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畜牧兽医局2014年度工作总结及2015年度工作计划

畜牧兽医局2014年度工作总结及2015年度工作计划。

XX县2014年的畜牧兽医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年初计划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认真总结全县畜牧发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发展思路,现将2014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15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2014年工作

(一)、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及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畜牧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 的要求,转变方式,创新方法,调整结构,扎实推进,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全县畜牧业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工作思路。

按照“保安全、保供给”的总体要求,围绕畜牧经济持续发展“一个主题”,提升现代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两个水平”,突出优质肉牛、特色禽、瘦肉猪“三大产业”,落实防疫检疫、行业监管、草畜平衡、惠民项目 “四个重点”,推广畜禽良种化,防疫制度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粪污无害化“五项措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科技为支撑,项目带动、市场拉动、服务推动,转变方式、科学管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推进全县畜牧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3、发展目标。

(1)主要经济发展指标。

大牲畜存栏11.4万头(匹),其中牛8.86万头生猪存栏26.1万头,羊存栏15.7万只,禽存栏81万只。肉牛出栏5.4万头生猪出栏29.86万头,羊出栏13.68万只,禽出栏105.7万只,肉类总产量30277吨。禽蛋产量达820吨。畜牧业产值7.6亿元以上。

(2)主要科技工作指标。

畜禽良种推广:肉牛冻精改良1.21万头,其中黄牛1.12万头,受胎率在80%以上,水牛900头,受胎率在50%以上,全年产犊1.08万头生猪改良4万头窝,其中猪人工授精2.5万头窝。推广良种禽20万羽,抓好XX黄焖鸡原鸡种选育和繁殖饲养。

动物疫病预防: “W”病强制免疫108.7万头只,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53.6万头,禽流感、鸡新城疫强制免疫176.2万只。免疫密度达到应免畜的100%,强制免疫保护率达到70%以上。

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后续扶持,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肉牛肉羊养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特色禽养殖。完成动物保险工作。完成草原奖补机制及良种补贴工作,推广种植2.9万亩优质牧草,推广3万吨青贮饲料。完成畜牧科技培训1万人次。

(3)服务管理工作目标。

加强畜牧投入品监管,完成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完成“W”病、布病监测工作。完成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审批工作。按照报检制的管理规定,严格开展产地检疫,做到有报必检。加强贩运户管理,抓好生猪屠宰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管措施,防止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重点工作及完成情况。

1、全县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年末预计数)。

(1)畜禽存栏。到2014年末全县大牲畜存栏11.92万头(匹),其中牛存栏9.05万头;山绵羊存栏16.12万只(其中山羊存栏16.07万只、绵羊存栏0.05万只);生猪存栏26.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25万头;家禽存栏85.4万只(其中鸡存栏76.8万只、鹅存栏4.6只、鸭存栏3.98万只、其它禽类0.02万只)。

(2)畜禽出栏。2014年末,全县肉牛出栏5.58万头,比上年同期5.41万头增3.14%;生猪出栏29.87万头,比上年同期23.54万头增26.89%;羊出栏13.7万只,比上年同期13.52头增1.33%;家禽出栏107.2万只,比上年同期98.03万只增9.35%;其它动物出栏0.08万头

(3)肉类产量。2014年全县肉类总产量3.04万吨,比上年同期2.65万吨增14.7%,其中,牛肉产量0.54万吨,比上年同期0.53吨增1.9%;猪肉产量2.09万吨, 比上年同期1.71万吨增22.2%;羊肉产量0.215万吨,比上年同期0.21万吨增2.4%;禽肉产量0.192万吨,比上年同期0.189万吨增1.6%;其它动物肉产量62吨。禽蛋产量0.08万吨,比上年同期0.0723吨增10.6%;蜂蜜产量0.005万吨,比去年同期0.0047万吨增6.4%。

(4)畜牧业产值。预计到2014年末,全县畜牧业产值达7.6亿元。

2、狠抓动物防疫,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强制免疫注射情况:

(1)“W”病:全年共注射偶蹄畜1071089头(只)次。其中:猪免疫数560997头次,免疫密度为96.8%;牛免疫数188856头次,免疫密度为96.8%;羊免疫数321236只次, 免疫密度为96.9% 。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共免疫560997头次,免疫密度为96.8%。

(3)猪瘟:共免疫560997头次,免疫密度为96.8%。

(4)鸡新城疫:共免疫1518012羽次,免疫密度为97%。

(5)高致病性禽流感:共免疫1416395羽次,免疫密度为96.7%。

(6)狂犬病:免疫注射犬类狂犬病疫苗16020只。

常规免疫注射情况:

