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埋置注液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研究

(1.海?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北京 100048;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32;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61) 毕业论文网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既往就诊病例资料,探寻软组织扩张术埋置注液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指导。

方法:收集并统计西京医院整形外科2003年1月—2012年12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比较,寻找潜在危险因素,将P   Key words: soft tissue expansion; complications; risk factors; infection; expander exposure; the volume of expander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提供与受区相近质地、颜色、毛发的皮肤软组织,且供区损伤小,已成为整形外科的常用修复手段,瘢痕性秃发、小耳畸形更是其绝对适应证。

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包括治疗周期长,需至少二次手术,外形不美观且并发症发生风险高[1],尤其是高并发症发生率,不仅增加医患双方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如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国外研究报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体重指数、放射治疗、年龄偏大或偏小、扩张器埋置部位、扩张器容积、注射壶外置等,国内缺乏相应有质量的研究

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作为国内最早引进和使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单位,拥有完善的病例库,本研究拟通过系统性回顾分析西京医院整形外科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整形外科2003年1月—2012年12月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埋置注液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抽烟与否、单次手术扩张器埋置数量、扩张器容积、埋置部位、注水阀内置外置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1.2 手术方法:根据供受区情况选择合适扩张器、标记切口线及剥离范围,应用锐性与钝性方法均匀剥离埋置腔隙,彻底止血,检查扩张器完好后,均匀平铺于剥离腔隙内,注射壶内置或外置,分层缝合切口,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管,向扩张器注水约15%,使其充分展平,适当加压包扎。

术后5d开始注水,一般一周2次。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描述。

应用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法进行比较,将分析差异P0.05);将所有患者按是否烧(烫)伤后瘢痕行扩张修复分类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71,即是否烧(烫)伤后瘢痕修复与并发症的发生关系不显著。

将容积按200ml作为划分标准,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   单因素回归结果显示,扩张器埋置部位、单次手术埋置扩张器数与扩张器容积是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同时与非烧(烫)伤患者相比,烧(烫)伤后瘢痕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的趋势(OR=1.209,P=0.071),故以扩张器埋置部位、单次手术埋置扩张器数、扩张器容积、烧(烫)伤后瘢痕作为初始变量,采用Backward Conditional法行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发现单次扩张器埋置个数增加与扩张器容积增高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扩张器埋置部位不同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独立于其他因素存在。

见表4。

3 讨论   本次研究样本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在国内外同行报道的发生率范围之内[2],最终达到设计目的或部分达到设计目的有98.9%,因此其有效性还是令人满意的,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

在失败的病例中,感染例数最多,其次是扩张器外露,但各类扩张器原因引起的并发症失败比率相差较大。

另有2例特殊病例并发症为面神经损伤,但术后探查并未发现有手术损伤,应为压迫所致。

从年份分布看,并发症发生率变化并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与科室既往报道相比还是有所下降[3],说明并发症发生率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已经达到一个平台期。

年龄作为扩张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时有报道[4],但本次研究并未得出同样结论,考虑与样本量年龄组成情况及样本例数有关,本研究人群平均年龄为(19.0±8.73)岁,偏年轻,但样本量足够大,可排除偏倚。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性别是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5],但本次研究显示其与扩张器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关系,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

吸烟作为扩张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在各前期研究中结论并不一致[6],本研究中因吸烟例数太少(70例),因此未进行吸烟对扩张器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有学者发现扩张器容积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4],本研究得出同样结论。

扩张器容积的增大,意味着手术剥离范围相应扩大,创伤增加,手术时间和创面暴露时间延长,几个不利因素相互作用,使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因此,在不影响手术效果及局部皮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小扩张器,再由后期超量注水来产生更多可供移植组织。

