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经济高速增长,影响了世界经济格局,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印度发展在长期停滞后又实现了经济实力的急速增长,这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为世界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以说,印度正在崛起,这不得不归功于印度独特的发展模式

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印度发展模式:第一部分阐述印度发展模式的历史进程。

第二部分分析印度发展模式的特点。

第三部分分析印度发展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

   关键词:印度发展模式      1 印度发展模式的历史进程      20世纪中叶,印度摆脱了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发展模式也走过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曲折道路。

   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为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实行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宏观管理机制,现代工业与农业结合的经济模式,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发展战略,利用国外资源与自力更生结合的发展方针等。

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印度经济模式虽然存在着问题,但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开始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再一次证明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大促进了印度经济实力的增长。

   1947年,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开始执政,他强调国家计划,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国有化,限制私营企业,保护民族产业。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偏向于苏联模式的“尼赫鲁模式”。

模式下,印度实行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同时并存,而以公营企业为主;实行计划经济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自力更生、进口替代发展模式

尼赫鲁模式获得了成功,并使印度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使得满足不了人民对消费品的需求,以致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降低。

最终由于农业衰退、财政危机等原因导致了印度经济状况的恶化。

印度政府不得不进行调整和改革

   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和拉•甘地执政期间都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加大出口的力度,减少贸易壁垒,看重对外贸易的发展

同时,拉•甘地还提出“用信息化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最后引发了印度社会的信息产业革命。

经过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和拉•甘地的调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超过了5%,从此摆脱了发展缓慢停滞的阶段,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   1991年以后,拉奥政府刚上台就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口号的改革

拉奥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工业、贸易、投资、外汇和金融等领域的政策。

他继续实行自由进口政策,放松进口限制;他还在更多的领域增加公营部门,扩大公营企业的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对公营企业的干预。

拉奥政府的模式再一次取得了成功,使得印度90年代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并由此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   1998年以后,瓦杰帕伊联合政府上台以后,把扶持的重点放在了以IT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大力推进经济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进程,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   2004年辛格上台后,调整了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力度,他强调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地区差异,减小贫富差距,并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在国内上产总值中的比例。

再此时期内,印度经济仍然以很高的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大大增强了印度的整体实力,为印度的崛起做好了准备。

   2 印度发展模式的特点      (1)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印度自1991 年以来印度加快了经济自由化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取消许可证制度,旨在使限制过多的经济体制转向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

1991 年,拉奥上台后,大力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改革外贸体制,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印度经济向国际化转轨。

   (2)以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业为发展的重点。

印度依靠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其龙头产业——软件业的发展更是另世界其它国家刮目相看,很多学者称印度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的软件业在世界上是最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近几年来,它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

印度世界软件开发和特种软件市场所占的份额几乎达到了20%。

除了软件外,印度在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会计服务、技术服务等领域也有很好的发展

印度的服务业一直保持着很快的增长速度,是印度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   (3)鼓励私营经济发展

印度政府非常积极努力地完善私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

为了让私人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私营企业能够参与重要的经济活动,政府向私人投资开放了更多的部门,加大对基础设施部门的投资,现在又鼓励私营企业参与电力、钢铁等部门的发展

印度的私营经济在独立以前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1991年以前,印度就已经是一个私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

   (4)实行对外开放。

印度对外开放长期封闭的国门,强调经济全球化和融入世界经济

1991 年以来,印度开始积极鼓励外国私人投资,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尤其是1991年六月,拉奥政府认识到限制性贸易政策的缺陷,开始着手实行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经济改革,放宽外贸政策。

一是修改进口政策,减少办理进口许可证的程序,放宽进口许可证的范围;二是政府帮助出口商向世界各国出口印度商品,取消出口津贴,以确保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三是采用由市场决定的兑换率,扩大低息出口贷款,降低并调整进口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印度还放宽了对资本市场的限制,政府向私人共同基金、国家基金、印度侨民和外国机构投资者开放了股票和证券市场。

   (5)完善的印度金融体系和法律制度。

印度之所以有“世界办公室”的美誉,并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这与印度完善的金融和法律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印度受英国立法方面的影响,其法律体系非常完善,并且与一些欧美一些国家的法律有着很好的兼容性。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更是以知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等方面为重点完善立法。

印度完善的法律体系保证了印度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印度的金融体系也沿袭了英国的金融制度,无论是银行业还是证券业都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

      3 印度发展模式的成功之道      独立后的印度根据自身的国情,在借鉴和仿效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种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首先另我们称道的是,印度走的是一条扩大内需和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道路。

它并没有过多的依靠外国投资,依靠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出口廉价商品,只是单纯的依靠扩大内需来增加本国国民收入,所以使得印度不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增强本国经济抗击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

   第二,印度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功,与印度政府在推行自由化市场化的同时,充分重视将印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作法有关。

印度政府一直既坚持自由化市场化,又实施开放性的经济政策,开展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合作。

自由化全球化相兼容的发展模式,使得印度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里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

。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