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规律探索50年——建国后党对经济建设规律探索的历史考察

【 正 文】;新的建设至今已有50年,5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逐渐认识了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回顾这段,经验教训,对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 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探索,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划线分为两个时期,党在每个时期都为探索经济建设规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探索,从严格意义上来看,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开始的。

若对从此开始的这个时期作一分期的话,可以分为“一五计划编制和实施、“***”、60年代初开始的调整、“***”四个阶段。

下面就这四个阶段作一和考察。

; 第一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尽管党在经济建设上还没有多少实践经验,准备也不足,甚至对经济建设规律知之甚少,但是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力求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

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纲要的指示中就指出:“必须以的态度从事计划工作,使我们的计划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的法则。

”(注:《党的》***年第4期,第4页。

)1953年6月23日,李富春代表中财委作了进一步说明。

他说:“计划应该是充分地根据和体现党所规定的方针任务,使需要与可能结合、经济与技术结合,从发展整个人民的经济观点出发努力全面平衡,如此才能适合人民经济比例均衡发展的规律

”(注:《党的文献》***年第4期,第6页。

)这是党在开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前夕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

而这个规律也只是局限于有计划比例发展规律

陈云在回顾这段经济工作时说:“六十年代,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主要缺点:只有‘有计划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

”(注:《陈云文选》下卷,第221页。

)这是党在这一阶段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主要特点。

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从主观上来看,第一,我们刚刚开始经济建设的实践,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理论准备,所以对经济建设规律知之不多。

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我们自己观念上又有对商品经济的敌视,因此对价值规律进行排斥。

第二,苏联模式的。

1953年6月,李富春在谈“一五计划编制的意见时曾讲过:“我们要依靠苏联,学习苏联”。

他的意见基本反映了当时全党的倾向。

而学习苏联主要是学习在苏联经济建设中起主要作用的有计划比例经济发展模式。

从客观上来看,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是极其薄弱的。

经过帝国主义的掠夺以及战争的破坏,物质极其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并使各方面比例达到综合平衡,才能保证经济建设稳步发展。

正因为如此,党确定了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方针,合理地安排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方面比例关系,既保证了重点,又实现了全面安排的目标。

这是当时党重视有计划比例发展规律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计划执行中,对1956年出现的经济上的冒进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作了冷静的分析和探索,为此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要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对经济建设规?律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总结。

党的八大继续探索,加深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还提出了著名的“三主体三补充”的经济建设格局的思想。

正因为党在“一五计划时期努力按经济建设规律办事,才取得了经济建设上的显著成就。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