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美洲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

上课、编制地理教案、辅导学生、业务学习是中学地理教师日常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地理美洲教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地理美洲教案范文

1.3美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板书:第三节 美洲

二、教授新课。

㈠ 新大陆。

(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2. 读图1—31总结美洲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3. 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三、总结本节课内容(对于知识的回忆要积极主动。)。

四、作业:

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对于怎样分析地理位置、地形的方法较熟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独立、主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总体掌握情况较好。

1.3美洲(2)。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总结作业情况。

二、 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三、 教授新课:

㈡对比分析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形图1—35、1—36读图分析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对照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

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大平原。

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指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北美洲

 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

 地势起伏较大。

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美洲

 世界第四(600米)。

 地势起伏一般。

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出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

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四、 练习:

教材27页第1、2、3题。

五、 小结:

强调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对比。

六、 作业:

列表对比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直观性比较强,学生可以通过地图轻松的找到答案,学生的成就感比较高,应适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1.3美洲(3)。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书25页26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6—41、图6—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

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二、讲述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㈢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书25页图6—41和图6—42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3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6页图6—44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美洲

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㈣河流 (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㈤人口与经济。

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

墨西哥墨西哥城。

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通过书上31页阅读材料分析 强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

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

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

2. 经济。

① 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② 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③ 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④ 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⑤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 ⑥南美洲以农矿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三、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四、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气候的学习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课堂上要多展示图片、数字,让学生练习自己分析。对于学生的答案要多鼓励。

七年级地理练习题答案

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__71%__,而陆地面积仅占__29%__。地球表面积有 5.1亿 平方千米。

2、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_蓝_色的,因此地球被称为__水球__。

3、南、北半球相比陆地面积大的是 北半球 。得出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_北_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_海洋__。海洋大多分布在 南 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 陆地 。

4、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 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 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 大洲 。全世界共有 七个大 洲,它们是__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

5、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 亚 洲、 欧 洲、 非 洲、__大洋__洲、__南极洲__洲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_北美洲___洲、___南美___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非洲__大陆、__南美洲___大陆。太平洋沿岸的大洲有__大洋__洲、__亚__洲、__北美___洲、__南美 __洲、__南极__洲,北冰洋沿岸有__亚___洲__北美___洲 __欧洲__洲。

6、按面积大小写出七大洲的名称___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7、我国所在的大洲是__亚洲___、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 亚欧大陆 。它是地球上 最大 的一块陆地,占陆地总面积的 34% 以上。

8、面积最大的洲是 亚洲 ;面积最小的洲是 大洋洲 ;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格陵兰岛 。

9、亚洲与欧洲的分界限为__乌拉尔__山脉__乌拉尔__河__大高加索__山脉___土耳其__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界限是__巴拿马运河_运河,由此可以得出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_山脉__、__河流__为分界限。亚洲和北美洲以 白令海峡 为界;南美洲南极洲以 德雷克海峡 为界;。

10、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南极洲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北冰洋 。

11、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 非洲 。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三大洋所包围的大洲北美洲

12、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太平洋和大西洋 。

13、拉丁美洲是指 美国 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

14、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 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5、大陆漂移假说: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成为泛大陆。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最流行最科学的学说)认为:地球由 六 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 ,板块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跃 (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

火山与地震带分布在 板块板块交接处。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 环 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和 地中海 — 喜玛拉雅 山火山地震带。

16、台湾、日本、等地的地震是 太平洋 板块与 亚欧 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印度尼西亚的地震是 太平洋 板块与 印度洋 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17、智利首都以南发生的大地震是 美洲 板块南极洲 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18、阿尔卑斯是 非洲 板块与 亚欧 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北美洲的落基山系是 美洲 板块与 太平洋 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美洲的安第斯山是 美洲 板块南极洲 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是 太平洋 板块与 亚欧 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东亚岛弧———海沟(千岛群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和马里亚纳海沟)是由。

亚欧 板块与 太平洋 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

19、东非大裂谷是 非洲 板块与 印度洋 板块张裂而形成的;。

古地中海最终消失是是 非洲 板块与 亚欧 板块相碰撞的结果;。

红海将来成为新的大洋是是 非洲 板块与 印度洋 板块张裂而形成的;。

20、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 大陆轮廓 和古生物 海牛 、 鸵鸟。

化石的相似性。

七年级地理美洲教案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