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读什么书【2009,我们都读了哪些书?】

编者按:又是岁末年初,各种与中国书业有关的年度榜单纷纷出笼,本刊特别选取了其中16份有一定代表性的年度榜单进行解读,以图最大程度呈现2009年中国书业的现状,为业内同行提供有益的镜鉴。

又是岁末年初,各种与中国书业有关的年度榜单纷纷出笼,本刊特别选取了其中16份有一定代表性的年度榜单进行解读,以图最大程度呈现2009年中国书业的现状,为业内同行提供有益的镜鉴。

因教辅类图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故没有列入本文解读范围。

一、《出版广角》“2009年您印象最深刻的图书”榜      2009年岁末,本刊编辑部在进行“《出版广角》关于2009年度您最关注的书业内信息的调查”的同时,也进行了“2009年您印象最深刻的图书”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全部采用网络形式,调查人群覆盖北京、上海、山东、辽宁、湖北、湖南、四川、广东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本次调查面向出版社(集团)策划编辑、发行人员,民营出版公司策划、发行人员,高校新闻出版科研人员,发行集团、书店人员,报刊社和网站编辑、记者,以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家、自由撰稿人等其他人群,发放的问卷回收率达到98%以上。

从参与人群的结构来看,出版社(集团)方面有出版社(集团)社长(董事长)等高层,编辑室主任、销售总监等中层人员,策划编辑、发行人员等普通员工;民营出版公司方面也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营销总监等中层,以及普通策划、发行人员。

其他各个参与调查类别,也有高中层和普通职员参与。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52份,所采集的样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排在前十位的图书分别是:《朱�基答记者问》、《小团圆》、《明朝那些事儿》、《杜拉拉升职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暮光之城》、《中国不高兴》、《藏地密码》、《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和《我们台湾这些年》。

在这些上榜书中,再现朱总理的人格魅力和真我风采的《朱�基答记者问》(人民出版社)以绝对优势高居榜首。

应该说,这是2009年图书市场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

同样,与政治题材有关联的《中国不高兴》(江苏人民出版社)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美国《时代》周刊撰文认为:“这是继1996年不满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影响的一部民族主义畅销作品。

”的确,它发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真实的声音,尽管我们并不一定赞同其中的每一个观点。

张爱玲从来不缺乏话题,《小团圆》更是在业界掀起层层波澜。

关于张胡之恋、关于是否应该违背张的遗嘱“违规”出版的林林总总,足以成为媒体的焦点。

因而,对于《小团圆》的上榜自然少了些许悬念,甚至觉得有点理所当然。

年度值得关注的还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们台湾这些年》、《不抱怨的世界》等几部力作,其中大部分上榜图书是由民营图书公司策划编辑的。

妈妈既是朋友又是老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家教读本。

《不抱怨的世界》,号称是一本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励志书,全世界有80个国家共计600万人为之感动。

民营公司强大的策划优势,在2009年多个书业榜单中都有呈现,成为一个值得业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此外,一大批前一两年畅销的图书,在2009年推出新的系列后延续了良好的市场态势,代表作品有《明朝那些事儿》、《杜拉拉升职记》、《藏地密码》、《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等。

这从某个侧面也反映了一个突出问题:中国书业的创新、提升能力严重不足。

2009年,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书屈指可数,理应引起业界的重视和思考。

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09年度十大图书”榜      从2006年开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成功举办了四届“年度十大图书”、“最具影响力的书评作者”及“年度优秀书评文章”等品牌活动。

这一活动旨在发挥媒体的群体优势,利用其自身强大的传播、导向功效,凸现媒体在商业浪潮与信息时代的人文立场,营造全社会良好的读书氛围。

目前,参与“2009年度十大图书”推荐活动的媒体已接近100家,以媒体从业人员的独特视角,自行推荐本年度出版的优秀图书

这些参与媒体主要有中央及地方的各级报刊、电台和网站,其中包括新闻出版专业报刊(如《出版发行研究》、《出版广角》、《编辑之友》等)以及出版行业网站等,显示了公众及媒体图书出版事业和全民阅读活动的日益关注,以及对众望所归的好书强烈需求的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系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由其牵头主办的年度图书评选活动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高明光认为,“2009年度十大图书”推荐具有以下特点:行动早,当年年底公布评选结果,增强了时效性;参与推荐的媒体范围广,具备了广泛的代表性;广大媒体工作者参与活动的热情高。

