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与常态化关联模型

[提要]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在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主要从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两个层面,围绕政府、企业、社会、自组织四个主体,对志愿服务的多元化激励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志愿服务的多元激励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构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并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它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制度化管理、项目化运作、科学化发展产生阶梯推进式影响。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关联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9日   一、引言   我国现代高校志愿服务起步于1994年。

20余年来,在团中央和??家民政部的指导和推进下,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日趋成熟,队伍不断壮大,互助协作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国际志愿服务的影响与借鉴,大学生志愿者在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因此,不断提高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服务能力,并构建完善且富有人性化、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对培养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述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民的精神需求也随之增长,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关志愿服务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增多,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参与情况、志愿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激励机制方面,聂邦军(2015)主要以激励方式和激励内容为出发点,对国外和国内的志愿服务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构建提供可参考性意见,来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沙淘(2016)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现存问题,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来确定其参与动机,从而完善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激励机制。

何荣山和宋宗宇(2017)从法制化角度出发,完善激励志愿者的重要举措,在制度构成上建立志愿者认同、奖励和发展制度,在运行支撑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程序及畅通的激励核查机制。

曹常玲(2016)在“服务学习”视域下,从法律法规、管理机构、社区关系、培训机制、课程体系、网络平台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

不仅如此,国外有关志愿服务的研究也已相当成熟,并为国内的志愿服务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意义。

Cnaan(1998)从四个维度对志愿服务行动进行规定,分别是培养提供服务志愿精神、没有报酬、组织化开展、志愿者同受益者无任何关系,从而保证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

Penner(2002)认为只有培养一种有组织的、个人主观意识驱使的贡献社会的行为,并使他人受益,才能最终推动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才能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Esmond(2011)分析了志愿者互惠、认同、反应性、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动机,来研究激励机制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影响。

通过对以上国内外有关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和常态化机制相关文献的大量梳理,可以发现,对于志愿服务的研究,学者们大都从宏观角度进行片面化研究,很少将多个变量进行综合关系性研究。

因此,本文将从微观层面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进行研究,根据对陕西省15所高校中的3,316名志愿者进行问卷分析,实证探寻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和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激励机制对高校志愿服务的运动式成长、组织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产生的推进式影响,并构建两者之间的关联模型。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分析法,对陕西省15所高校抽样选取3,316名大学生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激励机制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其中16所高校包括985、211的有6所,一本院校有5所,二本以下院校有4所,主要从激励方式、权益保障、星级志愿者评定等维度开展调研,调研情况如表1至表3所示。

(表1、表2、表3)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激励素理论可知,作为一个社会人,其需求包括自然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而保健因素是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保证人最基本的满意度,会对人的情绪、生活产生正面作用的一些因素;而那些能够刺激人不断去实现自我价值、敢于挑战自我、不断寻求更好的发展平台的因素就是激励因素。

因此,将激励方式分为组织内部激励社会激励自我激励三部分,通过对15所高校的3,316名大学生的调查可知,大学生志愿者所了解到的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方式中自我激励所占比重最高,高达48.52%,来自组织内部激励占32.66%,而社会激励所占比例最少,为19.42%。

这反映了目前对志愿者的激励方式单一,仅从自组织层面和自我激励为主,而对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激励较少,激励途径的单一化不利于高校志愿者开展可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活动,也不利于打造高精尖的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者权益保障是促进志愿服务长足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道路上亟须完善的项目之一。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教育和培训权利的占58.6%,给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证明的占18.3%,而其他相关权利的提供分别不到10%,志愿者权益保障措施的不完善会使志愿者的人身安全以及精神状态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不利于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星级志愿者评定作为激励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激发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潜能,也能使对志愿者的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便于对志愿服务时长的记录和对全国志愿服务平均时长的对照比较。

在参与调查的3,316名大学生志愿者中,37.61%的人认为应将星级志愿服务时长设定在50小时以上;35.62%的人认为星级志愿服务时长设置在30小时以上最为合理,星级志愿服务时长的设定从侧面也反映出高校志愿者的平均服务时长数。