猪肺疫免疫560997头,禽霍乱免疫168204羽,牛出败免疫20489头,羊痘94772只,小反刍兽疫149778只。

今年春、秋季动物集中免疫,XX县采取整村推进的免疫方式,积极推行动物免疫 “321”新技术(推广乡镇为100%),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到位、工作措施得力、资金后勤保障,免疫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动物免疫注射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按强制免疫要求,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强制免疫密度均达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群体免疫密度达95%以上,应免率达100%,有效保障了畜牧业安全生产、健康发展

3、加强检疫、强化监督、严格执法,确保兽药、饲料、肉食品质量安全。

(1)切实加强动物检疫工作。认真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动物产品检疫,建立了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有效防止了境内疫情的发生。全县共实施产地检疫226879头(匹、只),其中:猪60732头,牛7128头,羊6923只,马属7224匹,禽类144872只;实施屠宰检疫动物胴体168750头(只),其中:猪47384头,牛4332头,羊2760只,禽类114274羽;检出病害动物32头、病害动物产品2304公斤。对检出的病死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全部按规定进行销毁和作无害化处理,有效杜绝了病害肉类上市交易,全县没有发生因动物疫病感染而引发人发病事件,保证了广大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肉”。

(2)切实加强 “瘦肉精”、“地沟油”等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维护广大畜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依法打击并彻底铲除非法添加使用“瘦肉精”、“地沟油”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物的违法行为,扎实开展了对违法行为的清查收缴工作,同时加大“瘦肉精”、“地沟油”对人体危害的宣传,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形成全社会参与和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共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查187场次,出动检查人员 448人次,检查动物贩运户73户,畜禽动物产品营销户218户次,签订畜禽贩运经营安全责任书184份,动物规模饲养户167户次,对检查中发现的消毒制度不全、预防接种记录不全、动物出入登记不全等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

(3)切实加强兽药市场监管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21家兽药经营企业通过兽药GSP检查验收,其中有2家连锁店,结合年初制定的兽药市场检查计划,组织了14次兽药市场监督检查,整治重点区域5个,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42人次,共检查兽药140多个品种,仔细检查了23个兽药经营门市,通过逐一排查,未发现在饲养环节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行为。

(4)认真开展动物防疫合格条件审查。为进一步规范养殖行为,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我局积极鼓励广大养殖户和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动物防疫合格条件审查,在养殖户(合作社)申请的基础上,我局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养殖场地实地检查动物防疫条件,对审查合格的养殖户(合作社)按程序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今年以来共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50份(其中养殖户个体5份,合作社45份)。

4、抓实畜牧科技推广和相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畜牧重点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1)着力加大肉牛冻精改良工作力度。受市场因素影响,肉牛价格上涨,养牛农户增多,尤其是杂交基础母牛养殖增加,加之农户对杂交改良的意识增强,给我县肉牛冻精改良工作提供了条件。全县共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5640头,受胎13294头,产犊12512头。

(2)着力抓实生猪良种推广和标准化养殖。一是切实加强生猪良种推广工作,积极鼓励广大养殖户引进优良种猪饲养,在乡村兽医中普遍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通过强化工作措施,有效推进了生猪人工改良工作,大大提高了猪良种覆盖率,全县共完成生猪良种推广41700头窝,其中人工授精27430头窝。二是认真组织实施了3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其中:通过发改、畜牧系统争取了7个规模场建设项目(2013年度5个、2014年度2个),与扶贫、移民等部门联合实施了23个生猪养殖示范小区建设项目。三是积极落实国家有关生猪产业发展的惠民政策,顺利完成了2014年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共完成能繁母猪投保29179头。

(3)特色禽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是引进和推广良种禽303800羽。二是继续巩固XX县白鹅保种工作,以博南镇新田村为保种核心区,选择养鹅积极性高,饲养条件好的农户,进行白鹅品种选育和扩繁,不断夯实XX白鹅种源基地基础。三是结合山地养鸡项目建设,积极抓实XX黄焖鸡原种鸡选育和扩繁工作,积极鼓励和指导广大养鸡户(合作社)选育本地生态土鸡作为XX黄焖鸡原种鸡进行扩繁和生态放养,近年来我县生态土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XX黄焖鸡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原料,进一步为打造“XX黄焖鸡”知名品牌夯实了基础。

