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通脉胶囊的中医理论探源

【摘要】   醒脑通脉胶囊根据老年人脑梗塞急性期临床特点针对性组方,经实验及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就醒脑通脉胶囊立方理论作一总结。

【关键词】 醒脑通脉胶囊; 理论探源

脑梗塞属于祖国医学“中风病”的范畴,中风指的是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膏粱厚味,或思虑太过,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蔽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有噼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善行数变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而名之,古时又称“颠疾”“击仆”“偏枯”“薄厥”“大厥”“喑痱”“卒中”“类中”“非风”等。历代医家多认为中风是难治病症之一,视其为中医内科四大症(风、痨、臌、膈)之首,犹喻嘉言谓之“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且重,莫有过于此”。醒脑通脉胶囊根据老年人脑梗塞急性期临床特点,立足于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经验,针对性组方,经实验及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醒脑通脉胶囊立方理论作一探源

1 中风病因病机。

中风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曾经历了从外因到内因的发展过程。有关中风的记载,最早始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至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风始有专论。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许多医家提出不同看法。其中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丹溪心法》曰:“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三家虽立论不同。但都偏重于内因。其后明代医家又提倡“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王肯堂在《医统正脉全书》提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过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孙文胤的《丹台玉案》有“大法中风诸症,总属风痰……”说法。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更明确指出:“盖中脏者病在里,多滞九窍。……中腑者病在表,多著四肢,其症半身不遂,手足不随,痰涎壅盛,气喘如雷,然木犹能视,口犹能言,二便不秘,邪之中犹浅”。时至清代,叶天士综合诸家学说,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导致“内风旋动”的发病机理;王清任指出中风是由“气虚血淤”而成。晚清、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亦提出了本病发病机理为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的见解。

综合诸家之说,中风之病机为本虚标实,其因不外乎“风、火、痰、淤、虚”。而中风急性期更以“标实”为主要表现,其中“痰”“淤”二因在中风急性期中至关重要,它们不但是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病理产物,而且为本病的始动因素,对疾病的变化和预后产生重大的影响。   痰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多由于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痰形成之后,可随气升降流行,停留的部位不一样,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朱丹溪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痰之为病,可挟风、挟热、挟湿,又称为风痰、热痰、湿痰。风痰系内风旋动,诱发伏痰,横窜经络,蒙塞清窍而发为中风。由于风性走窜不定,变幻无常,以致引起中风病复杂多变的病机特点。热痰为病,多表现在中风急性期。其产生是由于肝阳素旺,横逆犯脾,脾运失司,痰浊内生,从阳化热;或肝火内炽,炼液成痰,痰热阻滞中焦,使气机逆乱,升降乖戾,影响气血运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在上则清阳被蒙而眩晕昏冒,甚或昏愦,在下则腑气不通而腹满便秘。此时若及时给与化痰通腑泄热之法治疗,大便得下,腑气得通,痰热得泄,使气机升降复常,则病势可退。反之,若腑气阻滞不通,舌苔黄腻加重,喉间痰鸣如鼾,可使意识障碍等症加重。湿痰为病,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于是水液不化,聚而成湿,留而为痰。由于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脾肾阳虚,不得温煦,临床表现为面白唇暗,四肢欠温,静而不烦,并易转变为脱证,临床证候极其凶险。《丹台玉案》云:“…痰邪不泄,当为患他日,或发痈疽,必无救药者矣。”   淤血的前期表现为血淤,是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熬血液等等,均可以形成血淤,甚则血液瘀结而成淤血。《赤水玄珠全集》曰:“人身之血,内行于脉络,而外客于皮毛,渗透肌肉,滋养筋骨,故百体和平,运动无碍。若气滞则血滞,气逆则血逆,得热则淤浊,得寒则凝泣,衰耗则顺行不周,渗透不遍,而外邪易侵矣。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痰乃津液之变,遍身上下,无处不到。津液生于脾胃,水谷所成,浊则为痰,故痰生于脾土也。是以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等证,以血虚、瘀血、痰饮为言,是论其致病之源。至其得病,则必有所感触,或因风,或因寒,或因湿,或因酒,或因七情,或劳役、房劳、汗出,因感风寒湿气,遂成此病。此血病、痰病为本,而外邪为标。”所以淤血是血淤的病理产物,而淤血形成之后,又可阻于脉络,成为形成血淤的一种原因,而治法上也有“痰水之雍,由淤血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血证论》)之说。根据“祛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的原则,目前临床治疗中风,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往往收到较好的疗效。

2 中医治法。

淤血痰浊既是本病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 痰淤互结”作为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病理机制,临床多表现为标实的证候,根据中医“邪气盛则实,实则治其标,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临证当以化痰祛淤为急务,主张从痰淤论治中风。古代医家亦有阐述,如张仲景有“侯氏黑散治大风”,其方以白术、茯苓、桔梗化湿涤痰,当归、川芎、温酒养血通淤。《丹台玉案》云:“大法中风诸症,总属风痰,初中之时,不论在表在里,必先以攻痰祛风为主,待其苏醒,然后省其气血而治之。”《丹溪心法》亦载“中风……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又有“若不先顺气化痰,遽用乌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风、天麻、羌活,吾未见能治也”。《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上集·四时六淫病案》强调:“内风易动,故一触即发,亦当从内风主治,急急息熄风宣窍,顺气开痰,为第一要法。”现代名老中医王履秋先生总结自己多年治疗中风病的经验,提出中风六要,其中有“化痰应贯穿始终”“治风应首当治血”“重调气以祛痰淤”。诸如此等的医家名言古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可谓要言不繁,足见历代医家都很重视中风急性期从痰淤论治。若在急性期给予积极治疗,较易收效;若失治误治,则痰浊深重,淤血结滞,难以速除,每使病情缠绵难愈或易于复中,多预后不良,或留有夙根,发为痴呆,或遇感引触,发为癫痫,故在急性期积极化痰祛瘀有着重要的意义。

淤血痰浊一旦形成,反过来又可以耗伤正气,所以淤血痰浊痹阻脉络贯穿于本病的始终并成为本病预后的关键。《赤水玄珠全集》云:“治风之法,初得病即当顺气,及日久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理。盖风病未免有痰,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自清;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顺气和血,斯得病情。”化淤重在通脉,祛痰意在通络。通过活血祛淤、化痰通络,方可使淤血去,新血生,血活络通,气血周流无碍,从而打断淤血所致的恶性病理循环,正气恢复,脏腑器官功能旺盛,肢体得养,肌丰肉充,病情缓解。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