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的药理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对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枝黄花提供工作依据。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一枝黄花主要含黄酮、皂苷、苯甲酸苄酯、当归桂皮酯、炔属化合物、苯丙酸等;具有抗菌、利尿、祛痰平喘及降压、胃黏膜保护和促进肠平滑肌的运动等药理活性;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结论一枝黄花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一枝黄花 成份 药理作用 0 引言 一枝黄花系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中的一个品种,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等地。其生长地不同有不同的异名,如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黄花一条香(《福州中草药》) 。一枝黄花作为一种药材,在我国民间应用十分广泛,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热淋、痈肿疮疖、毒蛇咬伤以及跌打损伤、鹅掌风等。现代药理学表明,一枝黄花具有抗菌、利尿、祛痰平喘等作用,近年的研究还发现一枝黄花降压、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 1 一枝黄花的成分 一枝黄花属植物品种多,有120多个种类,主要生长在北美洲,其中中国有4个品种:毛果一枝黄花,一枝黄花,钝苞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西欧国家比较多,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一枝黄花(主要含黄酮、皂苷、苯甲酸苄酯、当归桂皮酯、炔属化合物、苯丙酸等。 1.1 黄酮类芦丁(Rutin)、山柰酚—3—芦丁糖苷、异槲皮苷、山萘酚—葡萄糖苷。 1.2 皂苷类一枝黄花酚苷(leiocarposide)。 1.3 苯甲酸苄酯类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羟基—6 —甲氧基苯甲酸苄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 1.4 当归桂皮酯类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当归酸—3—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 。 1.5 炔属化合物(2E—8Z) —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2Z—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 1.6 苯丙酸类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 1.7 其他谷甾醇(sitosterol)[5]、δ—杜松帖烯(δ—cadinene) ,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Ca2+,Mg2+含量较多。 2 一枝黄花药理活性一枝黄花Solidago decurrens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外对同属的毛果一枝黄花研究比较深入,报道较多,药理活性有抗炎、抗菌、利尿、抗肿瘤活性作用。在国内,早期对一枝黄花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有如下记载: 2.1 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红色癣菌及禽类癣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一枝黄花水煎醇提液有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疗效与制霉菌素相当。 2.2 平喘祛痰作用对家兔实验性支气管炎(吸入氨蒸气法),内服煎剂,可解除喘息症状,亦有祛痰作用

2.3 其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提取物经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反可使尿量减少。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有以下药理活性: 2.4 降压作用一枝黄花煎剂能显着降低麻醉兔血压,抑制蟾蜍心收缩力,降低蟾蜍心率和心输出量,其降压幅度和降压持续时间与异丙肾上腺素相当。 2.5 胃黏膜保护作用给消炎痛前2h腹腔注射一枝黄花煎剂,6h后处死动物,发现和对照组比较,溃疡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 。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