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镜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门诊2005~2007年240例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

结果(1)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中敏感度为8014%、特异度为8718%、假阴性率(漏诊率)为413%,阳性预测值为8319%  (2)阴道镜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醋白上皮符合率为6617%,二联符合率为7718%,三联征符合率为100%,可疑宫颈符合率为100%  (3)宫颈疾病以30~40岁发病所占比率最大(4615%)。

结论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对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宫颈癌  阴道镜检查是利用阴道镜在强光源照射下,将宫颈阴道部上皮放大10~40倍直接观察,藉以观察肉眼看不到的较微小病变,在可疑部分行定位活检,能提高确诊率,为临床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更真实、准确、丰富、形象的临床依据[1]。

本文总结了24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与细胞学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院门诊阴道镜检查240例患者。

年龄23~75岁,平均35岁。

临床诊断分别为宫颈糜烂186例,宫颈息肉24例,宫颈那氏囊肿7例,急性宫颈炎4例,宫颈肥大3例,宫颈尖锐湿疣11例,可疑宫颈癌5例。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对上述患者常规进行液基超薄细胞学(TCT)检查,其细胞学病理报告采用TBS系统,报告结果分为正常细胞(NIL)、轻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SCH、AGUS),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醋酸试验及碘试验,对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对上述病例均在3、6、12、9点及阴道镜下病变严重部位行多点活检(便于研究对比),进行组织学检查

1.2.2阴道镜图像特征(1)正常转化区:移行区内未见异常上皮、异常血管和异常腺体开口;(2)宫颈湿疣:湿疣结节呈外凸形生长,表面可见外翻状的细小乳头,或密集丘疹样白色上皮;(3)醋白上皮:应用醋酸后宫颈表面出现一过性白上皮,表面多无血管显现,边界清晰或模糊,厚薄不均,白色消失可快可慢;(4)白嵌点二联征:移行区内外可见醋酸白上皮伴低平、细小的镶嵌,或伴密集细小的点状血管,醋酸白上皮消失速度较慢;(5)白嵌点三联征:移行区内外的边界清楚、污浊、厚重的醋酸白上皮,持续时间较长,可伴粗糙的镶嵌、相距甚远的异形血管;(6)可疑宫颈癌:移行区内有醋酸白上皮、粗镶嵌、粗点状血管及其他异形血管同时或单独出现,并可伴猪油状、微小脑回状上皮改变;(7)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移行带上移至宫颈管内或因接触性出血严重无法检查[2]。

以上7种图像中,宫颈湿疣、醋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可疑宫颈癌图像视为阴道镜阳性结果,其中:宫颈湿疣、醋白上皮组织学预测为CINⅠ,二联组织学预测为CINⅡ,三联征、可疑宫颈组织学预测为CINⅢ(包括原位癌)及浸润癌。

正常转化区视为阴性结果

1.3统计学处理以宫颈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将阴道检查结果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用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阳性预测值4项指标评价阴道镜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结果 2.1宫颈细胞学诊断结果本研究240例患者当中,细胞正常者为149例,占62.1%;细胞学异常的例数为91例,占37.9%,其中LSIL者为50例,占20.8%;HSIL者为16例,占6.7%;ASCUS者为14例,占5.8%;ASCH者5例,占2.1%;SCC(鳞癌细胞)者为4例,占1.7%;AGUS者2例,占0.8%。

2.2阴道镜图像及组织结果 2.2.1阴道镜阳性结果阴道镜检查阳性例数为87例,占总数的36.2%,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相比,阳性筛出率为95.6%;与组织学结果相比,宫颈湿疣符合率为44.4%,醋上皮符合率为66.7%,二联符合率为77.8%,三联征及可疑宫颈符合率为100%。

2.2.2阴道镜检查阴性结果正常转化区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95.7%。

2.2.3统计学结果阴道镜检查阳性数为87例,组织学结果CIN加浸润癌共计73例,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为83.9%(73/87),灵敏度为80.4%(70/87),特异度为87.8%(167/190)。

假阴性率(漏诊率)为4.3%(6/141)。

2.3宫颈病变与发病年龄分布本组240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CIN及浸润癌者共73例,占细胞学检查异常者(91例)的80.2%(73/91)。

年龄分布上,以30~39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46.5%),尤其为CINⅠ、CINⅡ发病高峰年龄,但CINⅢ(含CIS)以40~49岁所占比例最大(9.6%),浸润癌发病高峰仍以50~59岁比例最大(4.1%)。

即CIN的病变程度及病理级别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级,宫颈浸润癌以50岁以上妇女为多。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