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

ki.1672—4062.2017.12.159 毕业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析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教育血糖水平自护能力的影响。

方法 对该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

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教育试验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教育,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自护能力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 试验患者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2例,初中8例,高中(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19例。

试验患者年龄在23~41岁之间,平均为(29.5±3.7)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3例,初中7例,高中(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18例。

对比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教育,即以口头教育为主,书面宣传为辅,1次/周。

试验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教育,具体内容如下:(1)设置自我管理教育小组;一般而言,小组成员主要有产科医师、内分泌科医师、营养师、妊娠糖尿病教育护士。

为了保证自我管理教育得以全面落实,应对所有成员进行培训与考核,保证其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2)自我管理教育设计:编制患者健康管理档案,对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自我管理教育方案,内容如下:①疾病知识管理:举办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1次/月,展开针对性、个性化教育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

经由疾病知识教育,让患者知晓疾病发生于妊娠期间,相较于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要更加严格,要求患者每日早餐前、三餐后测量血糖水平,从而及时发现血糖异常[3]。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均可通过饮食调节达到预期控制目标。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是妊娠糖尿病治疗的前提与基础,为此,营养师应定期组织示范餐活动,频率为1次/月,以此巩固患者营养知识

与此同时,在疾病知识教育中,应展开母乳喂养、健康饮食、早期运动、避孕等知识宣教,嘱咐患者产后持续进行糖耐量试验,时间约为2个月,以此评估患者胰岛功能恢复状况。

②自我技能管理:每周定期组织联合门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指导。

免费向患者租借血糖仪,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自行检测血糖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每日应检测4次血糖水平,即早餐前、三餐后,尤其是要注意早餐后血糖水平变化[4]。

与此同时,叮嘱患者不可太过控制饮食,以免出现饥饿性酮症。

③自我情绪管理: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在产检时第1次发现血糖升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非常少,进而容易因为担忧而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部分患者担心血糖升高会影响胎儿,进而过度控制饮食;也有患者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因为担心胎儿营养不良,进而过度饮食

如果长期沉溺于负性情绪中,就会影响病情控制效果,甚至加重病情。

为此,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成员应积极和患者沟通,并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从而有效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态,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此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自护能力进行统计比较。

血糖水平指标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护能力,主要包括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这4个维度,采用0~4级评分,总分在0~172分之间,分值越高,自护能力越强[6]。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的数据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予以处理,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P0.05);教育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方面,试验患者低于参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