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乔:楚天有良“哨”_麦小麦乔楚天免费阅读

华夏大地,千百年来流行一句俗语,曰:“湖广熟,天下足。

”意指只要以湖北江汉平原(包括湖南洞庭湖平原)为代表的鱼米之乡粮棉大丰收,则天下粮仓足矣,忍饥挨饿的人就会大大减少;而与此同时,又还有另外一句话,曰:“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长江奔出三峡,自宜昌后就进入水网密布、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历史上所有惨烈的长江水患无不与荆江有关,而所有水患又无不与暴雨山洪等气象有关,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就举全国之力修建的荆江分洪工程,到气壮山河的98抗洪,在湖北大地上曾上演过的一幕幕与天公博弈的威武活剧,哪一次不牵动着上至中央最高领导、下至全国普通百姓的心?   有如此背景,要想在湖北当好一个主管气象的官,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

曾任武汉中心气象台台长、现任湖北气象局副局长的王仁乔,却在这个身处风口浪尖的职位上一千就是20多年!      专业出俊才,走入气象部门的第一课      搞气象王仁乔是正宗科班出身。

1986年7月,从成都气象学院毕业的王仁乔,分配回湖北老家,进入武汉中心气象台,当了一名预报员。

或许,从小生长在大别山下的这个农家子弟,对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本身就比别人多几分感受;也或许,自己在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成绩优异,学养深厚,对未来做好这份工作早就充满了信心。

然而,没料到的是,刚―上班遇到的一件事,就把他的这份自信击得粉粹。

是时,一股强气流自湖南北上进入长江,受当时的科技条件、探测技术和认知水平所限,台里未能对这股强气流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出准确的预报,结果是,整个江汉平原狂风暴雨大作,人们猝不及防,仅一个洪湖,光渔船就倾覆了数百条之多……   这事让全台的人深陷狼狈和自责之中,也如一记闷棍,重重敲打了刚走出校门的王仁乔那颗高傲的心。

却原来,所谓的专业知识,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却原来,看似简单枯燥的天气预报,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多么直接又多么大的关联和影响!   自此,王仁乔笃定一颗仁爱之心:一定要为人民群众管好天!他沉下心来,一头扎进广博的业务大海,虚心问教于台里那些有经验的预报员,在成千上万个数据堆里爬梳比对,潜心研究;还走向基层民间,搜集整理当地气象特点和规律;同时,也不忘紧紧追踪国际气象预报工作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手段,择其善者而从之,为我所用……   短短数年努力,王仁乔业务能力脱颖而出,成为台里举足轻重的业务骨干,并很快在管理上也开始挑担子副科长、科长,至1994年成为台长助理,在业务和管理两大工作舞台上,他开始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奔向雪域高原,用生命体验大自然      正当王仁乔业务上日臻精进、“仕途”也春风得意之机,随着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全国各省开始了对口支援西藏的热潮。

按分工,湖北省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而首批援藏干部名额中就恰要求需要一名气象干部。

王仁乔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

面对同事好友的疑虑,面对组建两年多的温馨无比的小家,面对刚满周岁的孩子,王仁乔没有用任何豪言壮语慷慨陈词一番,只是平静地告诉大家:我倒觉得这是我们气象人的一个机会,值得去那里经历一番……   没有豪言壮语不等于他心中没有万丈豪情,事实上,受党教育多年,王仁乔从来就是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但作为一个气象人,王仁乔说的也是实话,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那是与全中国的气象状况都有千丝万缕关联的地方,如果能亲身到那里去工作三年,对于进一步考察了解中国气象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认知和研究复杂气象条件下气象工作的难点,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副“山南地区气象局副局长”的担子,就这样重重压在了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人肩上。

尽管有种种思想准备,但到西藏后所遇到的条件之艰苦,困难之大,还是远远超出了王仁乔的想象。

海拔4000多米的氧气,稀薄得让他说话都困难;住在无法保暧的铁皮屋子里,面对零下30多度的严寒,除了拼命烧牛粪勉强取暖,别无他法;作为主管业务的副局长,他还必须到下面各县去培训业务,指导工作,虽说全区12个县只有6个县有气象观测站,可这6个县哪怕跑一圈下来,那都是一次对生命的挑战!其中有个错那县,已经濒临印度的边缘,由于当地是盐碱地,长不了任何蔬菜,连水都无法饮用……   最难受的还是精神生活的极度枯燥和单调。

好在王仁乔是个业务狂,白天忙完工作后,漫漫长夜里,王仁乔除了业务还是业务,搜集整理气象资料和日志,研究分析气象问题,成了王仁乔排解对妻子、孩子思念之苦的最好良药……      首席预报员是怎样炼成的      1998年7月,援藏三年归来的王仁乔,一走出武汉机场,就听见来接他的同事说:长江已过了5次洪峰,水情非常严峻……王仁乔心中咯噔―下,全身的神经立马绷紧了。

