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邮政企业文化;功能;措施   论文摘要:2007年1月29日中国邮政成立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邮政实行“政企分开,监管独立”,告别“政企合一”体制模式。

邮政企业改革中,邮政企业文化建设仍然比较落后。

本文从邮政企业文化功能和现状来分析出发,为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找到突破口。

企业文化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一、邮政企业文化功能      1.导向功能   这种导向体现在邮政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目标的指导上。

经营理念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凝聚功能   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

邮政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功能,在邮政企业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精神支柱,是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发创造力。

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邮政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1.文化意识不到位   中国邮政长期以来在人心目中,是政府部门,是个“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因此一直认为邮政文化是“为人民服务”。

具体表现在:(1)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仅满足于开展文体活动,做思想政治工作。

(2)将企业文化“表象化”,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单一注重外在环境、形象建设

(3)将企业文化“口号化”,只注重在理念层面提出一些口号,缺少员工参与的过程,没有真正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但随着邮政企业化改革,邮政企业文化不在是简单的是“为人民服务”,而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为人民服务”,同时邮政企业还得进行企业化运作。

2.缺乏文化价值观体系   作为一个邮政企业文化系统,必须有一个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以塑造、规范员工行为。

但我国邮政长期以来没有建立一套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三、中国邮政文化建设对策      1.加强邮政价值观建设   我国邮政企业独立运营以来,已逐步走出分业时的低迷,但艰辛后的疲态、驱动力不足的矛盾有所显现,这已成为邮政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竞争的思想障碍。

加强邮政企业价值观建设迫在眉睫。

2.加强邮政精神建设   邮政独立运营以来,各级邮政企业都倡导、提炼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如江苏邮政的“爱岗敬业争奉献,开拓进取创一流”企业精神;上海邮政的“创一流邮政,建都市窗口”企业精神

进入转轨时期的邮政企业,必须从时代要求出发,从中国邮政大局出发,从邮政行业目标出发,不断调整、丰富、完善,提炼、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经营理念、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坚持普遍服务

邮政企业虽然进行了现代化企业改革,但仍属于社会基础设施,是社会公用性行业,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普遍服务应是邮政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理念

(2)确保邮政服务质量。

“质量是第一生命线”。

邮政企业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业务操作技能。

德国邮政全国不论远近,信报都达到了“次日递”的指标。

由于德国邮政安全可靠,信用卓著,用户对许多重要文件也基本上都按平信交寄,他们以“迅速、安全”取得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

(3)提高经营效益。

邮政企业应以专业营销为突破口,以社会营销和中间业务为着眼点实施虚拟经营手段。

如澳大利亚邮政改革后,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按照商业运作模式,引进了私营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设立年度盈利计划,实现邮政的扭亏为盈局面。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