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包括队伍建设稳定、项目化运作、系统化培训、制度化管理等,本文主要通过引用网络治理理论,构建网络化激励机制模型来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四、当前社会激励机制重构   (一)促进自我激励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学说可知:人的需求可分为自然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作为社会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需求。

自我激励就是通过加强对志愿服务的深入认知,激发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在决心和参与动机,来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联合多方主体来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我激励环境,使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感受到价值所在和参与志愿服务后带来的成就感,激励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过程中提升自我,促使自己在提供志愿服务活动中用真诚的服务态度、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水平获得社会的肯定,从而在心中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

(二)加强自组织激励

自组织激励即组织内部激励,主要是通过举办内部榜样人员优秀事迹交流分享会、定期开展理论培训、组织素质拓展活动、建立绩效考核制度(KPI)以及表彰大会等方式,来激励志愿服务组织内部成员更加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并在组织的帮扶和关怀下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增强其专业化服务水平,以及对志愿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通过对参与调查的15所高校的3,316人中了解到,目前高校开展的自组织激励方式主要以榜样激励、情感激励和培训激励为主,而绩效激励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时长的认证,以及星级志愿者的评定,其还处在完善阶段。

(三)推动党政激励

地方党委、团委应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全面细化,对在服务过程中表现杰出或是有特殊贡献的志愿者,省市级或地方党团委等政府机关建立相应的激励嘉奖制度,如:“五四优秀青年”评选、志愿之星以及奖学金申请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优秀志愿者;教育局可将志愿服务作为申请公费出国以及相关入学考试参考条件;对优秀志愿者,当地政府可在大学生创业贷款、保障性住房方面给予优惠条件。

(四)完善社会激励

社会激励既包括来自企业的资金支持、技术帮扶、人才供给,也包括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通过拓展社会化、多渠道的志愿服务众筹和共建机制,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社会激励主要包括社会荣誉激励社会物质激励社会环境激励,只有将社会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拓宽服务、信息、资金来源等渠道,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由企业帮助运营和管理高校志愿服务社团,提供更多的勤俭助学岗位,发挥市场竞争作用。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激励机制的完善有利于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构建

通过联合党团委、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力量,有利于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降成本要求,整合有效资源,提升社会整体幸福感;探索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嘉许激励体系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传播志愿服务精神,使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高校志愿服务行列;依托省级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将“一张网”工程全面落到实处。

多元化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建立,使高校志愿服务呈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运行模式,从而更加有利于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构建,推进高校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志愿服?粘L?化机制构建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契机。

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构建能够为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志愿者作为常态化机制构建的核心要素,只有准确地把握志愿者的动机和恰当地满足志愿者的需求,才能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常态化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体系,这为激励机制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外,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构建激励机制的完善开辟了多元化途径,如制度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

(三)激励机制的构建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两者的关联模型。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高校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将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意愿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促进志愿服务不断向前发展。

对于激励机制的构建,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有利于保障志愿者的基本权益,提升志愿者的自我价值,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因此,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与常态化机制之间呈正相关,并且他们之间形成递进关系模式。

(四)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构建的启示。

高校作为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对我国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

而要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单一化激励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志愿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只有建立网络化激励机制,将政府、企业、社会参与、自组织发展等多元主体统一纳入到志愿服务网络中,使其充分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降成本要求,做到整合有效资源;也有助于发展德育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整体幸福感,从而才能有效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聂邦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5.17.   [2]沙淘.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以苏州大学大学生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1.   [3]何荣山,宋宗宇.志愿激励机制法制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2.   [4]曹常玲.“服务学习”视域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3.   [5]Cnaan.Volunteer motivation and attendance decisions:Competitivetheory testing in multiple samples from a homeless shelter[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5.80.3.   [6]Penner,L.A..Disposi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on sustained volunteerism:An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3.   [7]党秀云.论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3.   [8]张静宇,汪华.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模型与激励机制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4.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