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思维探讨

【摘要】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思维进行探讨。认为在对慢性肾衰竭诊治过程中,采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出在临床诊治慢性肾衰竭过程中,应用整体思维动态思维、辨病与辨证结合和大方、复法治疗临床思维方法,对该病进行综合治疗,使中药在临床更好地发挥疗效。

【关键词】 中医 慢性肾衰竭 整体思维 动态思维

临床思维是医生透过疾病现象揭示疾病本质的理性认识过程,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必要条件。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衰竭方面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对慢性肾衰竭代偿期、尿毒症前期这一阶段,能够明显地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在临床思维的指导下,如何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情、不同时期,选择针对性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在临床慢性肾衰竭诊治过程,应用整体思维动态思维、辨病与辨证结合和大方复法治疗临床思维方法,对本病进行综合治疗

1 整体思维

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慢性肾衰竭是多种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使肾脏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形成慢性肾衰竭。因此,慢性肾衰竭诊治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重视整体与局部关系、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某些原发病病变活动时均可引起或加重肾功能衰竭。因此,对狼疮性肾炎、恶性高血压病、止痛药肾病等的原发病的治疗是非常有价值的。只有采用整体思维方法,对本病施以整体调控的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的整体进行调整治疗,使之阴阳平衡,才能药到病除。

2 动态思维

各种慢性肾脏病到了晚期,慢性肾衰竭导致机体正气不足,即正虚;另一方面由于正虚而致水毒、湿热、血瘀等邪实,出现不同程度邪实的病理变化。临床呈现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证候,由于患者处于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正虚邪实有所不同,正虚又有脾虚、肾虚之别,有夹有水毒、湿热、血瘀等邪实。所以,临证采用动态思维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的动态变化,动态调整治疗原则。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