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的那些“神话”

刘润生。

劉润生。

日本藏军于民,民用企业所制造的自来水管,战时马上可以用来制造枪管;日本一夜之间就可以制造核武器;日本海上自卫队可以几个小时就全歼某国海军……关于日本自卫队的这些“神话”,很多中国人略见一二。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现代军用武器对材料工艺、制造技术、人员素质等要求都很高。犹如“木桶效应”,一旦某项技术没有过关,就制造不出某种武器。民用能力并不能跟军用能力划等号。哪怕是现在和过去的军事装备,都有“难以逾越”的差异。

很多人拿1922年日本就拥有航空母舰来说明日本的军事潜力,但那时候的航母跟现在的航母不是一个概念。二战时期的航母,更像一艘载着螺旋桨战机的“货轮”,而现代的航母包括防空反潜等所要求的尖端技术之多、产业链之广、配套体系之复杂,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中国航母落后日本航母100年,就像说美国火箭落后中国火箭1000年一样荒谬。而且,在现代条件下的战争,首战即决战,第一轮攻击就决定了战争局势的走向,不像一战二战期间,战时还有时间容许把民用企业转化为军工企业。

至于日本可以一夜之间拥有核武器这一论调,也只是日本右翼人士心虚下的叫嚣。事实是,虽然日本拥有近60座核反应堆,钚的年产量可高达10吨左右,但这些材料跟能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并不是一回事。民用核技术与军用核技术也有很大差别,日本既没有提纯核材料的足够设备,也没有进行核试验的国土条件和运载能力。

日本自卫队几小时就能消灭中国海军”,这也是曾流传在网络上的一种论调。而该论调发起人之一、日本前外交官冈崎久彦在2014年7月回忆称,1996年他在接受日本电视台采访时被问到:“如果在东海,中国日本开战,哪方会胜利?”冈崎当时回答:“当然是日本!几个小时内,中国海军和空军都会全军覆没。”。

然而到了2014年,冈崎久彦就感慨日本空军力量压倒中国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仅仅对比一下双方第四代战机的数量,就让日本人不寒而栗。冈崎最后说:“一想到在东海上,开战之前就能分出胜负,就让日本人毛骨悚然。”冈崎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是2014年。现在已经过了5年多,5年对于中国军队发展是什么样的概念?仅以海军为例,过去5年中,中国海军下水舰艇的总吨位,几乎相当于日本海上自卫队所有舰艇总吨位的两倍。

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论调:要不是美国压制日本日本会多么厉害。事实上,“日美同盟”让日本自卫队长年过度依赖美军。如果没有美军,自卫队都不知道怎么开展有效的配合和演练,被外界调侃为“美军的分支”。日军对于武器装备的采购,很多时候不是出于作战需要和未来战争条件下的更新换代,而更多是考虑工厂和企业的经营和就业。

不可否认日本自卫队也有一些强项,比如反潜技术、空中预警、扫雷能力等,然而在全方位立体战争的条件下,有一些强项并没法给体系作战带来多大的改变。就目前看来,日本自卫队最强大的武器可能是这两个:一是在日美同盟框架下日本的“狐假虎威”,二是曾经的“大日本帝国”的“余威”。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