(4)草畜配套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开展“XX县2012年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工作项目要求完成2.9万亩的人工草地建设任务,其中一年生牧草地2.1万亩,多年生牧草地0.8万亩。根据项目要求,我单位及时组织牧草籽种采购工作,共采购3个品种共43.246吨61万元的牧草籽种,其中一年生黑麦草33.246吨、白三叶5吨、光叶紫花苕5吨。籽种发放工作已经结束,1—12月共完成了人工牧草种植3.13万亩(其中多年生草地建设0.8万亩,一年生人工牧草种植2.33万亩)。二是大力开发饲草饲料资源,积极开展青贮、氨化饲料制作的技术培训和指导,鼓励广大养殖户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青贮、氨化饲料。1—12月共完成青贮氨化饲料推广制作51114吨(其中青贮料31107吨,氨化料20007吨),有效解决了季节性草畜矛盾问题,推进了草畜平衡,使全县草食畜实现了草畜配套。

(5)项目申报和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①认真组织项目申报。2014年以来,我局结合省、州项目申报要求和XX畜牧产业发展实际认真编制申报了《XX县2014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XX县2014年肉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XX县2014年肉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XX县2014年标准化生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XX县2014年特色家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XX县2014年农田种草养畜建设项目》、《XX县2014年肉牛冻精改良站点建设项目》、《XX县2014年牛羊宗示区建设项目》、《XX县2014年科学养猪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XX县2014年科学养禽示范区建设项目》《XX县2014年XX鹅品种资源保护项目》、《中央财政支持XX县黄焖鸡养殖项目》、《中央财政支持XX县山地养鸡项目》、《中央农业科技推广XX县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建设项目》、《XX县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建设项目》,《XX县2014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等16个项目。其中《XX县2014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XX县2014年肉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XX县山地养鸡项目》、《中央农业科技推广XX县肉牛、肉羊养殖示范建设项目》、《XX县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建设项目》,《XX县2014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等6项目得到上级批准实施,共争取项目扶持资金720.454万元。

②稳步推进在建项目。一是积极协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对《川娇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盛大生猪规模养殖建设项目》、《XX黄焖鸡—XX麻线生产线建设项目》、《永牧山地养鸡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我局一方面是积极做好相关优惠政策、扶持政策的协调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还积极主动在技术服务方面给予支持,有效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是在历年建成的77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基础上,2014年联合扶贫、移民部门新启动新启动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25个;三是实施了《2013年度特色加强基地建设项目》,给10个规模养殖场配备了离子雾化消毒设备,增强了养殖场低于疫病风险的能力;四是实施了《2011年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肉羊养殖建设项目》,完成羊舍改扩建900平方米,消毒池6个,补饲槽480米,积粪室90平方米,人工种草30亩建设,配套采购了相关防疫设施和饲料;五是实施了《XX县2013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完成化粪池250立方米,堆粪室250平方米,猪舍标准化建设2500平方米,完善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六是实施了《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建设项目》,完成牛羊棚圈建设7816平方米、青贮窖4054立方米,饲料地建设2699亩建设,开展科技培训200人次;七是实施了《XX县2013年中央农业科技推广肉牛肉羊养殖示范项目完》,成牛舍2000平方米,羊舍1000平方米,青贮窖400立方米,种草3000亩建设,开展科技培训300人次;八是全面完成了2013、2014年度草原奖补资金的兑补任务,并组织实施了2013年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完成牧草良种采购任务33.246吨,为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畜配套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十是完成了《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建设项目》前期调查和方案上报,待上级批复后将及时启动项目建设;十一是认真组织实施了肉牛良补、肉羊良补、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等强农惠农项目,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有效促进了我县特色优势畜牧产业快速健康科学发展

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来资金推进我县畜牧产业发展。在历年招商引资引进《川娇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盛大生猪规模养殖建设项目》、《XX黄焖鸡—XX麻线生产线项目》的基础上,2014年我县主动出击,积极与大理建标公司下洽谈,并签订了《永牧山地鸡养殖项目》初步投资协议,在XX县注册成立了“XX县永牧山地鸡养殖有限公司”,计划注入4000万元资金,在XX县发展山地鸡种群选育、扩繁养殖及系列产品开发。

5、抓实科技培训工作

培训方式上我局采取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指导、发放宣传册、手机信息等多种形式并举;培训内容上包括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畜禽常见病防治、畜禽品种改良技术、猪牛羊禽标准化养殖、牧草种植管理利用等;培训层次上包括局属各单位干部职工、基层防疫检疫工作人员、乡村兽医、养殖大户、贩运户、屠宰加工场户等。1—12月共培训10680人次,印发宣传材料进16000余份。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有效促进了科技兴牧措施的落实,同时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促进了畜牧业增效,养殖户增收。

