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裁判“黑金”进化史:钱是收多的,胆是吹大的】足球进化史

黑哨”声声里,联赛又一年。

过去,这句话一直被用来揶揄中国足球的惨淡现实。

毋庸置疑,既然中国足坛假球、赌球泛滥到骇人的地步,作为足球场上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裁判员怎么能够独善其身?如今,几大名哨已经被牢牢拴在了中国足球黑色利益链条上,有关中国足球裁判的黑色帷幕,也渐渐被拉开……      “黑金”进化史:最初只讲人情 如今走起官方路线   “从联赛第四五轮开始送钱,到丧失冲超希望时停止;送的钱有一个基数,每场6万元,实际花的钱肯定在这个之上,关键场次金额是这个的三至五倍。

”这是2002年那场扫黑风暴刮起时,某俱乐部老板对外公开的数字,听起来令人咋舌。

黑哨”收“黑金”,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事实上,联赛发展的16年,是“黑哨”成熟的16年,是“黑金”演化的16年。

1994年   黑:裁判要与记者“单练”   金:不讲金钱讲人情      1994年职业化开始时,“黑哨”就伴随着联赛产生了,不过那时候和金钱的关系并不大。

一些有争议的判罚,绝大部分只是技术上的失误。

当时的“黑”主要是存在“人情哨”,裁判平时和某个队或某个教练关系不错,对方有困难找到裁判员请“嘴下留情”,裁判抹不开面子,偶尔也放宽了一些执法的尺度。

当年最著名的“黑哨事件”是“戴宇光单练记者”事件。

那年在四川队主场对阵延边队的比赛中,当值主裁判戴宇光多次有明显偏袒主队的判罚,导致延边队在下半场集体守在本方半场,无人越过中线。

这件事被媒体曝光之后,戴宇光直接开车去找记者“单练”。

那时传媒业并不发达,“单练”事件并没有引起轰动。

现在看来,职赛初期的“黑哨”跟联赛本身一样,还非常不“成熟”。

1996年   黑:多了不敢收   金:路费加土特产      从1996年开始,裁判开始收取“黑金”,当时的数额在现在看来不值一提。

那个时期各俱乐部的普遍做法是多给裁判员报销路费,每次多给报一千来块钱,住的地方好一点儿,再买点土特产什么的。

而看到有油水可捞的裁判员大都会争取吹得“好一些”。

这个阶段属于“黑金”试水阶段,裁判的胆量与胃口从此逐渐大了起来。

一次次试水成功之后,裁判身价看涨,单场执裁的收入很快从土特产涨到了3万至8万元之间,最多有10多万元。

知情人士透露,并不是俱乐部不肯多给,而是当时裁判员不敢收那么多。

1998年   黑:住豪宅开名车,夜总会左搂右抱   金:年收入达百万      1998年初,发生了著名的“利彪事件”,广州松日俱乐部副总经理利彪给媒体报料,称陆俊“受贿20万元”。

后来,陆俊赢得了这场与媒体之间的名誉权官司。

那时候,一名主裁判一年执法的“黑色收入”已经达到100万之巨。

那一年,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自己处理过的裁判事件就达到了28人次,这在职业史上是最多的,可见12年前“黑哨”就已猖狂到何等地步。

那时,京城某名哨的大学同事曾这样评价他:“就我们在学校的教学收入,以及执法的补贴,鬼才相信他能够买得起百万以上的房子,60万以上的车。

一天到晚装什么正面形象,谁不知道他每次去南方X地吹比赛时,总是被安排到一家高档夜总会,每次都是左搂右抱。

越是人模狗样,越是黑!”      2002年   黑:照龚建平标准,有些“黑哨”足够枪毙   金:整体数额以千万计      2002年前后,足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扫黑行动”,这场行动后来演化成个别事件,即众所周知的“龚建平事件”。

当时,宋卫平提交了一份8人名单,如果每家俱乐部都如宋卫平一样提交一份名单,那么裁判集体几乎没有人能幸免。

龚建平入狱后,惊慌失措的阎世铎将当时执法联赛的50多名裁判员集中在一个会议室里,声色俱厉地警告:“每个人都要交代自己的问题,中国足协将既往不咎。

”那次足协内部处理了17名边裁,有4人因坚持不承认而遭到终身停哨。

据悉,当时50多名裁判员交代的问题相当严重,“黑金”总数超过了2000万,也有说法是超过了3000万。

那次扫黑最终以龚建平作“替罪羊”而告终,事实到底如何呢?一个“黑哨”中间人在一次聚餐中酒后吐真言:“希望就到龚建平这里打住吧。

龚建平是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判的,照这个标准,有些‘黑哨’黑一次的钱就足够枪毙了。

