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

【摘要】   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整体和讲求辨证论治,虽然《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对诊病辨证方法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然而标志辨证论治原则最终确立的则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出现。文章以《伤寒论》中的部分条文为例,结合八纲辨证,对诊断思维基本模式进行研究。 代写论文。

【关键词】 思维模式 伤寒八纲辨证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也是中医在临床 治疗 疾病时必须遵守的两大原则,如果离开这两大原则去诊治疾病,就不能称为是真正的中医。而中医学现有的理论体系和疾病诊疗程序与《伤寒杂病论》所奠定的辨证论治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代写论文。

1 《伤寒杂病论》应用和 发展 了《黄帝内经》中的诊病辨证方法   中医学诊病辨证方法,虽然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较详尽的论述,但是其具体应用,则体现在张仲景所著的 《伤寒论》中。纵观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理法方药的融会贯通,从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角度看,真正奠定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的当是《伤寒杂病论》。   如:关于望诊,《黄帝内经》云:“察其形气色泽”(《素问·玉机真脏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随,府将坏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关于闻诊,《黄帝内经》云:“听音声而知所苦。”   关于问诊,《黄帝内经 》云:“临病人问所便。”(《灵枢·师传》);“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素问·疏五过论》)。   关于切诊,《黄帝内经》以大量篇幅论及切脉包括独取寸口和三部九候之法,同时还论及触诊皮肤,腹部,四肢之法。   上述这些诊法的综合运用在《伤寒论》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如《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在本条中,恶寒、恶风、是病人的感觉,主要通过问诊而得,同时可以通过其“啬啬”“淅淅”之蜷缩怕冷的样子望诊而得;通过触诊而知道病人发热;病人“鼻鸣,干呕”是通过闻诊而得;而“阳浮而阴弱”则是通过切诊得知的脉象。当然许多症状的收集必须通过四诊互相印证,比如“发热”、“手足冷”既需要问诊,也需要触诊。 论文网   通过望闻问切,张仲景掌握了大量的临证第一手资料,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提出的诊病方法,而且创立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症状学,同时运用这些方法,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伤寒、杂病的临床表现和发展 规律 ,从而为后世医家正确运用望闻问切方法诊病做出了典范。 毕业论文。

2 八纲辨证实际上也源于《伤寒杂病论》   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专立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一篇,此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八纲辨证”的概念,其理论基础实际上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今本《伤寒论》中,处处蕴涵着丰富的“八纲辨证”思想。   如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用“阴”与“阳”把复杂的伤寒发病梳理为两端,从而以三阳概括伤寒发病之热证,以三阴概括伤寒发病之寒证。如第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以阴阳的变化指明伤寒病情发展的趋势。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在此,仲景用“表”与“里”来揭示复杂病机的变化。又如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在此,仲景用“虚”与“实”概括出发汗后恶寒与不恶寒的病机。   第11条云:“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等等。在这些条文中,仲景是用“寒”与“热”来概括复杂病机的变化。所以我们说今本《伤寒论》中的每一条,都蕴涵者伤寒发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病机信息。

毕业论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