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没有糖可以放心吃吗_无糖食品,无“糖”的诱惑

现在商场超市的食品区都多了一个专区,叫做无糖食品专柜。

有的是为了要减肥而选择这些无糖低脂的食品,但更多的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而需要选择这种特殊产品的糖尿病患者及其亲朋。

无疑,大家都受到了无糖食品无“糖”的甜蜜诱惑

据悉,我国糖尿病患者现已达3500万人,占世界糖尿病人群总数的1/5,仅少于印度排名世界第二位,并且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增加超过120万人。

预计到2010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将猛增到8000万至1亿人。

面对如此迅速增长的庞大特殊群体,医者看到了忧患,而商家则看到了商机。

无糖食品的走俏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如何正确引导和认识无糖食品,使大家理智对待这份无“糖”的诱惑,正确地选取和食用无糖食品?让我们真正能吃得健康,不再上“甜蜜”的当。

乱花迷眼的无糖食品      无糖月饼、无糖藕粉、无糖核桃粉、无糖燕麦片、无糖八宝粥、无糖口香糖……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各样的无糖食品给不能食用甜品的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选择空间,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南京的一位郑先生想趁周末给即将过68岁生日的丈母娘送份礼物,因为他岳母患有糖尿病,而市场上现在有拥有众多的无糖食品可供选择,所以他准备给丈母娘买些无糖营养食品,也好让老人家有更多的食品选择。

可到超市转一圈回来,郑先生发现尽管市场上众多的食品上都打着无糖的标识,但细看其成分却含有糖,一时间郑先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这样的食品到底是吃得吃不得?   小胖子们要控制食糖量,爱美的女士要减肥、老年人又要控制血糖无糖食品一下子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但热闹的背后却是一个盲点,这样的无“糖”食品到底吃得吗?减肥的倒还好说,但是对患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却是事关生命健康的大事。

事实证明,无糖食品并不能成为糖尿病人的稻草,长期食用无糖食品并没有控制血糖的作用。

现年63岁的王大妈12年前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之前一直要药物控制血糖,之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又结合饮食调节控制血糖

半年前,王大妈抵挡不住市面上越来越多无糖食品诱惑,为尝尝鲜、换个口味,王大妈开始选用无糖食品控制血糖

但半年来,血糖一直超越警戒值。

本为长期食用无糖食品就能有效控制血糖,但血糖仍一直居高不下。

于是,王大妈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实验室检查,发现自己的空腹血糖仍旧在8.8左右,超出糖尿病7.0的警戒指标不少。

该院营养科主任王建副教授介绍,有不少像王大妈这样的糖尿病朋友误认为食用无糖食品控制血糖,可以放心吃。

专家指出,只要含淀粉、蛋白或脂肪的食品含有能量,因为所有的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吸收都能转化为机体的能量来升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无糖食品当首选食品,无限制地摄入,照样会引起血糖波动,加重病情。

客观看待无糖食品      什么是无糖食品   一般人都会以为,无糖食品应该就是里面不会含任何糖分,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糖的概念十分广泛,既包括白砂糖、绵白糖和红糖等主要化学成分为“蔗糖”的传统糖产品,也包括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麦芽糖、乳制品中的乳糖等所有带甜味的糖类物质。

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无糖食品,只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没有人工添加糖分。

例如,牛奶中天然含有4.5%左右的乳糖,以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是不可能把它们除去的,但只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再添加白糖,它仍然可以叫做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

一方面是无糖食品含有蔗糖,另一方面,有些无糖食品在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有“无蔗糖”,但配料表上却有“麦芽糖”。

据介绍,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糖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

我国提倡使用对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但由于无糖食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很多企业对甜味剂的标注不规范或不正确。

无糖食品,忽悠?   无论现在社会对无糖食品存在怎样的认识,但纵观近年来对其的评价,我们不难发现质疑大过颂扬。

毕竟,这引人歧义的“无糖”之名与其“有糖”之实难免让人有被忽悠的感觉。

那么无糖食品到底是不是在忽悠大家,我们不妨来看下一直以来对无糖食品存在的各种言论。

无糖食品不是控制血糖的正确途径。

无糖食品并不意味着它将“有利于控制血糖”或“低热量”,这种想法极其错误的。

一种食物能不能快速升高血糖,和其中是否含糖没有绝对关系,关键在于它的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的构成特点。

实验证明,柔软的切片白面包虽然不含糖,但它引起的血糖反应并不比纯葡萄糖逊色多少;不含糖的巧克力仍然含有大量脂肪;无糖点心、饼干一样有淀粉和油脂。

这些也都是高热量食品,吃了照样会让人长胖。

所以,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还是不要过于依赖无糖产品,还是应多吃豆类、奶制品、粗粮、蔬菜等,因为它们对控制血糖和体重效果才是最好。

添加增稠剂的无糖食品更以导致血糖升高。

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所食用无糖食品往往也会有甜味,这是因为里面添加了甜味剂。

甜味剂主要有木糖醇、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等,它们对人体都是安全的,而且不会升高血糖,热量较低或不含热量。