6、抓实合作社发展工作

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2014年计划新发展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40个,今年以来共发展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45个,其中生猪养殖合作社28个(其中协会1);肉牛养殖合作社9个(其中协会1) ;肉羊养殖合作社2;养鸡合作社6个。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措施落实,确保畜牧发展安全。

按照“属地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认真执行 “政府负总责,畜牧兽医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职能作用”规定,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一是要整村推进,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偶蹄畜“W”病、猪蓝耳病、猪瘟、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达到应免畜的100%,消灭免疫空白点和死角。二是要加强疫病监测、应急处理,对个别感染或疑似染疫的畜禽和同群畜禽,根据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规程,迅速采取措施严格进行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三是要加强产地检疫工作,特别要教育、引导养殖户,从外地购入牲畜时,一定要在非疫区并按规程经过产地检疫合格才能调入,严防外地疫源传入。要按规程加强屠宰检疫,确保食品安全。

2、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抓实畜牧良种推广工作,加快推进畜牧良种化进程。

肉牛养殖上,主要推广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品种,水牛主要推广摩拉水牛。生猪养殖上,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引进高产优质瘦肉猪品种进行扩繁,带动农户养殖优良品种,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引导、支持、帮助养殖户生产DLY商品猪,提高我县生猪良种覆盖率。黑山羊养殖上,指导养殖户抓好黑山羊调种,实施黑山羊良种补贴项目,逐步转变饲养方式,提高科学养羊水平。鹅养殖上,以XX白鹅为主,加强云南鹅保种扩繁,不断加大种群扩繁力度,在保种的基础上,在适宜区域引入狮头鹅进行繁育,逐步改善我县鹅的品种结构和个体质量。鸡养殖上,要加大XX黄焖鸡原种鸡的选育和扩繁力度,努力打造XX县鸡的知名品牌,支持专业合作社按照标准化要求,引进新品种,发展集约化高产蛋鸡养殖

3、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积极推进草畜配套建设,努力实现草畜平衡。

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和人工牧草良补项目的契机,继续抓好天然草原保护奖补机制的落实工作,将各项补助资金按照标准和要求兑现到承包户手中。加大优质牧草种植推广力度,完成2.9万亩人工种草任务。大力推广青贮饲料等草料加工工作,平衡草畜,提高牲畜饲养效益。

4、强化检疫、监管措施,净化市场,确保上市畜产品安全。

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环节监管工作,抓好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按照程序抓好畜牧兽医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水平。县、乡两级要进一步抓好动物报检点的管理,按检疫规程对报检动物100%进行检疫;规范屠宰检疫,按规程实施检疫,上市畜禽及其产品检疫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强兽药市场监管,杜绝违禁药品在市场流通。未达到GSP要求的经营户,原许可证到期的不再办理年检、停止经营。加大对畜禽及产品流通重点环节的监管,对畜禽贩运户全面实行协议监管,实现市场管理监督常态化。抓好饲料营销、加工、使用的管理,确保饲料投入品安全。

5、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全县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1年以来,根据《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意见》(党发【2011】9号)文件精神,XX县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工作,四年来共发展了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352个,其中生猪合作社190个,肉牛合作社70个,肉羊合作40个,养鸡合作社37个,养鹅合作社13个,养驴合作社2个。在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合作社规范养殖和规范管理的指导,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发展,有效提高了全县广大养殖户进入市场的水平,规范化养殖行为,加快了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周边疫情形势复杂,交通运输环节畜禽商品流通频繁,暴发和流行动物疫情的隐患比较大。二是全县畜牧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与全省、全州畜牧业产业发展得较好的县市相比,我们的畜牧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畜产品品牌、加工需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宣传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在产业化建设中,养殖科技含量偏低。畜牧科技队伍人力资源匮乏,服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四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全县畜牧发展步伐。

2、解决措施。

一是要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基础免疫、疫病监测、消毒灭源和检疫检验工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二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以项目支撑,以示范带动,抓好重点产业、重点生产环节,加快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三是扎实抓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确保2.9万亩人工草地建设和草原转绘上图任务圆满完成,补奖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确保上市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安全。五是要开展好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为全县畜牧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六是要抓好畜牧业经济管理,及时研究处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努力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

二、2015年工作计划。

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畜牧经济跨越发展“一个主题”;强化“保安全、保发展”“两项措施”,突出优质生猪、肉牛、特色禽“三大产业”,认真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草畜配套建设及草原生态保护、畜牧科技推广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 “四个重点”,层层落实种、料、管、防、训“五字方针”,积极推广畜禽良种化,防疫制度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六化标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科技为支撑,项目带动、市场拉动、服务推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转变方式、科学管理,推进全县畜牧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主要目标。

