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的过程管理

本文为西安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xjz1506)。

【摘 要】 文章针对高校科学研究立项,重要经费、轻研究,科研成果应用效益差的现状,探讨如何加强研究过程管理,提高科研效益:与时俱进,更新高校教学项目过程管理理念;完善高校教学管理项目过程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变更管理方法和手段,提升过程管理,如立项研究过程、经费、结题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学习提升、奖惩并进,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教学活动;项目管理过程管理

随着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视,旨在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教学研究项目研究活动也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学研究项目的资金投入,使得教学研究项目的数量在近几年来迅速增加。但随着教学研究项目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就出现了一些以“立项”为目的的立项行为,项目研究使用价值不高,项目只重在立项,获得相应的立项经费支持,但实际的项目研究过程又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造成“重立项、轻结题”的结果,使得部分投入的教学研究经费未能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过程管理,从立项申报、审批、中期检查、经费使用、成果验收等环节入手,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教学研究经费使用得到效用的最大化,产出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便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推广和应用,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一、与时俱进,更新高校教学项目过程管理理念。

高校改革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涉及高校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创新性强,因此教学改革项目要紧跟时代步伐,立足学校实际,努力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的主要管理部门,就首先要更新管理理念,变原来的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为项目立项和实施提供可供参考的最新的思路和方向,更加机动灵活的為项目产出成果创造便利条件,为后期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实施提供广阔的空间,真正发挥教学管理部门的引领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项目过程管理的制度性文件。

教学项目过程管理,顾名思义重在对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要先有 “理”, “理”顺了,才能 “管”好。因此完善的制度性管理文件是实施过程管理的理论依据。学校目前执行的是十年前的教学项目管理文件,内容已陈旧落后,有些内容已经不适合当前教学活动现状和发展的趋势,约束条件和管理方法难以实施,对项目过程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项目的中间管理环节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的项目甚至严重超出原有的研究时效,研究成效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制定切实具体的、有效的针对教学研究项目过程管理的制度性文件已迫在眉睫。新的管理文件应从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鉴定、推广各个环节入手,进行全程性的、制度性的约束,明确各环节的流程,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约束和奖励机制,提高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质量,产出大量有效、可行的教学成果,提供成果展示、实施平台,便于后期的成果推广与共享。

三、变更管理方法和手段,提升过程管理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

1、立项申报环节。

项目管理部门要制定有指导性的立项指南,结合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引导教育教学研究方向,指南应该指导思想明确,层次清晰,鼓励作为教学研究主体的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教学辅助、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各个环节,多方面、多角度的开拓思维,不限定立项数量,培育优势鲜明和特色突出的项目

立项指南里也可增加一部分内容,如教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研究,学校可以考虑单独设置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重点支持已结题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成果的后续研究、推广和成果转化。

2、中期检查环节。

项目的中期检查项目研究过程中有效的监督手段。原先的中期检查只是通知项目负责人提交中期检查报告,造成了一些项目负责人对中期检查不重视、不认真,研究过程材料不充实,教学管理部门也不对中期检查报告进行过程性评价,给予明确的中期检查结果,使得中期检查流于形式。

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中期检查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提高项目过程研究的效果。通过中期检查,首先可以发现项目研究过程是否完全按照项目申报书的设计方案中原定的研究进度在执行;其次,通过中期检查可以明确项目研究过程分解和进度安排是否合理,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新问题,从而督促项目负责人及时调整后续的研究时间安排和改进研究方法;第三,中期检查可以检查研究经费的使用是否存在不妥之处,也为后期的经费支持和划拨提供重要依据。教学管理部门要对中期检查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价,组织项目负责人答辩,请专家给予明确的检查结果:“通过”或“不通过”,给出项目后续研究建议,使得中期检查真正起到对项目研究过程起到监督、指导作用。

3、结题验收环节。

项目结题验收环节是对项目研究过程阶段性评价的终点,是对整个项目研究过程的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不应该局限于发表论文的数量等表面成果,要重点兼顾项目的学术评价和实际应用评价方法,把定量和定性的考核指标相结合鉴定项目的完成情况,同时遵循合理的成果认定程序,在衡量成果的价值方面应将其实际应用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重点考察项目的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实际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

同时,在结题验收环节也不应局限在本校内,可以邀请相关一些行业类的专家、企业的专家,对项目成果进行鉴定,扩大项目成果的影响力,使项目成果真正发挥出对教学教学成果转化的指导作用,为项目后期的成果推广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机遇,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学校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改革成效,使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落到实处。

4、成果推广环节。

结题验收是对项目研究过程的总结性评价,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真正目的是通过研究成果教学改革进行指导,实现成果转化,达到改进教学效果,实现成果共享的目的。学校在项目结题后根据验收评价结论对优秀的且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追加投入,提供推广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强强联合,使教学研究成果真正发挥实际的教学指导作用,实现成果共享,把教学研究成果最大化。

四、学习提升、奖惩并进,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有了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文件,实施起来还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因此教学管理人员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到项目过程管理的质量和成效。定期针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新文件,普及使用新的教学项目管理软件,减少纯人工统计、核对的过程,既能避免人工统计出现的人为错误,又能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利用教学项目管理软件及时更新教学项目过程信息,系统统计、核对、输出,提高教学项目过程管理的时效性。

同时,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保证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完善项目过程管理的制度约束,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的监督力度,提高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研究质量,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提供展示和推广平台,有效发挥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安玉红,孙茜.加强管理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质量[J].社科纵横,2009.

[2] 陈静.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作者简介】。

乔 坛(1978—)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从事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工作.

安 颖(1977—)女,回族,陕西西安人,从事教育技术管理工作.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