据)。

(一)网络虚拟需求   在心理学中,需求是指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对维持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

营销学中,需求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需求=购买欲望+购买力,欲望是人类某种需要的具体体现,需要是一种天生的属性,因为天生的属性不能创造,所以需求也不能被创造。

网络虚拟需求则是指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人们基于虚拟体验产生的对于某种虚拟商品的具体指向。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将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

一个是原子构成的物质世界,另一个则是数字化数据结构的虚拟网络世界。

虚拟网络世界给予人们另一个生存空间,人们以数字化的ID代号出场。

与现实社会生活空间中的角色扮演相比,由于身体不在场和匿名,网络角色扮演呈现出诸多全新的行为特征,在本质上是一场重塑自我认同、实现理想自我、发挥个人潜能、释放心灵空间的游戏

这个纯粹的虚拟网络世界中,网络掩盖了一切现实社会身份、文化背景、个性表征,于是男性和女性、事实和虚构、真理和谎言、自我和他者的界限开始消弥。

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虚拟体验中提到的“虚拟”并非虚幻,它是网络的数字化方式的表达,尽管环境是数字化的、虚拟的,感受与体验却是真实存在的。

人们总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某种体验寻找各种方式,网络则是其中最好的介质。

网络社会虽然表面上看是虚拟的,而种种虚拟又离不开现实,因此,网络社会本质上仍是真实的。

消费者对某些刺激(如游戏体验产生的内在反应,它关系到整个人体。

体验大多来自于直接观看或参与某事件——无论是真实的整体体验还是虚拟体验

整体体验包括感觉、感受、思维、行动和关系。

虚拟体验是一种本来就存在的感受,它是指客户从了解或查询到网站开始,到浏览网站,接受网站提供的服务,产生交易,进一步对购买结果反馈交流过程的全部感受(需求)的诠释。

网络出现以前,体验就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空间(一般指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

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网络产生之后,快捷且自由的空间使人们扮演着与现实生活中相同或不同的角色,实现不同的切身体验

既然人们能够在网络产生与真实社会一样的一般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的体验,那我们就不能说这种体验虚拟的,而应该承认网络体验方式存在的必然,只是环境虚拟更加增强了人们的某种体验,并进而产生网络虚拟需求

(二)网络虚拟商品   进入网络虚拟环境后,就会从中获得必要的虚拟体验(情绪发泄与压力减轻、获得尊重、展示与实现自我等),这些体验满足人们的这些心理需求

但是这种需求满足并不完全是无偿或者免费的。

当一个人认为某些虚拟“物品”有利于满足这项需求时,该项虚拟“物品”便有了自己的价值至少包含“心理价值”。

当一大批人在同样的虚拟环境中有着同一种心理需求并对某一虚拟“物品”有着相似的“心理价值”时。

虚拟物品”就会因为有需求产生

当“一大批人”的数量足够大时,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商品交易现象,并因此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活动,网络虚拟商品就应运而生。

什么是网络虚拟商品?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多,网络平台对此概念的使用也很不规范,没有统一的说法。

就现在所谓“虚拟商品”的种类来看,按照谭顺教授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无形产品,与有形商品相对应,第二类是指网络产品,第三类是无形的但却能够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物品。

本文研究的网络虚拟商品是指在网络特定的虚拟环境中,经过设计、通过系统平台的运行而在交易中显示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网络物品。

人们只有在虚拟环境下才会对它产生需求,而一旦脱离虚拟环境,这种需求就会削弱甚至消失。

它在客观上并不存在但却可以用来交换以满足人们需求

这类商品可能仅仅是一个网络游戏ID、一种游戏道具、一片意念上的虚拟土地或一种符号性的装饰物等。

也就是说,网络虚拟商品借助于虚拟网络这种虚拟环境而存在,对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这相对于实体商品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

网络虚拟商品主要分为三类:游戏虚拟商品、网页虚拟商品环境虚拟商品

游戏虚拟商品是指在网络游戏虚拟环境中,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需要(包括只会在特定环境中才会有需求)的劳动产品(例:游戏道具等)。

网页虚拟商品是指在虚拟的网页环境中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需要(包括只会在特定环境中才会有需求)的劳动产品。

环境虚拟商品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虚拟环境中,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需要(包括只会在特定环境中才会有需求)的劳动产品,其中以游戏为主要运行载体的游戏虚拟商品虚拟网络世界迅速扩张。

人们虚拟环境中,通过虚拟的人物交流信息,在网上展开诸如商品交易、旅游探险、搭建城市、捕猎魔兽以及互相搏杀、制造战争等各种游戏活动。

网络虚拟商品特点      网络中的虚拟商品被看成一种新生事物主要是由于它是在特定的虚拟网络环境中存在的,因此,虚拟网络环境(交易载体)是分析网络中的虚拟商品特点最根本的一个视角。

网络虚拟环境角度来看,网络虚拟商品至少应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