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25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头痛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口服,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25例采用头痛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口服头痛宁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mg口服),配合百会、太阳、合谷穴按摩,每日1次,每穴3—5分钟,治疗1个月。

对照组采用赛庚啶片0.5g,每日2次、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一次口服治疗1个月。

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总有效率64%。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为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头痛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口服,配合穴位按摩方法简便易行,有效率高,更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胶囊氟桂利嗪胶囊穴位按摩 [中图分类号]R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3—0046—02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偏头痛患病率5%—40%,女性多于男性。

发作时伴有众多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面色苍白、呼吸增快、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此时通常采用支持对症治疗,临床疗效不满意。

祖国医学认为偏头痛为“脑风”、首风“,多系肝经风火所致。

笔者采用头痛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口服,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为2008年7月—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患者,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偏头痛诊断标准。

[1]50例患者按数字随机发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7例,女18例。

年龄17—58岁,平均33岁,病程3月—20年,其中有先兆偏头痛8例;对照组25例,男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6月—21年,其中有先兆偏头痛6例。

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头痛胶囊(咸阳步长制药公司生产)每次3粒(每粒0.4g),每日三次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每晚一次5mg口服;配合食指指腹顺时针按摩太阳穴(双侧)、合谷穴(双侧)、百会穴64次,逆时针64次,以酸痛为度,每晚一次。

对照组氟桂利嗪胶囊每晚一次10mg、赛庚啶0.5g一日两次、口服

两组均维持治疗2个月。

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其它治疗偏头痛药物,如:麦角胺制剂、镇痛药及镇静药等。

 2疗效评定 2.1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孙增华等1995年提出的《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中的计分法,观察偏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逐项进行评分,并计算总分,分值越高,偏头痛情况越严重。

疗效评定包括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种。

控制:疗程结束时机停药1个月偏头痛发作;显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21—50%;无效:治疗后总积分减少20%以下。

[2]。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