”也有的裁判私下说:“龚建平的做法太农民了,总想吃‘独食’,没有把一些方面照顾好。

尤其是他拿了钱不给人家消灾,逼得俱乐部老板要与他斗个鱼死网破。

人家xx(某裁判)才叫玩得好,两头拿钱,执法时既公平又稳妥。

”一位曾投资乙级联赛的老板说:“据说龚建平一共受贿37万,其实乙级联赛里就有一场拿20万元的‘黑哨’。

不怕大家笑话,复赛阶段的比赛我常常是带上几个人拎着钱袋子去。

”   2003年至今   黑:走官方路线,大树底下好乘凉   金:陆俊单场收40万      足协姑息养奸的做法,为联赛中的争议判罚提供了快速复活的土壤,逃过第一次反黑风暴的黑哨们很快卷土重来。

不同的是,之前私底下单独做工作变成了寻找“保护伞”,能跟某位足协官员扯上关系显然效率更高,比如在圈内,某位裁判被公认为一家俱乐部的“贵人”,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秘书长张健强与这家俱乐部关系非同一般。

如果能跟南勇、杨一民这样的高层搭上线,就根本不会在裁判问题上吃亏了。

最后发展到俱乐部要求哪个裁判执法比赛,裁委会一一应允,衍生了俱乐部足协高层之间的官商勾结。

同时,这些俱乐部还不忘贿赂裁判,做到“双保险”。

2005年,“金哨”陆俊“激流勇退”。

当时人们都很吃惊,陆俊解释说不想到犯错误的年龄才退役。

现在看来,一方面是他与足协某高层交恶,无法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则是他在此之前已经捞足了。

目前传出的单场出价纪录还由陆俊保持着――40万。

三哨敛财法:“逼”你送钱、明码标价、吹出罢赛      3月5日,前中超“金哨”陆俊和著名裁判黄俊杰被相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

次日,又传出有两名裁判协助调查的消息。

他们中一个是周伟新,另外一人则是一名女裁判

3月12日,足管中心主任韦迪证实,黄俊杰陆俊以及周伟新三名裁判员被警方带走。

陆俊:不送钱,就让你吃哑巴亏      陆俊的业务能力在圈内得到普遍的认可,他连续几年荣膺“金哨”也并非浪得虚名。

陆俊吹“黑哨”的方式同样出类拔萃,一位圈内人士透露:“陆俊的哨子吹得太高(明)了,他收了某家俱乐部的钱,比赛的时候他很可能会适当地偏向没有送钱的那家俱乐部,有时候甚至是90分钟内都是反着吹,但是最关键的时候他突然会吹一个点球,这样送钱的俱乐部名正言顺地获利,吃亏的俱乐部也只能干瞪眼吃哑巴亏。

也就是说,他可能照顾你90分钟,但是补时的时候他一个哨子就把你整场比赛毁了。

”   据说陆俊并不像大部分裁判那样,不管是谁送来的钱都收,他的客户只是固定的四五家,大多是财大气粗的豪门俱乐部,陆俊收了钱也肯定会不露痕迹地把事情办好。

陆俊从来不直接收钱,他是通过某个亲属的一个公司来操作这些事,他本人非常谨慎,钱从不直接经过他的手,因此他才能不动声色达到敛财的目的。

”      黄俊杰:要平还是要赢?明码标价      相比陆俊,黄俊杰要嚣张得多,有圈内人透露黄俊杰吹中超、中甲的比赛都是明码标价,“就拿中甲来说,一场平局他会收3万,一场胜利他要收5万,中超的比赛更是成倍增长。

黄俊杰一般都是事后收钱,如果比赛打平了,就给他送3万,如果赢了,就送5万过去。

”   黄俊杰吹“黑哨”的手法并没有陆俊那么高超,因此他在联赛当中引发的争议也比陆俊多得多,“黄俊杰比赛有争议的,媒体报道的就不下10场,他真的太嚣张了,简直就是胡吹呀。

”一位教练说,“这么多年他收了多少钱,恐怕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   周伟新:哪怕你罢赛,拿钱不手软      今年45岁的周伟新,是多年来国内联赛里出了名的问题裁判

