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剖析及预测

欧元美元汇率走势分析及预测。

一、欧元美元汇率波动走势图。

上图是1999年以来,欧元美元汇率波动的走势图。我们可以把这段时间的汇率走势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年1月至2000年11月,欧元美元汇率一路下行。其中在1999年1月到7月单边下行;1999年12月至2000年5月欧元汇率处于升跌交替的盘整状态,在2000年1月末跌破1∶1的平价关口;2000年6月至11月在短暂反弹后加速下跌,创面世以来最低点0.8224美元,比1999年初贬值了29.8%。第二阶段:2000年12月至2003年4月,汇率稍有回升。这个阶段欧元峰回路转,见底反弹。2001年欧元美元的平均汇率为1∶0.89,2002年均为1∶0.94。第三阶段: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快速攀升,并创1∶1.3646历史最高位。第四阶段:2005年,下跌趋势明显,欧元美元汇率从最高位回落,在年底回到欧元最初推行时水平。第五阶段:2006年至今,汇率稳步回升,并且在2007年,一度飙升,创下1.3682的新高。

二、欧元美元汇率走势原因分析。

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表示形式,是相对价格。从长期来看,汇率遵从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本上是由经济水平来决定的;而在短期,它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和国际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具体又可分为经济因素(内因)和政治社会因素(外因),经济因素里面有比较重要影响的是经常账户收支状况、利率差异、通货膨胀率水平、心理预期、全球经济水平及国际金融环境等。

结合欧元的具体情况,从国际整体汇率变化趋势来看,欧元诞生以来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主要是因为美元价值的波动。汇率波动各个阶段变动原因如下:。

第一阶段:。

1.美国经济增长快于欧元区。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GDP平均增长率为3.2%。而欧盟经济自90年代初由于结构问题开始陷入低谷,GDP平均增长率只为2.0% 而且伴随着高失业率。劳动生产率是决定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基础,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长期中会增加本国物品竞争力,从而增加本国的出口,抑制本国进口,最终导致本币升值。

2.美国利率水平较高。

数据显示,1999年到2000年美国利率明显高于欧元区,大量资金从欧元区流入美国,这进一步导致了第一阶段汇率的持续下跌。

3.欧元本身不成熟。

欧元在1999年推出时只是账面货币,人们对它的信心不足,欧元需求很低,这直接导致了欧元推出后一直滞留在低位。同时,欧洲中央银行及管理层对欧元汇率的态度也使投资者对欧元持预期悲观态度。

4.美国投资收益率明显高于欧盟

美国的长短期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收益率均显著高于欧元区,并且收益差距在扩大。美国资本市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理想的收益率,从而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

5.石油价格上涨。

1999年4月国际原油价格开始节节飘升,由于欧盟是石油进口国,而且石油储备少于美国欧元区进口成本大幅度上升,物价水平有上涨的压力。

总之,欧盟美国经济增长差距是第一阶段汇率下跌的主要内在因素,利率和投资收益率差距是直接原因。

第二、三阶段

1.美国经济低迷,欧洲经济复苏。

到2001,美国经济泡沫破灭,经济增长率一下子跌至0.8%并一直没有改善。而欧元区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进展,2001年国内生产总增长率为1.5%,首次超过美国。在2003年欧盟顺利“东扩”。

2.美国通货膨胀高于欧元区。

由购买力平价定理可知,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欧元区的汇率政策从属于物价稳定政策,在2003年,欧盟通货膨胀率为2.8%,2004年降为1.8%,2005年继续下调。而美国在结束了新增长时期后,2000年到2003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8%,2.4%,3.2%,均高于欧盟且呈上升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第二、第三阶段汇率的上升。

3.利率倒转。

2001年,美联储11次减息,使得欧元利率反过来高于美国1.5个百分点(3.25%对1.75%)。由利率平价定理可知,一国利率水平相对高于别国,国际资本就会大量流入本国,从而导致本币升值。

4.美国国际收支恶化并且汇率政策变换。

美国长期一直持续着巨额的“双赤字”,在欧元推出前三年,因为美国奉行 “强势美元政策”,所以美元实际并未贬值。但是,2002年后,美国执行强势美元汇率政策的力度明显减弱。与之相反,欧盟希望欧元保持强势地位。所以两国政府的差异作用也加强了二、三阶段美元的贬值、欧元美元汇率上升。

5.欧元作为外汇资产和储备资产需求上升。

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后,居民亲身体验到欧元的优势,对欧元的需求上升。同时,由于欧盟巨大的对外贸易,欧元在国际交易和结算货币中的作用,欧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马上提高。欧元确立了它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第四阶段:(2005年)。

欧元经过六年的试行,日渐成熟。同时,在美国经济波动较平缓后,制约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归于相对利率水平和国际收支赤字。

1.美国持续提高利率

2004年美国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并一直加息,到2005年底联邦基金率已经升至4%。

2.美国国际资本流入增加。

随着《美国就业机会创造法案》的公布,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美国,从而减缓贬值压力。总之,在这一阶段利率是支撑美元的主要动力。

第五阶段:(2006年至今)。

1.美国经济增速减缓,欧元经济上升。

2006年,美国经济处于降势,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欧元经济却处于升势,上升势头较强劲,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前景。2007年美国首季GDP仅增长1.3%,经济一度低落,而且美国通货膨胀率也一直高居不下。

2.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势头减速。

当美联储逐渐停止升息时,利率的差距因素完全体现在美元汇率之中后,一直支撑美元利率优势丧失。2007年利率也没有变动趋势。

3.国际收支赤字。

美国不断上升的赤字成为推动市场汇率走势的主要动力。该阶段投资者担心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只有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美元走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得到修正。

4.心理预期。

虽然美元2005年走势坚挺,但绝大多数外汇交易商仍坚定地长期看跌美元。同时,投资者认为,美联储不仅不太可能再次提高利率并有可能降息,而欧洲中央银行可能需要提息,不同的利率趋向预期促使投资者抛售美元,购入欧元

三、2007年后半年欧元美元走势预测。

1.基本因素分析法。

(1)经济增长率。2007年欧元经济总体呈现稳步增长局面,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下跌明显。所以欧元经济有望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

(2)相对利率。由于美国经济恶化,所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仅提到了“未来政策调整”,整体看美国利率短期内将保持不变,低于欧盟区。

(3)相对通货膨胀率美国通货膨胀率目前依然过高,而欧盟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5%至2.1%之间徘徊。由于石油价格上升欧盟通货膨胀率相较与2006年有所提高,但是仍比较温和。欧元区较低的相对通货膨胀率将导致欧元升值。

(4)心理预期。欧元经济整体的乐观上扬及利率上调的趋势加强人们对欧元的信心,同时人们对美国经济增长及利率走势的疑虑导致欧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加,欧元升值。

综上情况,可以预期2007年后半年欧元美元仍呈上涨趋势。

2.技术分析法。

(波动区间是根据近期的高点和低点、期权执行价信息、菲波纳奇水平、趋势线和移动平均等技术指标确定的。)。

可见该汇率上涨趋势完好,未出现逆转的迹象:MACD指标看涨,不过随机指标进入超买区域,显示该汇率短线或将横盘整理或走高。

参考文献:

[1]《外汇技术解盘》环球外汇网 欧元汇率波动状况与原因分析。

[2]陈 春:《对欧元汇率走势剖析》企业经济 2005年2月。

[3]张 强 李 艳:《欧元诞生以来对美元汇率走势及分析》长春大学学报 2006年5月。

[4]肖 静:《欧元汇率中期走势预测》国际金融。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