但是,甜味剂的口感毕竟不同于白糖。

因为白糖除了有甜味,还有增进食物的黏度、让食物膨胀柔软,以及上色和增加香味的作用。

因此,大部分,尤其是麦片类无糖食品里还要添加增稠剂、稳定剂、品质改良剂等,以改善食物的口感。

其中,常用的增稠替代品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改性淀粉等,它们和白糖一样容易升高血糖,甚至可能导致更剧烈的血糖反应。

有的消费者喝了无糖酸奶后血糖升高,很可能是由增稠剂引起的,而不是因为牛奶中固有的乳糖成分,因为天然乳糖并不会造成血糖快速升高。

因此,在购买无糖产品时,一定要看清配料表,提防增稠剂对血糖带来的影响。

一些商家正是抓住了患者的心理,在市场上推出了大量降糖食品,并且打出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保健食品没有副作用”、“食品降糖,药食同源”等。

然而,这些降糖食品实际上都添加了西药成分,比如添加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

但是,一些缺乏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患者未必知道,长期服用添加西药的保健食品,造成的副作用更大,不仅会造成低血糖和肾病,甚至还会导致死亡。

另外,还有一些降糖食品,宣称加入了可以使血糖降低的微量元素。

诚然,服用了某种含有微量元素的降糖食品后,能够暂时平衡体内的微量元素。

不过,这只是微量元素在微量的时候起的作用。

但假如天天服用含有微量元素的保健食品,则不能叫微量了。

可以说长期大量服用,非但没有益处,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有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面对当前降糖食品的广告攻势,患者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某些降糖食品的实质,保健食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取代药品。

对于某些宣称能够替代药品、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等疗效的降糖食品患者不能轻易相信,尤其是不要单纯服用添加了药品的保健食品

因为离开了药物治疗,往往起不到真正降血糖的作用,虽然血糖暂时下去了,但过一段时间血糖还会上升,并且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有威胁生命之虞。

总之,因为糖尿病人饮食不可能和健康的人一样,他们极需注意自身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内容。

无糖食品只是食品成分中没有或接近没有糖分存在,在血糖实际的控制上仅仅起到了减少糖的摄入作用,对血糖的高低起不到控制或降低的作用,因为无糖食品也是食品,所有的食品人吃了以后,都会使血糖升高。

如果要降糖的话,就必须加入药物。

在食物当中加入药物,这是不可取的。

只有药品才能对血糖的高低起到控制或降低的作用。

尤其对于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进行正规治疗。

无糖食品只能起到辅助控制血糖的作用,绝不能代替打针、吃药。

如果以为吃了无糖食品,便不注意饮食控制、加强锻炼等其他因素,血糖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所以,无糖食品对于肥胖及糖尿病人群的饮食方面一定程度上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控制办法,只不过不可以无限量食用,把它们当做减肥药就是降糖药就行了。

简言之,无糖食品仅仅是食品的一种而不是药物,不可取代药物,消费者也万不可轻信其医疗用语的宣传。

如何选购无糖食品      理想的无糖食品应该为主要原料为低热量、低脂肪、富含高膳食纤维的无糖食品,如荞麦、燕麦、魔芋等是比较理想的无糖食品,适当食用控制餐后血糖,还有饱腹、通便、减肥、降脂功效,十分适合肥胖、便秘者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选用。

那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该如何选取和食用无糖食品呢?   首先,选择正规产品消费者不要为省钱去批发市场买不正规的产品。

最好到正规的专业大店,去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制作规范、配料严谨、标识清楚、质量可靠的无糖食品

无糖饮料首选茶,目前市场上虽然有各种无糖饮料,但专家提倡首选茶。

因为茶叶富含抗老化、提高免疫力和降糖、降脂的物质。

很多无糖饮料虽然不含蔗糖,却含有果糖和脂肪,所以饮用无糖果汁、核桃露、杏仁露后,应适当减少其他热量的摄入。

定量使用有些无糖食品虽不含蔗糖,但毕竟是粮食做的,所以也要定量食用

比如,吃了50克高纤维素饼干,就要减去150克粮食;喝了250ml无糖酸奶,就要减去1两半瘦肉或3两豆腐。

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用合并肾功能受损的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豆类食品,否则会增加肾脏负担。

高血脂、肥胖患者不应选用高脂、高热量的,如油炸食品、果仁、黑芝麻糊、核桃粉、巧克力等无糖食品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患者应选择清淡、低盐、少油、高膳食纤维的药食两用的无糖食品,如膳食纤维素、葛根粉、魔芋、荞麦、莜麦、山药等。

专家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选购无糖食品时,首先要选购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比较令人放心。

其次在选购和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时,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看一看其配料表,看该产品是用何种甜味剂代替有关糖类如蔗糖(砂糖)、葡萄糖等。

对于标注“无蔗糖” 字样的食品更应注意,不能盲目食用,因其中可能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要被表面的一些东西迷惑,更别忘记糖尿病治疗方案中饮食疗法是控制主食和副食的量,而不是糖的量,即使是无糖食品也不能无限量地食用

若要食用则应纳入每天可允许的总热量范围,任何增加进食量的做法对患者都会造成危害。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