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福建经验 大力推进苍南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

摘 要:温州苍南是浙江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县,也是浙江省融入“海西”、对接台湾的“桥头堡”。去年5月18日浙江省政府批准在苍南县设立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把苍南县作为浙江省参与“海西建设、推动浙台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苍南县委县政府紧抓机遇,吹响了挺进海洋、融入海西,全面推进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冲锋号。但苍南海西经济区建设起步晚、目前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债多,要做到既立足本地又放眼全局,既发挥优势又借势借力,尽快融入海西,实现在新一轮竞争中的“弯道超车”,就必须要跳出苍南审视苍南发展,以更新思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来谋划苍南新一轮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福建海西经济区的考察,谈谈对在浙江温州苍南发展海西经济建设的理性思考。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关键词:海西经济建设福建经验; 苍南; 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前,我随苍南党政考察团赴福建省的平潭、漳浦、厦门海沧三地考察福建海西经济区建设发展情况。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耳闻目睹三个城市在短短几年的发展变化,我深切地感受到三地作为海西对台经济前沿阵地,充分把握自身发展优势与特色,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高标准经营、全方位对接台湾,有许多值得苍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要有“打破壁垒、共同发展”的开放心态。   福建三地发展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打破壁垒是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苍南目前有空间、有平台,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更为特殊的政策支持,同时县级层面还要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调整和完善行政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构建法制、责任、务实、高效政府,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行政效能,消除市场壁垒,打消各种顾虑,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门槛,简化一切可以简化的程序,才能在建设海西”中占有自己应有的一席之地。另外,发展海西经济必须研究台湾、了解台湾对接台湾,因此,从事相关工作的同志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无论从谋划、规划、项目策划管理等都要考虑引进人才,特别是熟悉台情的人才,招才引智,这样才能在政策、体制、行业等方面形成良性对接,借力发展,方能产生乘积效应,实现“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共同发展”。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二、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要有“抢抓机遇、奋勇争先”的创业氛围。   我们在福建考察时看到,目前,谋划“海西”、宣传“海西”、 建设海西”已成为福建全省工作的主旋律、主基调,全省上下形成了大学习、大调研、大宣传、大发展的热潮,整个八闽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已成为抢抓“海西”机遇、积极先行先试、争取加快发展的热土。如果对历史机遇不倍加珍惜,缺乏“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决心和信心,对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瞻前顾后,不敢主动作为,奢望坐享其成,那么必将面临被海西经济区“边缘化”的危险,坐失发展良机。   三、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要有“先行先试、跨越发展”的勇气魄力。   要充分认识和切实用好用活中央赋予“海西”的“先行先试”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的发展目标,着眼于“先”、着重于“行”、着力于“试”,敢于创新创造,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上先行先试,奋力成为科学发展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在对台招商和扩大利用台资上先行先试,全力构筑两岸产业对接的集中区;在对台工作和扩大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全力打造“两岸共同家园”和“两岸融合的示范区”。争取申报和建设一批闽台商投资载体,精心包装对台招商项目,提高承接台湾先进产业转移能力,抢占对闽台合作制高点,促进对闽台深度融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先行之路。 代写论文   四、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要有“扬长补短,错位竞争”的清晰定位。   福建海西区真正处于海西经济区的前沿,国家赋予其许多特殊扶持政策,优势明显。苍南要想跻身于海西经济大潮,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人口大县、浙闽边界、便捷交通、特色农业、文化同源、语言相通、市场活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准确定位,打好自己的优势牌,大力发展对台商贸合作、文化交流,积极引进台湾现代农业,适度开展工业合作。   五、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要有“重视基础,提升品质”的动力机制。   良好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投入是小城市、小城镇留住本地人口、智力及相应的资本,形成自我生长动力机制的一个核心条件,是大量吸引外户人口、产业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更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手段。要精心规划文化、艺术、教育、医疗、环卫、体育、市场、广场、公园绿地、停车场、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设施,并优先投资道路、管线、亮化、绿化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彰显片区魅力,以大手笔、大气魄、大胸怀纳大投资、大项目,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统筹发展,打造三生融合、幸福苍南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六、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要做好“盘活土地,转换功能”的关键文章。   经济社会发展,土地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苍南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今年2月已收到了来自国家海洋局的批复,成功实现用海功能转换2.4万亩,拟用于建设台商创业园、民营科技城、港航物流、农副产品深加工区和生态景观区等临港产业项目。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拓展苍南发展空间和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并有望成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承接台湾先进产业转移的最大空间平台,为苍南县今后做强全县海洋经济、对接海西经济区提供了重要的要素支撑。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参照上海、杭州等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做法,对重要区块进行城市设计,对政策进行摸索,提高苍南县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走城镇依存型发展路子,苍南经过几轮规划发展,这方面空间潜力很大,大有可为。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