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报刊的整理与出版 支部报刊出版记录

[摘要]无论是收藏界还是学术界对近代(指9世纪初至99年)出版报纸与杂志都越越重视。

学界重视带动了出版界对这些近代报刊出版工作空前重视与投入由产生了批规模、分量重出版物这反推动了相关研究发展。

但是取得可喜成绩近代报刊整理出版工作还有些值得思考和改进地方试对相关出版情况做简单梳理并略谈人浅见。

[关键词]近代报刊 整理 出版

近代报刊简况。

清末随着西方印刷技术和传播思想传入真正义上众化报刊开始蓬勃发展起。

8年9月由葡萄牙人主办葡报纸《蜜蜂华报》( bl )澳门创刊“该报以鼓吹立宪派主张宗旨……是国境出版近代化报纸” [1]。

当办报群体外国华传教士是主流。

这些传教士创办报刊“不仅对基督教华人传播对近代西化交流而且对国近代报刊发展极具义” []。

方汉奇先生《国近代报刊史》说“到9世纪末外国人国共创办了近00种、外报刊占当我国报刊总数80%以上。

”[3]如方先生这统计数无误话那么到9世纪末我国境出版近代报刊总数当50种左右。

这些报刊有许多是开报刊业先河国报刊史上占有较重要地位。

其影响较有《广州纪录报》( Rgr英报)、《国丛报》( Rr英报)、《万国公报》(868初名《国教会新报》扩销量更名《万国公报》维新派办份报纸也用其名)等。

895年康有创办《万国公报》开始维新派9世纪末0世纪初创办了系列有较影响报刊

0世纪初十几年我国出版报刊量激增。

《国近代报刊名录》(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福建人民出版社99年版)收录了85年至9年出版报刊753种、外报刊36种当然这包括了些境外出版报刊

由商印馆和华局等重量级出版社加入了期刊编辑和发行队伍使得报刊化更具特色。

近代出版化特色是‘店期刊’盛行。

具体地说就是店出版图外还定期印杂志。

”[]。

到了0世纪0年代报刊又历了次爆炸式增长。

据平保兴先生统计仅“9―9年我国出版了780种报刊” [5]这是指当年还运作发行报刊

这期报刊出版有两鲜明特色是共产主义理论和革命元素量涌现二是女性期刊量出现。

0世纪30年代报刊出版整体质量和数量依旧比较高仅935―936年全国报刊总数就达58种[6]。

但受战争和物价因数影响许多期刊旋起旋灭存续相当短暂这是这阶段显著特征。

0年代报刊总体量呈下降趋势9―95年出版报刊数量08种(包括放区报刊)[7]这恐怕依然是因战争因素起作用。

98年出版《全国期刊合目录(833―99)》收录了全国50图馆957年以前所藏期刊近两万种如加上失收部分和外部分光是近代期刊种类就超了两万种对学界说这是笔巨财富。

二、近代报刊整理出版

从放到现全国许多出版单位都对近代报刊整理出版工作非常重视其投入了量人力、物力取得了较成绩。

总说这方面工作致可分如下四阶段

.初始阶段(99―966)。

其实这阶段前5年出版业和全国其他各行各业样废待兴因尚关近代期刊整理出版工作。

到了0世纪50年代期以人民出版社、上海艺出版社代表出版单位整理影印了批民国报刊

比如人民出版社95年到956年影印了《新青年》《每周评论》《政治周报》《放日报(延安)》《国工人》等刊物。

到了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艺出版影印了批艺类民国刊物如《巴尔底山》《正路》《萌芽月刊》《学新地》《化月报》《代艺》《海风周报》《新流月报》《新兴化》等。

几份重要报纸也被整理出版了如北京图馆影印了《人民日报》(共晋冀鲁豫边区央局机关报96年创刊98年停刊)、《东北日报》《新华日报》(938―97)华局965年影印了《湘报》。

966年人民出版出版了《放》《共产党》《共产党人》《国农民》《国青年》《国化》等。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阶段出版单位关目标主要是共产党以及左、创造社、太阳社等进步学团体主编些重要报刊

.停顿阶段(967―979)。

受“革”这环境影响这阶段近代报刊整理出版工作处停顿状态出版任何类刊物。

3.复兴阶段(980―000)。

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出版社又重新启动了“革”前对民国报刊影印整理活动。

其该社又影印了《北京学日刊》《晨报副镌》《晨钟》《公报》《建设》《救国报》《热血日报》《汉口民国日报》《少年国》等刊物。

这候上海店(原上海古旧店)作支新生力量民国报刊整理出版领域异军突起也出版了批类报刊

比如《申报由谈》《生活教育》《生活日报》《月月说》《新说》《绣像说》《新新说》《说林》《笔谈》《太白》等。

0世纪80年代期随着广东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加入批规模较报纸如《华商报》《盛京报》《申报》《晋察冀日报》等先被影印出版

到了90年代华局陆续推出了《国近代期刊汇刊》系列图。

这套收录了《清议报》《强学报》《报》《昌言报》等9世纪末有着较影响由维新派等创办近代报刊

进入世纪华局又陆续推出了该套丛二辑收录了《国风报》《民报》《湘报》《译公会报》等近代报刊

90年代期江苏古籍出版社和上海店出版社手出版了型报刊《央日报》。

.鼎盛阶段(00―)。

进入新世纪近代报刊整理工作进入鼎盛阶段这具体表现参加单位数量进步加图选题也更加系统和深入。

0世纪整理工作以期刊单品种影印主而进入世纪出现了许多以题材单位汇集多种期刊型丛如《民国佛教期刊献集成》《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伪满洲国期刊汇编》《民国国术期刊献集成》《晚清珍稀期刊汇编》《民国期集邮期刊汇粹》《民国新闻期刊汇编》《民国画报汇编》《胡风主编期刊汇辑》《国近代医药期刊汇编》等。

般说这些丛规模较、容系统而全面虽然它们有者面较窄但对使用者说都是不可或缺珍贵。

三、 对近代报刊整理出版现状思考。

新国成立以出版界通这些努力学界提供了丰富原始材推动了学术发展。

综观近代报刊出版现状我认有几问题值得出版界、图馆界和学界进步关。

出版力量不衡。

有品种反复出版如《海潮音》有多出版单位进行了影印这固然是因它比较重要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出版浪费与有些十分重要国境出版期刊却少人关。

.人名、名引等配套工具编制比较滞。

献量非常庞候这无疑影响了已出版图利用。

3.由有些报刊总量非常因造成了出版物定价高昂影响了出版物销售和推广。

有些报刊是综合类某些特定科研单位也许只对其部分感兴趣如其所占比例使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也会影响销售。

这问题较办法是将期刊或不期刊类容辑出单独出版

这样做既可以降低成与定价又细分了市场扩了销售面。

比如国图馆出版出版民国期刊分类汇编》系列该系列包括《东方杂志学术类编》《史关系》《敦煌学研究》《春秋学研究》《三礼研究》等。

.相关数据库建设。

目前与近代报刊相关且较有影响数据库有国图馆《民国期献专题库》(者可以通该库民国期刊350余种)、上海图馆《民国期刊名数据库》、重庆图馆《清末民初报刊名引》等。

这些数据库容量都比较但是可以根据现陆续出版近代报刊对进行完善。

(作者单位上海辞出版社)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