扩张器埋置部位对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7]。

面颈部和耳后部位皮肤较薄,另外耳后部皮肤移动性差,注水扩张时局部压力大,容易压迫皮肤,出现裂开、破溃、外露、坏死等并发症;面部由于血运丰富,不易彻底止血,同时患者术后说话、咀嚼及做表情等日常活动易导致出血、血肿;颈部皮肤多由细小的穿支血管供血,剥离时易损伤出血,颈外静脉及其分支损伤时,其腔内压力随呼吸运动而波动,难以自行凝血,同时因颈部经常运动,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头部扩张器埋置在帽状键膜下,由于手术剥离在一个层次,基本没有穿支血管,虽然局部张力大,血运相对丰富,但并发症最少;躯干部位因为皮下组织厚,且剥离层次一致,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不高。

因此在面颈部行扩张器置入时,要特别重视彻底止血,同时最好常规应用止血剂,而在耳后部埋置扩张器时,尽量减少每次注水量,延长注水间隔,同时要注意预防压迫,以免扩张器外露。

国外研究报道下肢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其他解剖部位高[8],有些研究者因下肢并发症发生率过高,直接放弃下肢埋置扩张器

研究样本得到相同结论,分析原因可能主要与下肢的解剖结构及功能有关:下肢倾向于经常运动,局部肌肉可产生强大的破坏力量;下肢为圆柱体状,表面为曲线型,在剥离埋置腔隙时,手术难度较大;小腿的血运相对较差,皮下组织较薄,软组织弹性较差,局部张力大,因此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就相应提高。

上肢的情况与下肢类似,但相对较好。

故在这两个部位埋置扩张器时,应当小心操作,术后放慢注水间隔,同时注意保护术区。

多篇文献报道烧(烫)伤后瘢痕患者埋置扩张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本研究中并未发现同样现象,推测主要与患者埋置扩张器手术时距离烧(烫)伤的时间及患者的烧(烫)伤面积相关[9]。

由于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不能得到准确的烧(烫)伤面积。

研究样本患者手术时距离烧(烫)伤的时间为(13.4±5.1)年,烧(烫)伤对机体的应激影响基本不存在。

而??外由于医疗情况与国内存在差异,其手术时间可能与烧(烫)伤时间较接近,因此烧(烫)伤对机体产生影响导致并发症发生风险高。

单次手术扩张器埋置个数作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已在以往研究中被证实[10]。

单次手术扩张器置入数的增加,除了手术范围相应扩大,创伤增加,手术时间和创面暴露时间相对延长,失血量增多。

另若是扩张器间距较近,随着注液的增加,皮肤膨胀,扩张器间的皮肤清洁护理就难以进行,病原体通过注水导管造成感染的机会增加。

同时由于相互靠近,感染通过局部组织或注水导管传播的风险升高,易出现感染播散。

故建议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少同时埋置多个扩张器,并将同时埋置扩张器手术切口与注水导管尽量相互远离,阻止感染通过注水导管传播。

扩张器注射壶内置还是外置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一直没有定论,有学者研究发现注射壶外置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也符合一般常识,注射壶外置为细菌入侵形成了一个通道,因此,大量的临床医生采取注射壶内置的方式埋置扩张器

注射壶内置存在许多缺点,包括:①注射疼痛,这对患者特别是儿童可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②存在注射壶翻转可能;③存在注射管路折叠无法注水的情况;④有注射壶渗漏风险;⑤随着扩张器的扩张,注射壶离扩张器越来越近,后期可能因注水刺破扩张器注射壶被扩张器遮挡。

注射壶外置就不存在上述问题,本课题研究发现注射壶外置并发症发生率并没有增加,因此目前笔者单位的扩张器注射壶一律外置。

但在回顾调查中发现有4例患者因不小心而拽到注射壶及导管,导致皮肤破裂扩张器外露,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注射壶及导管妥善保护,尽量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研究属回顾性分析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严格控制诸多变量,同时,扩张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前瞻性实验进行研究

扩张器并发症通过积极处理,多数能达到或部分达到最初的手术预期,因此,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分选、教育及护理的情况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仍是可靠的组织修复的重要手段。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