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神话故事的合理解读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有《嫦娥奔月》《普罗米修斯盗火》《开天辟地》《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一线教师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去解读,引导小学生领略神话的神奇魅力?下面以《哪吒闹海》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抓住文体特征,领悟神话之共性。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尽管已经有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代代地传诵着,就因为神话故事中蕴含着独特的美。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感动,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神话从体裁特征上说,可以认为它是小说,像《哪吒闹海》它就选自于《封神演义》。因此,我们就该用阅读小说的方法来阅读神话故事,这是共同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小说的要素是情节。在教学神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当然应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情节。对故事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进行内容的概括,是一种方法;用复述的方式将故事的情节还原也是一种方法;反复朗读,发现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写作特点,也是必需的。解读哪吒闹海》这一篇神话故事,我们一般将故事分成“大闹东海”“打死夜叉” “制服三太子”这三部分。

二、定位选文类型,体悟神话之特性。

王荣生教授认为,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按功能分一般可以把它们分成“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大类。当《哪吒闹海》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后,它就不仅仅是一篇神话故事,它还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篇神话故事了,有与其他神话故事不同的地方,按“定篇”类选文来组织教学,更易于领悟经典神话的特性。“定篇”的功能便是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的内涵。

教师一般解读教材时,将目光聚焦在主人公身上,对只用寥寥数笔描写的反面人物往往不会花很多时间去关注、咀嚼。而这一篇神话故事,作为“定篇”进行解读时,教师可将精彩的武打场面作为教学主要内容,通过对故事中反面人物“夜叉”和“三太子”的解读,让学生们彻底、清晰而明确地领会写作的意图,由“外”回到“里”,即从游离在文本外的普遍意义上的言说对象回到“这一篇神话”里,将已有的阅读神话故事的经验真正地与“这一篇神话故事中所包含的知识结构建立链接,形成又一个新层次上的语文经验。

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篇篇的独特个体的“定篇”类选文的解读学生方能体悟到神话的特性。

三、品味文本语言,感悟神话之魅力。

阅读教学,“得意”而不“忘言”,已成共识。教学神话故事时,我们不应仅仅关注情节的曲折离奇,更应对叙述的文字进行剖析,探究神话文本的语言特色。神话文本的语言充满着神话性,常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形象的比拟等修辞手法和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

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一般具有两栖性,是神与人的结合体。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神之物”体会“神性”,抓住“神之行”体会“人性”。

神话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总有一两件宝物不离身,像《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就拥有乾坤圈和混天绫这两件法宝,使得这人物法力无边、神勇无比。这是一种丰富的想象,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神性”的具体体现。这类知识的建构,学生能比较轻松地心灵神会。

同时文中的“神”还具有“人”性,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动作、语言等来进行体会。

请看抓“神之行”体会哪吒形象这一教学片。

1.品味“一摆”。

“闹”表面意思即“吵,扰乱”的意思。 为了摇动水晶宫,哪吒是怎么闹的呢?指名读。

出示: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1)你找到的动词有哪些?

(2)最关键的动作是什么?(“一摆”)。

①如果换个词,你会换什么词?(一甩、一挥、一摇、一晃)。

②你觉得哪个词更好?(一摆,很有力,很有气势,很有威力的感觉)。

哪吒这一摆威力多大啊,掀起了——滔天巨浪。

哪吒这一摆威力多大啊,就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③是啊,这些字虽然意思差不多,但“一摆”用得更精准,更能体现哪吒决心之大、威力之大。

连起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味“一闪”和“一纵身”。

哪吒是如何对付夜叉和三太子的呢?

出示:

句一: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句二:哪吒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

静静地读读,这里有五个动作,找出五个动词,你觉得哪个动词特别妙?妙在哪里?

(1)交流句一:“一闪”最妙,从这个词特别能看出哪吒很机灵。

谁来读好“一闪”这个词,把哪吒的样子读出来?

(2)交流句二:哪个词最妙?( “一纵身” )。

你会做这个动作吗? 字典上说“一纵身”的意思是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你觉得这里是向上跳呢还是向前跳?联系上下文理解。

从这里我们又看出哪吒——非常勇敢、机敏。

趁着身体腾空的一刹那,趁势抖出混天绫,毫不畏惧,当机立断,多么果敢!

连起来朗读3、4两个自然段。

3.学到这里,你知道题目中的“闹”是什么意思了吗?(这里的“闹”是为正义而战,这里的“闹”是不畏强暴、为民着想的表现)。

课文中描写哪吒动作的词有不少,教者不是到处撒网,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突出三个重点动词:“ 一摆”“ 一闪”“ 一纵身”,最后还回归到课题中的动词“闹”上,不但准而且精,甚至妙极了。它们传神地表现了哪吒的果敢与机敏,在强敌面前毫不含糊的斗志。按文路品味“一摆”,知道这是故事的发生;然后,品读“一闪”、“一纵身”,回到故事的高潮,从而理解“闹”的字面意思。就是这样从“闹”开始,最后再回到“闹”,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什么样的“闹”,从而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体会哪吒的精神。

唯有这样,关注神话中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关注神话的言语表达方式,从而能真正感悟到神话语言的魅力,并逐渐将它积淀为自己语言表达的技能。

这样的解读教材,才是真正捕捉经典散发的熠熠光彩。

四、链接课外语言,诱发阅读的热情。

这里的“课外”是指本篇神话故事之外的内容,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片段,也可以是还未学的教材中的内容,更可以是教材以外的内容。如学了《哪吒闹海》,学生对“一摆”、“一闪”“一纵身”这一系列经典动作留下了深刻印象,教者可以趁热打铁,拿出《武松打虎》(小说)中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片段,进行赏析。相信其中武松面对猛虎做出的“一闪”、“一闪”、“又一闪”,学生一定会饶有兴趣地品读的。如我校一位教师在教学哪吒闹海》之余,出示《西游记》中大圣跳出炼丹炉的片段,鲜明的“猴性”跃然纸上,三年级的小学生还是读得兴致勃勃,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可见,适度的拓展,如果能把握住火候,更能发挥“定篇”类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诱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我们知道:可操作的具体的解读方法,需要从个案研究中探寻、总结,从一篇范例来谈整个神话故事文体的解读,难免以偏概全。我们只是想为小学一线语文教师提供神话故事解读的抓手, 供大家参考。

(责编 韦雄)。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