按中央有关部门规定,援藏干部回内地后必须调养休整半年,让身体得到恢复后才能上班,可王仁乔如同一个战士听见了集结号令,根本顾不上休息和调整,回来第二天就径直赶到台里,马不停蹄投入到了98抗洪的关键工作段。

在那段紧张的日子里,抗洪指挥部就设在湖北荆州,中央领导有温家宝直接坐镇,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全都在第一线,数十万解放军官兵和地方抗洪大军密布荆江大堤,严防死守。

指挥部给王仁乔他们下的死命令是严密盯紧各地、尤其是上游地区的雨情雨量,每隔一小时报告一次!王仁乔和他的同事们简直是玩了命,每人都是超负荷工作,在事关究竟需不需要分洪的最大的第六次洪峰即将到来的前夕,更是通宵达旦,连续奋战,最终为指挥部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为夺取抗洪的最终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经过1998年的历练,王仁乔和他领导的气象预报团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战斗力得到空前提高,而随着王仁乔不久后走上领导岗位,在加紧培养人才上不遗余力,并很快见了成效,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和经验的积累,他领导的预报员队伍对气候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取得了长足进步,高级专家已达5人,其中包括他自己在内就有3人被评为国家级首席预报员,昂首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2010年,长江再次发生比98抗洪更大的洪水,而早在长江进入汛期之前的6月初,王仁乔通过对比1998年和2010年的气候特征,较早就提出要警惕可能会发生类似1998年的洪涝。

他的团队通过对208个历史暴雨个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湖北暴雨发生的主要中尺度天气系统特征,从而预测到7月中旬有发生大洪水的症候和条件。

王仁乔果断决定:提前把这一情况向省委省政府通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各地提前行动,预作准备,大小湖泊 提前放水,大中型水库纷纷减少库容,为大洪水的到来做好了应急准备。

果然,从7月8日开始,全省开始连降暴雨并一直持续到中旬,完全应验了王仁乔预报,在这期间,长江先后经过3次洪峰,汉江则经历了4次,总水量均超过了1998年!而由于早做了准备,全省堤防、水库全部安全度汛,未发生一起大的灾害。

湖广要“熟”,江河湖泊大小水库必须平稳,人民生命财产必须安全,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天公”必须要“作美”和他领导的气象部门必须有着准确及时的预报和预判。

在仍需要“靠天吃饭”的当下,在近年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王仁乔用一颗滚烫的仁心和精湛的业务技术,在桀骜不驯的老天爷、党和政府、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能最大限度地防灾减灾、保障国民经济安全运行的“通天之桥”!   从一名普通预报员开始,10年副台长,5年台长,直到去年就任气象局副局长,王仁乔始终坚守在预报第一线,他刻苦钻研,注重积累,奋力抢占气象预报业务技术前沿,从而练就了预报服务扎实的基本功,在多次重大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5月,他为湖北大悟县一次重大天气过程的指导预报,大大减少了全县抗旱资金投入,并为农民及时抢插中稻赢得宝贵时机;   2008年1月,他在连续、大范围、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中的几次准确预报服务,有效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长江中下游每年必遇梅雨季节,由于武汉中心气象台还担负着整个华中区域气象预报指导业务,责任要求王仁乔在梅雨预报方面必须走在其他省的前列,而2009年的梅雨季节却姗姗来迟,何时入“梅”,备受各方关注。

王仁乔绷紧神经,带领预报团队加大监测力度,一天会商数次,紧锣密鼓分析研判,于6月24日得出结论:月底湖北将出现一段降水集中期。

6月27日,武汉市艳阳高照,气温高达37.5度,下午,各路记者云集湖北气象局,参加王仁乔主持召开的入“梅”新闻发布会,当听王仁乔宣布说将于明天入“梅”时,与会记者莫不露出诧异神情,都不相信这样天气怎会入“梅”?结果28日凌晨一场大雨,验证了当日入“梅”的预报结论……   “预报不能做到百分之百,但我们的工作必须做到百分之百”!这是王仁乔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是的,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前,人们的认识能力总会有局限,总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不断地认知世界正是中国气象人永恒的主题;不断地提高预报水平,用“百分之百”的工作精神求得最大限度防备气象灾害,以减少人民群众损失,这也是中国气象人的最高任务!在这方面,王仁乔走在了前列,他用20余年如一日的忠诚与坚守,吹响着“管天为民”的集结号,用不平凡的业绩,一次又一次诠释了中国气象人的奉献精神!      责任编辑 李菡丹。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