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旅美华侨华人与中美文化的双向交流

摘要:鸦片战争强制性地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1848年以后,随着北美中国航线的开通,一部分居住在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人在多种原因的驱使下,远渡重洋来到北美。在美国西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华侨华人社区,使中国的古老文明渐次播散到美国西部各州。随着北美华侨华人的不断扩展,不同类型的华侨华人在不同的领域里(商业、建筑、科技教育、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许多文化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和主动传播。被动的传播形成了美国多元文化文化飞地,主动的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美国文化的大熔炉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交叉式的边缘文化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随着大批旅美华侨华人陆续返回故乡,他们也把西方文明带回侨乡。它们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冲突、融合,从而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侨乡形成了新鲜的、西方式的边缘文化

关键词:近代;旅美华侨华人文化;互动。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8095(2007)04—0075—08。

鸦片战争强制性地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1848年后,随着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和北美中国航线的开通,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广东台山、恩平、开平、江门、佛山、中山籍的移民在多种原因的驱使下,一批又一批地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到达美国西海岸定居下来,成为最早的旅美华侨。①至19世纪80年代,陆续有近50万名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居民或以矿工身份、或以经商者、求学者身份来到美国西部。由他们构成的中国移民社群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独特的亚洲人群体。随着华人的群体性定居北美中国的古老文明亦传播到了美国西部,成为近代美国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边缘文化。随着美国华侨陆续回归祖国探亲访友或成为归侨,他们又把西方文明带回故土,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侨乡形成了一种新鲜的、西方式的边缘文化旅美华侨华人因而在不自觉中开创了中美文化互动的先河。

一、近代旅美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1785年,一艘在北美——广州之间从事贸易的巴尔的摩商船在返回美国时带来了包括几个中国人在内的大约30名亚洲人。这些人进入美国后转往费城受雇于贸易商行并定居下来,[1](P2)他们应该是近代最早的旅美华侨。1788年,在美国西海岸已有几十名中国人被经营美中贸易的公司雇佣从事商业贸易活动。[1](P4)此后几乎每年都有零星的关于中国人进入北美定居的记载,尤其是1847年,容闳等3名中国学生被美国商船带到美国东部留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准确姓名记载的华人留学生侨民进入美国的记录。但大批的华人移居北美还是1848年美国西部的旧金山和萨克拉门托发现金矿之后,据1849加州的一项统计,是年该州已有华人54人,到1850年1月即增加到791人,年末该州华人总数超过4 000。[2](P4)1852年,有20 000多华人进入旧金山的内华达山脉淘金。1853年,5 000余华人在西海岸登陆,1854年,有16 000余华人到达北美。据1860年美国官方资料统计,此时到达美国西部中国人共有34933人,其中男性33149人,女性1784人。这些华人几乎是清一色的粤闽籍人。[3](P33)1870年后,华人美国西部定居区开始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和南达科他的戴伍德等地都建立了规模不大的华侨社区。[4](P47)据统计,1870年,美国奥尔良的华人总数为3330人,1880年,该地华人总数为9510人;1870年犹它州有455名华人、怀俄明州有华人96名、蒙大拿州有华人1949名。此时华人美国主要从事采矿,据1870年的统计,是年在美国西部共有华侨矿工17067人(其中内华达州240人、华盛顿州44人、孟大州1415人、加州9087人、俄勒冈州2428人、爱达荷州3583人)。

由于华侨北美定居人数的迅速增长,在1870年代,在美国西部的旧金山、洛杉矶、奥克兰、盐湖城等城市,在中部的新奥尔良,以及东部的华盛顿、纽约等城市陆续建立了按照中国传统风格规划的中国城。华人从事的职业也日趋多样化,除了从事矿山开采外,还有厨师、理发师、牧师等。但是直到1900年,仍有2 000余华人在加州从事淘金业工作,这一年加州的华人总数为45753人,而全美各州的华人总数为89863人。

此间华人大量出现在美国西部,其原因除了美国西部对外来移民具有特殊吸引力、一些华人为自身发展而来到北美以外,还有以下二点。第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推力作用使然。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人口稠密,人多地少,生存空间狭小,生存竞争激烈。加之此时太平军的战火也已燃烧到珠江三角洲一带,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部分破产农民被逼无奈赴美国寻求生路。这部分华工是属于生存型移民,他们赴美是被动的,往往是倾家荡产才购得船票的;第二,美国矿山主的宣传蛊惑。1800年,非洲奴隶贸易被废除,北美新大陆开始出现劳动力紧缺现象。美国资产阶级为开发西部急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南部沿海农民成了西方殖民主义冒险家最热衷进口以取代非洲奴隶的替代品。此外运送大批华人横渡太平洋到美国对于刚刚兴起的香港航运业主来说也有厚利可图。当时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费最低也要40美元,回程则是20美元。[4](P8)巨额的利润使那些急需劳动力的资本家与船主们沆瀣一气,大肆进行欺骗宣传,诱使纯朴的中国劳动者赴美。这些赴美的华工上船前就与美国资本家签订了契约,在美国劳动三年后才能偿清赴美的路费。因此这批华工是被当作猪仔一样贩卖到美国的,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属于奴隶型移民

这些前往美国的早期华工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主要为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多数目不识丁,文化层次较低,但却有着岭南海洋文明所洗练出的冒险性格。第二,赴美国的动机极其简单:打工赚钱,养家糊口,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美国淘到第一桶金,然后回乡置田买房,安居乐业,过衣食无忧的好日子。第三,多数是没有妻室的单身汉,即使有的已婚,也是把妻子留在家里。这些早期华工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举凡当时开发西部的所有重体力的劳动,如开矿、筑路、挖运河、开荒漠都有华工的倾心奉献,他们为美国西部的开发立下了丰功伟绩。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有批量的中国政府公派留学儿童和自费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一些人留学结束后即在美国定居。这些留学型移民虽然为数不多,但因他们是作为文化的使者来美国的,所以在美国有了一个新的文化教育型中国移民群体。此间赴美的中国留学生中后来成名的有詹天佑、梁敦彦、蔡绍基、吴仰曾、张康仁等;还有华人女子留学生第一人——江西女子康爱德及医学才女宁波人金雅妹。辛亥革命前夕,美国在读的华人留学生共有650人。[5]这批文化教育型的华人移民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肩负着安国兴邦的己任,竭力想尽早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所以他们积极学习英语,申请加入美国国籍,争取参政议政、获得民主权利。

随着美国西部金矿开发殆尽和跨太平洋铁路的竣工,契约华工劳动期满,一批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华工在略有积蓄后开始放弃苦力劳动向商业活动转移。出生在美国的第二代华人移民亦不愿从事重体力劳动,纷纷投入到零售商业、服务商业等经营活动中。一批服务于美国华工日常需要的华人供应商应运而生。这部分人多是实力雄厚的富商,是属于资本转移型的商人,他们多从事大宗买卖,搞中美双向进出口式的经营。于是在美国出现了第三种类型的华人移民——商业型移民。这样,到19世纪中后期,近代旅美华侨的三大群体、三个阶层已经全部形成,他们将同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动载体,在与美国式的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融合中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