他的执法能力多次引发强烈质疑,甚至还经常导演出严重事件。

2002年初,浙江绿城向中国足协举报8名裁判涉嫌受贿,周伟新被足协叫到北京谈话,他主动交代了很多问题,退回所有的赃物,这才得以继续出现在联赛赛场。

2002年3月24日,在甲A第3轮陕西国力的比赛结束后,由于不满周伟新终场前的点球判罚,失去理智的球迷焚烧看台、烧毁警车,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引发“3・24西安骚乱”。

周伟新的“成名之作”是2004沈阳金德同北京国安队的那场比赛,当时国安队罢赛,随后促成了G7革命。

周伟新被警方带走,也是因为这场比赛

2004年10月2日,沈阳金德主场迎战北京国安,第79分钟,金德队张扬在北京队大禁区右路试图人球分过,在过了身后的张帅时倒在禁区内,周伟新判罚点球。

这一判罚引起了北京队的强烈不满,最终国安队退回了休息室。

中国足坛第一场“罢赛风波”就这样因周伟新而起,而后徐明等人“揭竿而起”,开始了足坛的G7革命。

有消息说周伟新是最早被警方控制的裁判员,他的涉案正是因为这场国安罢赛的比赛

韦迪也透露,周伟新已经交代,那场比赛他确实涉及到了金钱交易。

裁判执法献身 男裁判爱妻上阵      不少俱乐部承认,除了需要送上红包之外,招待男裁判桑拿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不过裁判也不是完全强势的一方,在面对直接领导时,他们也会成为受害者:以张健强主政裁判委员会期间为例,个别男裁判为了能多吹比赛,宁愿让妻子去陪张健强喝酒跳舞,甚至有女裁判为了多出场而自动献身!   当然,也有不少男裁判在“色”上栽过跟头。

以著名的“桑拿裁判”陶然成为例,他成名于2002年甲A第一轮。

当时某媒体披露,他赛前接受某地方俱乐部宴请,事后还接受了桑拿服务。

此后在接受中国足协调查时,陶然成写下了类似“再不去桑拿”的保证书。

正是因为有前车之鉴,参与裁判“整风运动”的211名裁判,在香河基地签下承诺书,其中第二条内容赫然是:“执法时不收受任何赛区和俱乐部的钱物,不在任何赛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如洗浴等。

”不过,这在很多人看来,又是一次黑色幽默。

创收利益链:俱乐部是需求方 足协是保护伞      裁判是些啥样人?裁判执法一场比赛到底能挣多少钱?中国足协官方网站上有相关规定,2009赛季一名主裁判执法中超比赛的津贴标准为1600元/场;而助理裁判员和第四裁判员的比赛津贴标准则是1000元/场;比赛监督的津贴是800元/场。

以此标准来看,即使一名中超裁判每轮比赛都获得执法资格,全年30轮比赛,裁判获得的报酬也仅仅是48000元,并不算多。

但事实上中国裁判的阔绰程度远比他们的收入高得多,很多人住豪宅、开名车,退役后甚至经营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他们的钱从何而来?   据一些媒体披露,不少俱乐部都有一个秘密账本,上面记载的便是所谓“裁判接待费”,除了俱乐部自己出马,私下里有些赛区委员会可能“代表”俱乐部做工作,比赛结束后再到俱乐部报销。

俱乐部是“黑哨”的需求方      贿赂裁判,这是俱乐部公开的秘密,只不过俱乐部把它称为“做裁判工作”。

据说,许多俱乐部在重要比赛前,总忘不了商量是否要去做裁判的工作。

俱乐部领导要咨询主教练,一般问题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问题是否有做裁判工作的必要。

主教练的意见是基础意见,主教练要确定比赛的重要性及战胜对方的把握有多少。

如果实力明显占优,将裁判好好招待一番即可,如果比赛场次事关重大,比如是关系到升降级或夺得重要的名次,在这种情况下,俱乐部就会不惜血本去做裁判的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送多少。

据说从1996年开始一般在3万至8万之间,最多也有10多万元的。

并不是俱乐部不肯多给,而是当时裁判员不敢收那么多。

第三个问题是通过什么渠道,由谁去给。

一般俱乐部要通过一个中间的熟人介绍,比如经熟人联系,然后俱乐部安排具体人去见面。

最绝的情况是裁判两边都收,当某家俱乐部已经“打点完毕”,却发现比赛并没有按照设想的进行时,那种气急败坏的感觉可想而知。

足协是“黑哨”的保护伞      如今,足坛打黑风暴波及面越来越宽,那些沦为阶下囚的贪腐分子,最该怨恨的,也许就是那些当年决定对除龚建平外其他受贿裁判都法外施恩的决策人。

