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鲁一体化视域下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思路分析

[摘 要]环渤海地区依托京津两个大都市,在双核拉动多核的基础上,依托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在京津冀鲁范围内构建京石济三角形,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但是山东半岛内的很多不利因素制约了京津冀一体化城市分散且未形成区域中心、腹地内小城市发展程度低、缺乏省际合作意识、城市间缺乏整合。京津冀鲁是环渤海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京津冀鲁的大区域整合,需要在城市体系的构建方面下工夫。为此需要构建三条城市链和四个城市子团:沿海城市链保青城市链石济城市链和石家庄城市济南城市团青岛城市团潍坊城市团。

[关键词]区域经济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京石济三角形

一、环渤海视域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优势分析。

京津冀城市群以京津两个大都市为核心,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并列成为我国的三大城市群。在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很多专家对京津冀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富有见地的思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自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将思路拓宽一些,将京津冀放在环渤海区域中考虑,京津冀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加广阔。这就需要在京津冀鲁的合作问题上做文章,推动冀鲁在京津的影响下,都能够做到借力发展,构建山东半岛创新型城市圈[1],环渤海区域发展状况也因此能得到整体提升。

(一)通过双核拉动多核发展

京津冀鲁四个行政区域在很多方面具备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京津冀区域京津两个直辖市扮演着双核的角色[2],两个直辖市不但是京津冀鲁的中心,也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在未来城市化进程中,依托京津双核的城市体系,将京津冀鲁紧密整合为与长三角、珠三角并列的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分别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依托京石济三角形实现大区域整合。

京石济三角形即北京、石家庄和济南构成的三角形,相对于京津三角形京津三角形而言,京石济三角形包括了京津以及冀南和鲁南地区,三角形面积更大,位于京津冀鲁区位的中心,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都形成了各自的子城市团,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呼应。京石济三角形是跨多个行政区划的大尺度区域整合,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创造条件。京石济三角形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连接在了一起。

(三)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

京石济三角形中,京石边京济边以及石济边都有方便的交通线路连接,京石边通过京广线相连接。京济边有两条线相连接:其一是北京―廊坊―天津―沧州―德州―济南;其二是北京―霸州―衡水―德州―济南。该区域内除了有方便的铁路交通外,还有城际高速公路。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得区域内的核心城市以及更多的中小城市能够形成紧密的互补合作关系,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城市分散且未形成区域中心。

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沿海经济与腹地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根据区域经济学原理,一般而言,中心城市位于区域中心是比较理想的状况,这样就能够对腹地形成均匀辐射,以各向同性方式向腹地各个方向发展。但是分析山东半岛城市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在17个设区市中,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分布在沿海,由潍坊、淄博、莱芜、泰安、济宁、枣庄、临沂以及如上几个沿海城市围成的区域,没有中等城市城市分布严重不均匀,使得山东半岛的鲁中与鲁东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区域经济增长点。上述城市除了青岛外,由于城市影响力不够,不能对更大的腹地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于是在小城市之间就形成了大面积的空白区(如图1),空白区与周围的小城市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发展差距。

(二)腹地内小城市发展程度低。

山东半岛的17个设区市中,除了青岛、济南两个副省级行政中心能够对较大区域产生经济影响外,其他的设区市一般没有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子城市群。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城市区域经济的中心,但是只有在区域内形成大中小不同等级的中心地,高级别的城市才能够对腹地产生经济影响。由于很多设区市没有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子城市群,这些中等城市腹地的带动作用就会非常小,城市腹地之间就很难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局面。小城市发展程度低,城市彼此之间就不能进行有效整合,城市之间没有受到城市影响或者受到城市影响力很弱的区域(空白区)就会很大。充分发展城市,才能够建立起核心城市腹地之间的关系,使核心城市腹地之间得到互动发展

(三)缺乏省际合作意识。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分布状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周多中间少。城市的这种分布状态要求强化四周与中心的联系,平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用西部带动东部,用周边带动中间,通过强化河北省的南端与山东省的联系,将京津的经济影响力疏解到山东,促进鲁西的发展,然后再逐渐地向鲁中和鲁东扩展。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强化与其他省域的合作,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但是目前冀鲁之间并没有形成融合发展状态,在济南和鲁西也没有形成跨省的一体化城市发展格局。省域之间各自为战,合作意识不强,使得山东省在环渤海区域内不能凸显。再加上区域内各个方向上没有形成互补发展局面,沿海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并没有形成区域经济竞争优势。

(四)城市间缺乏整合。

从图1可以看出,济南和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的两个副省级行政中心,分别位于鲁西和鲁东,由于两个城市相隔较远,并且在二者之间没有形成城市链,所以鲁西与鲁东之间没有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如果二者之间的淄博和潍坊得到强化发展,通过淄博和潍坊就能够将青岛和济南链接在一起,这条线向西扩展到聊城,就能够在东西方向上将鲁东与鲁西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图1可以看出,在鲁东北、鲁东南、鲁西南、鲁西北地区没有形成区域性的子城市核心。只是在鲁西地区形成了以济南为核心的城市体系,根据各个区域城市发展基础,在鲁东北应该构建烟台―威海城市子团,在鲁东南构建枣庄―临沂城市子团,在鲁西南和鲁西北分别强化菏泽与德州的发展,四个子团与济南―青岛呼应,这样就能够实现子团之间的互动,在整个山东半岛实现城市整合,区域经济得到均匀发展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