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术中密切配合手术进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5例手术均顺利,术后48h内疼痛均完全缓解并可下床活动,无临床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操作相对精细、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而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该手术安全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手术配合。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是老年人脊柱骨折的常见疾患[1]。我院骨科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65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5例,女52例,男13例,年龄61~87岁,平均75.6岁。X 线片均表明病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均主诉明显疼痛,疼痛时间1 d 至3 个月,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临床与影像学检查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征。本组压缩椎体骨折发生部位:胸112 例,胸1214 例,腰126 例,腰223 例。其中2 例2 个椎体压缩

1.2 手术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术中采用俯卧位[2],穿刺点一般位于棘突旁2cm~3cm 处,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成15°~20°,在C 臂机X 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当正位透视显示针尖达椎弓根内缘时,侧位透视显示针尖达椎体后缘,表明进针方向正确,继续进针达椎体后1/ 3 处。在透视监测下扩张两侧球囊,向球囊内缓慢推注对比剂,使球囊压力达207kPa 。停止球囊扩张后,记录注入的对比剂剂量,估计骨水泥注入量,随后抽出对比剂,使球囊回缩至负压后取出。注射骨水泥用工作套管置入椎体空腔,将调配成牙膏状的骨水泥在侧位透视监测下,用逐步后退的方式向空腔内注入。使压缩椎体膨胀形成一个四壁坚实的“球”状囊,确认骨水泥充满空腔,取出工作套管针,拍正位、侧位片。局部包扎,保持体位5min~10min后送病人回病房。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