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 一、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  Seminar中文意思为研讨会。Seminar教学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模式,其目的是充分挖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从而使学习者深化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真正促进课堂教学相长。Seminar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程序为由教师或师生一起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拟定讨论专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收集、阅读相关文献及结合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随后在课堂上以演讲或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对报告的观点提出质疑,由报告小组成员来进行解答,最后由老师对此次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总结。seminar结束后,各小组根据老师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写出总结报告并上交。  二、实施Seminar对审计教学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升审计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关联性及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主要表现在审计学中的很多概念定义如重要性、认定、实质性测试等直接是从外文中翻译过来,语言拗口、抽象、生涩难懂;另外,审计学课程内容涉及财会会计、财务分析、公司战略、税收法律等多学科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知识进行诠释;并且审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各种业务循环中的审计程序、各种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撰写。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依据课本讲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授知识点,而学生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讲,并密密麻麻地做笔记以应付期末考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课堂枯燥、沉闷,学生也往往难以理解和体会,教学效果难以保证。[4]Seminar教学法提倡以学生学习主体的教学过程,并以情景设计为教学思路,通过拟定适当的专题,让学生审计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事先假定的项目中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审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代写论文 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Seminar教学模式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模式,倡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一个供讨论的专题,往往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大量的相关阅读。这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眼,更能引导学生培养一种更发散、更深刻的思维模式。  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Seminar教学法要求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撰写报告并演讲。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Seminar教学法在审计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主要可以采取讨论Seminar和报告讨论式Seminar两种具体模式。  讨论式的Seminar一般讨论内容紧紧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先由教师讲授本节课基本知识点,并结合相关资料给出具体的讨论题目,一般是针对性的小案例和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一些典型题。例如在讲解分析性程序时,先讲解分析性程序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分析思路,然后给出一个针对性的案例供学生讨论,随后随堂抽取一到二个小组发表他们的观点,其余小组参与讨论并作补充说明。这种讨论式的Seminar占用的课堂时间比较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讨论及时反馈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帮助他们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报告讨论式的Seminar一般一个学期可以实施两到三次,老师提前三到四周给定选题方向。报告讨论式的Seminar注重培养学生审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题目一般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发散性及创造性等特点。如选题可以是每个小组选取一家近三年的上市公司的造假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回答这家公司为什么要作假、如何作假、怎样作假这三个问题,并以演讲的形式把问题表述清楚。通过公开信息和实地调查一家工业企业或商业企业的内部控制,记录所了解的该家公司主要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程序并对其进行评价,如有缺陷,给出改进建议。报告讨论式的Seminar一般流程为:首先,老师事先给定题目,学生在课外阅读并查阅资料。第二步是主题报告学生小组将自己的成果做成PPT的形式在课堂进行演讲,该部分是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水平、现场驾驭能力等总体水平的一个考查。第三步就其他小组人员对报告小组的发言进行补充、提出质疑,由报告进行解释、回答。最后,由主持教师进行专题点评。Seminar结束后每一个报告小组应该结合报告过程中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意见对报告内容进行仔细的修改,并按照格式打印出来,装订上交。 毕业论文 四、seminar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引入必要的激励与制约机制。随着Seminar法引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和积极性,应相应调整审计课程期末成绩评定方法。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应调整为:平时成绩占20%,考核依据是到课率、平时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讨论式的Seminar占20%;报告讨论式的Seminar占20%;期末成绩占40%。这样的综合考核法更能引导学生注重日常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体现了Seminar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  2.进行Seminar的内容必须恰当。Seminar讨论的内容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选题内容必须紧扣审计学教学内容;偏题或离题都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其次,难易程度必须得当。题目过难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题目过易则不容易讨论;另外,应尽量选择难度、热点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  3.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营造平等而又活跃的教学气氛。在Seminar教学中,教师是主持人,是活动的协调者,其主要任务是设计合适的案例,营造有利于学习讨论的活跃气氛,并组织学生讨论。而学生是主角,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教师作为一个协调者,在Seminar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平等话语权,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鼓励其发言并积极给予其回应,尊重和包容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