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党风室工作规划

2013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一、深入推进党务政务“一体化”公开工作。坚持领导抓,抓领导,以“1143”为抓手 ,不断拓展提升公开范围、层次和标准。“1143”即:

确定一批推进公开工作联系点。建立领导干部公开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委、政府每位领导干部都要在各自在分包部门、乡镇、企业,确定1个公开联系点,对联系点公开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办,全年进行督促和指导不少于4次。

公开一部热线联系电话,领导干部要向代表选区,公开一部自己的工作电话,及时受理选民的意见、建议。

实施四项创新工作带动:⑴、建立党务政务“公开日”制度,将每月的1日定为全市的“党务公开示范宣传日”。市本级每月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市公开长廊、广场等处开展一次主题公开活动、各乡镇组织辖区村开展一次村务公开质询评议会。(2)、设立党务政务公开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市委、市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岗位,每月通过电视台、广播、新闻发布会就全市“三重一大”事项予以发布。⑶、健全成效评价制度。把公开工作纳入部门、单位目标考核体系,建立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通过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监督员评议开展平时考核,考核结果实行微机化管理,作为年终评价的依据,推进公开全面实施。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下气力解决对公开工作挂在嘴上,虚于应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⑷、推进党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梳理明晰岗位职责权限、建立规范工作流程,查找廉政风险点,推进预防工作深入开展。

提升3大公开平台载体功能:⑴、常规公开阵地抓规范。市党务政府公开长廊”、市行政服务中心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窗口、文件阅览中心进一步拓展规范公开公开范围、层次和标准。着力打造公开“小区”。在公园、广场、商场等人员聚集区,通过公开栏,商业广告电子屏字幕飞等形式,实施公开,浓厚公开氛围。⑵、网络公开阵地抓提升。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实施“三网信息共享工程”。 把适宜在互联网上公开党务政务信息,利用已建立的《冀州党建网》、《冀州农廉网》和《冀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同步公开。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建设,大力开展清产核资专项整治,推进三资四制”规定落实。开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村务通工程。将村级重要事务流程,惠农专项资金使用,村级财务等群众关注度高地事项逐环节、逐笔公开。着力解决公开不及时、假公开问题。⑶、服务公开上水平。实施市行政服务中心、乡镇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村村级代办点三级服务网络建设,以公开促服务,以服务促公开,提升群众对公开的满意度。

二、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54321”村务监督机制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开展百村廉政示范创建工程。重点建立5项制度(乡镇包村干部入户恳谈制度、村两委干部廉勤承诺监督制度、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大村务纪工委实时监督制度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开好4个大会(村民代表例会、党员议事会、两委联席会、村务质询评议会);落实3项公开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群众点题公开);完善2个章程(村民自治章程和村务工作流程);打造1个平台(村级三资”管理信息化平台)。

1、加强村级监督组织建设

在今年百村试点推进的基础上,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按照“八有五统一”(有机构、有人员、有章子、有牌子、有制度、有场所、有记载、有效果)以及“两本三表”(监委会工作记录本、“三委”联席会议记录本和监督事项登记表、工作情况纪实表、征求意见建议表)的标准推进,做到2013年6月底以前实现全覆盖。

2、农村集体“三资”网络化监管工作。建立村集体资产处置竞价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乡镇纪委备案制度,实行违规审核责任追究制。全力推进条形码审核制度落实。开展年度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每季度审核四分之一的村,全年审计一遍。

3、深入推进《农村干部廉洁履职规定》落实,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以“两委”主要干部、乡镇基层站所廉勤承诺、重要事务流程化管理、便民服务全程代理为切入点,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将落实情况,与每年一度的农村干部百万奖励基金表彰结合起来,真正用奖励杠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