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内经》对中医学湿热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摘要】 《内经》对湿热之邪的性质、致病特点、病邪转化及兼夹、病症表现及治则均进行了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湿热理论的基础。《内经》认为热属阳邪,其性炎上,易扰神明,易耗阴津,易生风动血;湿属阴邪,湿邪具有重浊、趋下的致病特点,与脾关系密切。二邪可以从外而感,也可以自内而生,可以兼夹为病,也可以 “随气而化”。湿热病的治疗大法为热者寒之、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等。《内经》为后世湿热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内经湿热理论理论研究。

湿热理论源远流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对湿热理论做了大量的阐述,使之成为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的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中医学湿热理论亦发源于《内经》,探讨《内经》对湿热理论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对湿热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1 致病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湿伤肉。”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灵枢·痈疽篇》曰:“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胜则濡泄。”《素问·生气通天论》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因于湿,首如裹。”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曰:“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可见,《内经》已认识到湿邪和热(火)邪侵犯人体可导致疾病,是两种可致病邪气,并且在其致病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热属阳邪(阳盛则热),其性炎上(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易扰神明(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易耗阴津(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易生风动血(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湿属阴邪,湿邪具有重浊、趋下的致病特点,与脾关系密切。

2 病邪“随气而化”及兼夹。

内经》已认识到,邪气伤人,在一定条件下,其性质可以发生变化。《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集注》释曰:“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即病邪侵入人体后,邪气性质可“随气而化”,一种病邪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的病邪,这是中医理论病机学上的重要发现。

内经》还认识到不同性质的病邪可同时侵犯人体,合而为病。《素问·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满。”《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