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应用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急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均为重症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急救措施,其中实施机械通气治疗。34例患者先行无创正压通气,10例患者而后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30例患者开始采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其中16例患者插管拔管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的改变情况。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哮喘临床症状得到缓解,62例患者就诊抢救成功,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重症哮喘患者呼吸症状,缓解病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重症;机械通气   支气管哮喘患者容易在某些诱因下出现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时能够及时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治疗往往疗效不佳而需要通气治疗[1]。文章观察机械通气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以上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病程2~21年,平均(14.5±5.6)年;均为重症患者,急性发作时间2~42 h,平均(9.8±4.7)h。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中,56例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或者重度呼吸困难,双肺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或者哮鸣音减弱,48例患者表现为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讲话断断续续或者不能言语,呼吸频率>30次/min,心率>100次/min,16例患者出现意识模糊,12例患者有发热,31例患者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动脉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为35.7~79.3 mm Hg(1 mm Hg=0.1333 kPa),氧分压为27.6~71.2 mm Hg。1.3 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护、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变化等。进行鼻导管吸氧,氧气流量为2~6 L/min,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给予沙丁胺醇等β2受体激动药雾化吸入,给予氨茶碱、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本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药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4例患者先行无创正压通气,10例患者而后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30例患者开始采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其中16例患者插管拔管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通气治疗无创正压通气采用持续气道内正压联合压力支持通气,VT为6~10 ml/kg,压力支持通气不超过25 cm H2O(1 cm H2O=0.098 kPa)。气管插管有创通气VT为6~10 ml/kg,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吸气压力<30 mm H2O,压力支持通气为8~22 cm H2O。出现人机对抗时,可给药咪唑地西泮。当患者呼吸平稳,呼吸困难消除、肺部啰音消失,吸气压力<8 cm H2O,动脉血气分析显著改善,氧合指数大于300时,可以考虑撤离机械通气。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1.4 观察指标:观察本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的改变情况。1.5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本组64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哮喘临床症状得到缓解,62例患者就诊抢救成功,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的改变情况:见表1。表1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观察结果()治疗时间 毕业论文。

心率(次/min)。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呼吸频率(次/min)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pH值 论文网。

氧分压(mmHg)。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二氧化碳分压(mmHg)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治疗前 代写论文。

159±11 37±6。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7.18±0.08 46.3±8.4 论文代写。

64.5±5.7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治疗后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83±8 16±4。

作文 /zuowen/。

7.39±0.09 毕业论文。

91.2±6.4 论文网。

39.1±4.7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注:本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分别与治疗前比较, P<0.053 讨论   重症哮喘患者支气管哮喘发作非常危险状态,有些患者经过积极药物治疗后,病情可得到缓解,但是有些患者由于气道炎性反应进行性加重,即使应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药等,疗效欠佳,甚至无效,支气管痉挛状态加重,气道内痰栓形成,出现严重的气道阻塞症状及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2]。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哮喘的有效手段,应用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者通气障碍,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降低呼吸肌做功,改善呼吸肌疲劳状态,有利于吸痰,减少呼吸分泌物的阻塞作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行无创通气插管机械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是属于无创机械通气,在临床机械通气中应用广泛,如果正确使用,可以避免有创插管机械通气,但是如果应用不当会增加患者病死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属于有创通气,能够加重气道痉挛,正压通气会增加患者气压伤和循环衰竭风险,所以要尽量避免使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但是如果无创通气不能改善症状,根据患者情况要及时行插管通气,避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避免发生心脏或者呼吸衰竭。  34例患者先行无创正压通气,10例患者而后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30例患者开始采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其中16例患者插管拔管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通气治疗。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机械通气治疗,除2例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呼吸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病情得到控制,临床效果显著。 论文网 4 参考文献[1] 潘玉兰.浅谈重症哮喘的诱因与救治措施[J].中国医疗前沿,2010,5(6):33.[2] 唐鸣秋.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18):10.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