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摘 要] 征信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在发达国家,征信体系建设已较为成熟,形成了美国和 欧洲大陆两种有代表性的模式

美国是一种民营化模式,欧洲大陆则主要是公共征信模式

这些代表性模式对我国正 在进行的征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选择适宜的征信模式、建立高度的社会信用,加强法制建设,以 最终完善我国征信体系

[关键词] 征信征信体系美国模式;欧洲大陆模式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经济活动也在有序的进行。

我们知道,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是交易,而交易顺利实现的前提是交易参与者都诚实守信。

然而,信息的不对称是人类交易活动中难以克服的基本难题,有的交易者便利用这一难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欺诈的手段、损害他人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应该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市场中的信用问题十分突出。

在商品市场,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不讲诚信事件层出不穷;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造假、基金黑幕、内幕交易、股评黑嘴等背信弃义事件时有发生。

要解决此类问题有赖于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建设现代征信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经历了多年的建设,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国外征信体系的两种典型模式      征信是指某一机构(如征信公司)对法人或自然人的信用状况和与此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从专业分工角度看,征信注重于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

其基本功能是代理客户对交易另一方的资历、信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为决策人选择授信、选择贸易伙伴、签约、确定结算方式以及处理逾期账款等提供参考。

经过多年的发展,征信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种类或层次,即征信体系

征信对象角度,征信可分为“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

征信信息的广度分,征信可分为“同业征信”和“联合征信”。

前者是指采集信息仅限于某一个具体的行业或领域,例如,仅从银行系统采集被征信者的信息;后者是指征信机构与相关行业如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合作,把分散在相关行业的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形成信用信息数据库。

有些学者还从管理角度认识征信体系

从管理角度看,征信体系是指征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采集、加工和生产信用信息产品,提供资信服务,并形成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体系

综观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征信业的发展和征信体系建设,几个代表性国家的做法值得研究。

(一)美国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征信国家之一,其征信业务的突出特点可高度概括为两个字:民营。

美国征信机构完全采取市场化的第三方独立运行模式,由私人或公司以赢利为目的设立征信机构,按照客户的委托,为其提供征信报告和相关咨询服务。

美国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是商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出售给需求者或委托人。

在此,笔者从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征信监管等方面分析美国模式征信体系建设。

企业征信方面。

由于法律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企业征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法律对上市公司规定了其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时间等,交易客户对上市公司一般无须“信用报告”,但对上市公司通常进行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的高低对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上市公司对自己的信用会受到法律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不敢马虎大意。

而对非上市公司,法律通常不要求其公开财务报告征信就显得必要。

征信公司可以提供企业概况、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关情况、企业关联交易情况、企业无形资产状况、纳税状况信息企业付款记录、财务状况以及破产记录、犯罪记录、被追账记录等。

企业征信机构一般提供12个月内的企业信用信息

企业征信服务对象包括私人银行、私人信用机构、其他企业、个人、税收征管机构法律实施机构和其他联邦机构以及本地政府机构等。

美国征信机构众多,除了著名的邓白氏公司,还有众多的地方性中小征信专业公司。

在个人征信方面,美国起步较早。

由于信用消费极为普遍,个人征信市场也就非常大。

征信机构对需求者提供信用报告

信用报告可以看作是消费者偿付其债务的历史记录。

一般包括:鉴定信息,如姓名和地址等;当前和以往的贷款清单,如贷款人的名称、账号、信用额度、开户日期、最后一次偿还贷款的日期和金额、以往的过期账户、已经清偿的债务、最近1—5年内是否还按时偿还的历史记录等;公共信息,如破产、税收留置权和诉讼事件等公共信息资料。

在征集了上述个人信用信息之后,征信机构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信用评估,最终形成征信产品。

征信产品可以销售使用。

美国个人征信机构数量庞大,不过近年来此类机构竞争激烈,出现了并购重组。

美国消费者信用协会的资料,美国个人征信机构由原来的2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400家左右。

目前最大的三家征信机构(美国征信局)是全联公司、艾贵发公司和益百利公司。

监管方面。

美国征信机构以赢利为目的,其运作完全市场化,政府和中央银行不干预其日常运作,但必须受相关法律的约束。

美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征信机构、数据的原始提供者以及信用报告使用者等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如公平信用报告法、信用修补机构法和平等信用机会法等。

美国国会于1971年制定并于1997年重新修订的公平信用报告法,旨在保护所有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确保信用报告的准确性。

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国家律师总局被授权实施该法案。

该法案规定了消费者报告代理机构信用局、信用报告使用者、信用信息原始提供者的行为准则。

征信机构调用其他人的个人信用资料要得到被调用人的同意或司法部门的授权,目的是防止个人信用资料被滥用。

(二)欧洲大陆模式

模式大体做法是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部门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不以赢利为目的,建立全国数据库的网络系统,征信加工信息的服务对象也只限于金融机构,服务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决策。

采取公共征信的国家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欧洲大陆国家,故称欧洲大陆模式

由于此类征信机构由政府出资建立,隶属于央行或金融管理部门,服务于政府的宏观决策,所以,此类征信模式又被称为公共征信模式

现以意大利中央信用调查处为例,说明欧洲大陆模式的一些做法。

中央信用调查处是意大利银行(中央银行)于1962年成立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1964年开始运作。

机构是目前欧洲信用报告内容最全面、数据最准确的信用服务机构

目前,这个公共调查机构有将近700万份档案,每年发表1200多万份报告

信用信息采集方面,意大利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在意大利经营业务的外国银行必须向中央信用调查处上报数据。

中央信用调查处用定期抽查等方式,来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信用信息的反馈方面,该机构向每一个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完整的信贷信息,反映客户在整个金融系统总体贷款的情况。

通常,该机构还向金融机构提供借款担保人的个人负债、按贷款类型分类的汇总统计、借款人所在行业等相关信息,便于各金融机构实时监控客户的负债情况。

为了便于银行评估新开户的客户信用状况,各家银行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调查处交费的方式,获得新开户客户信用信息

此外,该机构还在金融业务监管、货币政策实施和信用投向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咨询作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