正是这一决定,导致某些球员、教练、裁判、官员,乃至某些投资人、经理人,陷在“黑金”足球里不能自拔。

足协“内部处理”,实际上成了变相保护,更是让裁判们有恃无恐。

很快,整体操纵裁判并操纵假球和赌球,成为中国足球权力腐败中最黑的一幕。

在这种权力腐败中,“黑哨”可以导致假球,假球可以导致赌球,赌球可以导致多方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中国足协也曾经做过诸如联赛前一天才通知裁判名单、严禁私下接触裁判等规定,但纯属表面功夫,有熟悉内幕的人说:“现在哪还有临到比赛前才拉关系的,现在一共才有多少裁判?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朋友,每个赛季前早就做足了工作。

”   裁判足协派的,出了问题,足协内部处理,这也是“黑哨”存在的前提。

中超联赛中,其实已经形成一个利益链,很多时候俱乐部裁判工作只是因为不想吃亏,别人做了你不做,那你肯定吃亏。

新制度:委派裁判不再一言堂      3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工作组进驻足协以来,按照教、查、揭、批、纠5个步骤开展整顿教育工作,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被问过话,在这些面对面的沟通中,还未有人主动坦白。

目前,工作组已经撤离,但这不表示着足坛整顿教育到此为止,紧接着,国字号队伍、裁判员将接受整顿教育。

对此,韦迪表示,“反腐工作将形成一种常态,足协将对裁判员、国字号队伍进行教育整顿外,还要对裁判员进行公示,这也是总局和足协一直所强调的。

”      裁判委员会遭削权      权力太大而又缺乏监管,是中国足球走向腐烂的根源,譬如在饱受抨击的裁判选派问题上,过去都是少数足协官员说了算。

新的赛季中,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

根据新的制度,选派裁判将经过公示、抽签、再公示三个环节。

中国足协正在尽最大努力,从制度上根除“黑哨”。

这么多年来,在裁判选拔、委派、晋升等一系列重要环节中,严重缺乏监管,完全由裁判委员会甚至是足协高层说了算。

有些裁判被称为御用裁判,对此,各俱乐部虽然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铲除“黑哨”,首先要从制度入手。

目前,中国足协已经确定了新的裁判选派程序,变人治为法治。

根据全新的选哨制度,以后派裁判执法将分三个步骤。

首先是公示,由足协提交一份备选裁判员名单,只要有俱乐部提出恰当的理由,认为某裁判不适合执法,那么足协就会取消该裁判执法资格。

其次是抽签,所有俱乐部将以抽签方式决定由谁来执法哪场比赛,这样,就从制度上根除了御用裁判的生存空间。

最后是公示,足协会至少提前一周公布执法名单,以便各界监督。

裁委会的权力第一次遭到了削减,按照新的制度,在将来委派裁判执法比赛的过程中,裁委会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他们的功能,将更多向业务培训、宏观管理等方面转移。

加大力度培养新人      只有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才能逐渐推动联赛走向健康。

加大力度提拔新人势在必行,在接受采访时,韦迪表示,除了业务能力和品德问题之外,中国裁判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不够。

他透露说,中国国际级裁判人数明显偏少,年龄明显偏大,现在甚至没有一个35岁以下的国际级裁判,今后,足协肯定要加大力度,培养年轻裁判

今年联赛中,至少会有20%的新面孔在场上执法

【链接】   李玉红:2000年7月15日的“西安球迷骚乱事件”,因为他对国力的点球一再改判,导致球迷情绪失控;2002年滇沪之战,他又因为判了点球又改判而被中国足协内部停哨半年,但当年10月底,他依然被中国足协推荐给国际足联,成为当时中国的6名国际级主裁判之一。

万大雪:多次被足协内部处理,上赛季在中超京津德比中的表现被球迷斥为“黑哨”,被泰达俱乐部上诉到足协

在国足与沙特的比赛中,万大雪充当了“爱国哨”的角色。

2009年成足与亚泰的比赛中,面对队员的质疑,他居然怒喝一声:“滚!”   何志彪:全运会足球比赛中被天津球员追打。

从甲A到中超,这位广东裁判始终是一个焦点人物,由这位“昏哨”引发的申诉及球场风波在所有国内裁判中排第一位。

在他执法甲A和中超的这9年里,屡屡被主帅和队员追打、申诉,由于对他的判罚不满,李金羽、徐云龙、郝海东都曾因为出言不逊而遭遇停赛。

张雷:上赛季国安客场战胜急于保级的力帆,时任力帆主帅的阿里・汉在场边挥舞人民币,表达对裁判的强烈不满。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