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家庭出版社,为女儿孵化作家梦】 如何联系出版社出书

王安忆佳是大名鼎鼎的小作家,担任中国少年作家学会陕西分会副主席。

女儿出色,老爸也不赖。

还记得去年央视元宵晚会上那个几乎与著名主持人李咏一模一样的高仿真机器人吗?就出自王安忆佳的父亲之手!聪明的老爸在培养女儿方面,有什么绝招和秘籍呢?      鼓励女儿大胆创作   王安忆佳的爸爸叫王吉彦,是文博行业的一名策划师,专门为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服务;妈妈叫安雯雯,是西安一家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的总经理。

老爸王吉彦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

2002年3月,小忆佳三周岁生日的前几天,姥姥给她读绘本童话《小红帽》,不小心漏读了一两个“的”字,谁知小忆佳竟然当场指出来:“不对!不对!姥姥,你读错了!”不仅如此,小忆佳还能拿起绘本《格林童话》,给小伙伴们一页一页地指着翻读,虽然她几乎就不识字,可竟然能精准地看图讲故事。

这件事对王吉彦震动很大,他敏锐地意识到,女儿在语言和美术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和潜质。

每到周末,夫妇俩都会带着小忆佳去书城泡上几个小时,他们不像有些家长那样,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喜好来给孩子买书或开列读书清单,孩子喜欢看什么书,由她自己说了算。

2006年3月,小忆佳进入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老师教大家学写作文,从“写话”起步,也就是从最简短的几句话、一两个段落开始写起。

喜欢读书,特别是喜欢读“闲书”的小忆佳的第一篇习作,和其他孩子的习作并没什么差异,文字肤浅,措词简单,但王吉彦看来,这“墨迹”是“长征”的出发地,值得当作文物来珍藏。

于是,王吉彦郑重其事地把孩子的手稿收藏起来,为了避免遗失或损毁,还认真地录入电脑备存。

2008年夏天,在王吉彦的指点下,小忆佳从自己近几年的几十篇作文中挑出两篇,投给了当地的《华商报》,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两篇都泥牛入海。

首次投稿就遭受挫折,小忆佳有说不出的失落和忧伤,父亲苦口婆心安慰女儿,终于让小忆佳破涕为笑,并说了一句至今让王吉彦记忆犹新的话:“只要能在老爸这里发表就行!”或许是受到了女儿那句自我安慰的话的启发,夫妇俩不约而同地想到:既然女儿作品暂时无法在外面发表,那就让它们在家里发表吧。

对!成立家庭出版社,专门发表女儿作品!   “家庭出版社”的社长是妈妈安雯雯,爸爸王吉彦担任主编兼美编,指导老师是小忆佳的语文老师。

王吉彦女儿从一到三年级的全部92篇、共约2.5万字的作品整理出来,亲自排版和装帧设计,并配上了精美的插图,由街口的激光彩色快印部承印。

2009年元旦,由“家庭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丹妮和她的魔法书》摆在了小忆佳面前。

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让小姑娘惊喜万分、爱不释手,并信誓旦旦地向父母保证:“爸爸妈妈,总有一天,我要让外面的大出版社出版我的作品!”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家庭出版社”   “家庭出版社”第一部作品的成功出版,对王吉彦的震动很大。

仔细梳理,他觉得创建“家庭出版社”至少有三大意义:一是给孩子自信的理由;二是给孩子成长的纪念;三是给全家一个幸福的寄托。

正如收藏老照片一样,孩子作文手稿的收藏和“出版”也是一件乐事。

而对小忆佳来说,“家庭出版社”让她尝到了“甜头”,写作激情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时的小忆佳已经学会了使用电脑上网、玩游戏等,为了写作方便,她郑重地向王吉彦提出:“爸,以后我就在电脑上写文章好吗?”看,小丫头明显就是想偷懒,图省事,王吉彦当即拒绝了她:“考试时你能在电脑上写作吗?”一句话,就说得小忆佳低下了头。