1、生产目标。

大牲畜存栏12.18万头(匹),其中牛9.35万头生猪存栏27万头。羊存栏16.3万只。禽存栏100万只。肉牛出栏6.74万头生猪出栏30万头。羊出栏14.5万只。禽出栏120万只。肉类总产量31000吨。禽蛋产量达900吨。畜牧业产值12.2亿元。

2、科技推广目标。

生猪改良4.5万头窝,其中猪人工授精3万头窝。肉牛冻精改良1.5万头,其中黄牛1.4万头,受胎率在80%以上;水牛0.1万头,受胎率在50%以上。全年产犊1.2万头。引进并推广良种禽35万羽,积极抓好XX黄焖鸡原鸡种选育和繁殖饲养。推广种植2.9万亩优质牧草,推广3万吨青贮饲料。畜牧科技培训1万人次。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各56万头,“W”病强制免疫107万头只,禽流感、鸡新城疫强制免疫各150万只。免疫密度达到应免畜的100%,强制免疫保护率达到70%以上;同时根据需要做好羊痘、小反刍兽疫等病种的免疫注射工作

(三)推进措施。

1、抓实防疫,为畜牧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基础免疫、疫病监测、消毒灭源和检疫检验工作;要加大监督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病害、染疫畜禽及其产品和逃避、抗拒检疫等违法行为;二是落实强制性措施,对感染重大疫病或疑似染疫的畜禽和同群畜禽,要迅速采取隔离、封锁、扑杀、紧急免疫接种、无公害处理和消毒灭源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三是强化动物防疫责任追究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好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各乡镇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凡因组织不力,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按照行政问责的相关规定,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要认真抓好免疫示范乡、示范村的免疫注射工作,确保抓出实效,抓出示范,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五是要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坚决杜绝外来疫源传入我县引发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2、依托项目建设和科技推广,加快推进畜牧业跨越发展

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以生猪、肉牛、特色禽三大产业为重点:一是积极上争外引,争取上级的项目、政策扶持,同时引进基础好、实力强的企业落户XX投资畜牧产业,不断加大对我县畜牧产业发展的投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二是扎实抓好在建的肉牛、肉羊良补项目,能繁母猪保险项目,肉羊基地建设项目生猪标准化项目、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建设项目、山地养鸡项目等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以项目为支撑,以示范带动,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步伐;三是强化科技推广,突出品种改良和科学化、标准化养殖,扎实抓好重点产业、重点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创新,助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3、抓实草原生态保护和草畜配套建设,促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扎实抓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尽快完成草原转会上图工作,积极推广人工种草,确保每年2.9万亩人工草地建设任务完成,减少天然放牧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促进草原生态快速恢复;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制作管理利用的指导,确保每年完成3万吨以上的推广任务。

4、抓实动物卫生监督,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一是要强化动物检疫、市场监督和执法检查力度,必要时联合商务、食药、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确保市场供应畜禽及其产品安全,群众吃上放心肉。二是要进一步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现场勘查、审批和兽药GSP检查验收工作,确保安全生产、规范经营。

5、抓实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和管理,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进程。

一是局属各单位、各乡镇农综中心畜牧兽医站要深入基层积极动员有条件的养殖户,牵头组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明确专人做好相关业务指导和生产经营活动指导,确保年内新发展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40个以上,并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合作社理事会能按要求认真组织好社员畜产品产、供、销及相关技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确保合作社充分发挥职能,带动一方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要在全县的各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全面推行养殖行业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六化标准”,提高全县畜牧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水平,为市场提供合格的畜产品。

(四)计划实施完成的惠民实事。

1、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

一是对全县117.67万亩基本草原保护实施补奖政策,其中:对实施禁牧的15.25万亩草原给予6元/亩的补助,对实施草畜平衡的102.42万亩草原给予1.5元/亩的奖励;二是认真组织实施61万元的牧草良补项目,及时组织草种采购和免费发放,加大人工草地建设的指导,确保2.9万亩人工草地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2、完成2.9万头能繁母猪保险工作

一是按照国家实施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县财政投入,及时配齐配足各级配套资金;二是积极宣传动员,鼓励广大能繁母猪养殖户参保,确保2.9万头投保任务完成;三是对保险期限内能繁母猪因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强制捕杀等导致直接死亡的,督促承保机构及时予以理赔。

XX县畜牧兽医局

2014年10月29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