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现代陶渊明

辛平。

朋友张伟供职于一家事业单位,因为对人心险恶、职场争斗缺乏深刻认识和必要的思想准备,这些年一直都不是很如意。有时候打来电话,言语中大多是消沉与抱怨。

忽一日,电话铃响,是久未联系的张伟。“你知道我最近干吗了吗?”张伟大声问我。我特别惊讶,因为他的声音里满是阳光般的清亮与兴奋。我猜想他一定是得到升职了;以他的学历、资历和水平,他其实早就该升职了。但我猜错了。电话里,张伟告诉我,一个月前他在郊区的一座农庄租了一块50平方米的菜地,租金不贵,一年也就两千块钱。然后,张伟向我细细描述起农庄的大致情况:有几间普通的平房,房前搭了个木亭子亭子下放了两张圆桌和几把木椅;房周有鸡圈、狗窝和一个养鱼的池塘,其他地方便是果园和菜地了。“菜地有好大的一片,我就是其中一块50平方米菜地的主人。因为是主人,在地里种什么、怎么种,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我已经种了好几种蔬菜,过一段时间,我给你送点我亲手种的蔬菜,让你尝尝鲜!”张伟说。

以后的日子里,张伟时常会打电话向我通报他在那块地里耕种的成果:黄瓜要熟了,西红柿挂果了,茄子长势变得疯狂了等等。而通过他的电话片段,他的“地主”生活在我脑海也渐渐明晰如画:每个周六或是周日,张伟都会坐长途车去往那个农庄,侍弄属于自己的50平方米菜地。翻土撒种、施肥浇水,自然是必做的功课;除此,他最重的活就是除草。菜地里的杂草长得特别放肆,因为不能用除草剂,张伟只能努力地手工作业,用小铲子仔细铲掉那些与蔬菜争营养的杂草。除草当然很累,开始时张伟甚至因为腰酸腿疼而想偷偷懒,但左右看看,周边菜地里那些和他一样的都市白领都在努力地干活,他也就打消了偷懒的念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的道理他懂。要是因为偷懒让自己的蔬菜长成了歪瓜劣枣,还不得让其他“地主”们笑话死。

活干完了,张伟会到亭子下面坐上一会儿,看远处在云霞辉映和山岚笼罩中的一带青山,恍惚间,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陶渊明采菊东篱、遥望南山的人生意境。按照他在博客里写的酸词,叫“在恬淡安然的心境中,感悟着自然的乐趣和人生的真谛……此时情味,何其隽永?”。

带着这份充实再回单位,面对人心险恶,官场争斗,张伟说他的内心便多了一份怡然和恬淡……。

其实,如张伟一样寄情田园、追求耕种之乐,正越来越成为当今都市白领们追求的一大时尚。而越来越多的各种农庄的出现,则成为培育这一时尚的孵化器。

现实世界里,我们都被社会的高速运转和激烈的生存竞争带动得匆匆忙忙。无处不在的压力和紧张感,甚至让我们渐渐失去了享受生活的能力。如果能在农庄里租得一块地,就可以让我们的心远离尘嚣,至少可以让我们暂时忘却滚滚红尘里的利来利往、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让我们在挥汗如雨中享受那种单纯的耕作之乐。如果累了,乏了,我们可以手搭凉棚,远观山间流云高空飞鸟,近瞧田园景致墟里风光——何等惬意!或者童心大起,也可以在农庄里斗鸡弄狗,爬树听风,池塘钓鱼,果园摘梨——何其快乐!

应该说,这种田园耕种时尚的兴起,既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抗,也是现代人,特别是都市白领,对单纯、宁静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是的,我们的神经已经绷得太紧,我们的脚步也太过匆忙。这时,我們真的需要停下(即便是暂时)匆忙的脚步,打量一眼身前身后,或许,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一处不一样的风景。

当然,不一样的风景有很多种;而到某一个农庄,用心体味田园之美和耕种之乐,显然是其中之一。

责任编辑:刘新平。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