王吉彦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她现在还小,所以千万不能养成“电脑病”,否则容易提笔忘字,同时,也可以避免她偷懒,从网上“复制”“引用”“借鉴”。

2009年夏天,“家庭出版社”为小忆佳推出了第二部作文集《巴德拉星球》。

这时的小忆佳写作水平已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作品《阳光・老宅》里,她甚至有这样精彩的文字:“黄昏的时候,门被关闭,老宅里却依然储着它收集了一天的阳光,只不过被阴暗围绕着,看不见了,但温度还在。

我总是在吃过晚饭后,偷偷跑到后院,蹲在矮墙下,静静地看着老宅,看老宅里的阳光躲到哪里去了。

每当姥姥来后院收被子时,看到我,总是吓一跳……”   小忆佳的进步,王吉彦和妻子安雯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2009年底,他们一鼓作气,为小忆佳推出了第三部作文集《天使之城》。

小忆佳的前两部作文集,在王吉彦夫妇的亲友、同事中都获得一致好评,这一次为给女儿更大的鼓励,夫妇决定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家庭出版社”。

他们斥资4000元,一口气印刷了1000本《天使之城》,并在一些网站发布帖子宣传,很快引起了广大网友浓厚的兴趣。

短短两个月里,《天使之城》连买带送,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还小赚了一笔。

少年作家从这里出发   2010年8月底,中央电视台春晚剧组总导演陈临春找到王吉彦所在的公司,希望他们能尽快提交机器人如何在春晚上表演的创意方案。

作为公司的策划总监,王吉彦上班想,下班回到家还在冥思苦想。

小忆佳看到爸爸的可怜相,开玩笑地说:“你在想什么啊?说不定我可以帮帮你呢!”王吉彦告诉女儿他在想机器人春晚的事,并开玩笑地说:“我提三个点子,你提一个,如何?”小忆佳竟满口答应了:“好,我也要上春晚!”   三天后,该交稿了,王吉彦拿出三个了“点子”,分别是“真假主持人PK”、“真假赵本山”、“魔术师大变活人”,而小忆佳“巾帼不让须眉”,也拿出了自己的创意:“机器人播报员”。

王吉彦不解地问:“具体说说?”小忆佳告诉父亲:“每年春晚都会收到很多驻外使馆发来的贺电,以前都是由真人朗读,现在交由惟妙惟肖的仿真机器人来完成,是不是很新鲜、很有科技含量呢?”听完女儿的阐述,王吉彦异常兴奋,直夸:“妙、妙、妙!”   9月2日,高仿真机器人春晚的四个创意草案送达了陈临春总导演的案头。

最终,经过春晚剧组导演们和王吉彦及其创作团队的多番讨论、修订,选定了制作高仿真机器人“李咏2”和央视金牌主持人李咏相互PK的方案。

小忆佳的“点子”虽然未被采用,但王吉彦还是为女儿的奇思妙想感到欣慰。

小忆佳每天都在进步,不仅文字功底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像老爸一样,也有了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镜,观察力非凡。

那天,父女俩路过一个公交站的广告牌,小忆佳指着广告画面说:“爸爸,你看这个广告!”王吉彦定睛一看,原来是凡客诚品的广告,画面上的韩寒正拿着一根台球杆子,广告语是:“如果你拿了世界冠军,会说什么?”回答:其实,我是一个作家

王吉彦足足瞅了5秒钟,愣是没看出是啥意思。

这时小忆佳笑着说:“球桌上得低调,作家圈得高调,一箭双雕,好含蓄的高调呢!”王吉彦这才看明白,内心的惊喜无以言表,如果说韩寒的应答确实太妙,那么女儿的解悟就太到位了!   2010年夏天,她的文章纷纷在《少年作家》、《东方少年》、《作文大王》等刊物发表。

小忆佳作品集《丹妮和她的魔法书》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小忆佳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2011年8月,小忆佳被陕西省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成为陕西省年龄最小的作协会员。

责编/梅子。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