经过近100家各地媒体代表的认真初选,在京的20余家中央及专业媒体代表在现场最后环节的投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09年度十大图书”已经产生。

(评选结果见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基答记者问》、《我们台湾这些年》和《小团圆》等几本图书与表1是完全重合的,虽然其中某本书的前后排序并不一致。

这也反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位居榜首的《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一部科普图书,作者署名为“科学松鼠会”。

“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

”(罗永浩)这本图书的作者来自松鼠会网站,大多为理工科博士或博士生,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梁文道称之为“带甜的凉茶”。

这应该也是它能风行一时的主要缘由。

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北京读客公司策划、重庆出版出版的《我们台湾这些年》。

这是一个台湾70后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向你细述30多年来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你分享过去30年来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这本书2009年11月出版,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在多个书榜打榜,引人瞩目。

200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60周年,《解放战争》全景式地展现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正如作者王树增所言:“寻找历史是为了寻找心灵着落点,而我也想让年轻人从中获取力量。

”《解放战争》将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史实记述相融合,将深刻的思想性和生动的艺术性相结合,从而在众多叙述战争的文学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在《尘埃落定》之后,作家阿来携《格萨尔王》带你走进西藏,深入西藏的灵魂深处,让你读懂西藏的内心世界。

此外,龙应台的《目送》、梁文道的《常识》、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等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三、全国14家图书卖场发布的“2009年度图书榜”      本刊长期在“书架”栏目刊登全国10多家卖场的每月“书榜”,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我们特别选取其中的14家卖场,在《出版广角》发布2009年的年度书榜(注:下列榜单统计时间为2009年1~11月),具体榜单见表3到表16。

这14家提供年度书榜的卖场分别是: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涵芬楼、南宁书城、广州购书中心、上海市新华传媒、北方图书城、南京市新华书店、重庆新华书店、湖南图书城、广东学而优书店、杭州市新华书店、北京王府井图书大厦、深圳书城以及当当网上书店。

从这14份书榜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文艺类图书有《小团圆》、《窗边的小豆豆》、《藏地密码》、《常识》、《绝对小孩》和《苍黄》等,排在第一位的非文艺类图书有《不抱怨的世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生病的智慧》、《从头到脚说健康》、《巴菲特之道》、《货币战争》、《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和《读点经典》等。

其中,《小团圆》、《常识》、《不抱怨的世界》等图书在多个不同卖场的榜单中位居同类书的第一位。

从地域来看,在北方地区的上榜图书中,《中国不高兴》、《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等政治、经济类读物比较受欢迎,《常识》、《荒废集》、《七十年代》等人文图书也有一定的读者群体。

在南方地区的上榜图书中,《全世爱Ⅱ:丝婚四年》、《东北往事(1)――黑道风云20年》、《绝对小孩》等文艺、生活类读物比较受关注,《货币战争》、《巴菲特之道》等经济类图书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

当然,所谓的地域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小团圆》、《藏地密码》、《暮光之城》等文艺读物,《杜拉拉升职记》、《不抱怨的世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职场励志、生活类读物同样受到各地读者的普遍青睐。

这些图书的畅销,与整个社会的就业、求职的大环境相吻合,与父母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等因素也是息息相关的。

综合以上16份年度书榜,可以清晰地看到:《朱铬基答记者问》、《小团圆》、《我们台湾这些年》、《不抱怨的世界》、《中国不高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目送》、《常识》、《格萨尔王》、《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明朝那些事儿》、《杜拉拉升职记》、《暮光之城》、《藏地密码》、《货币战争2》等10多部图书在2009年获得了市场和读者的广泛认可。

这其中,大约一半的图书是由民营图书公司来策划编辑的,显示了作为新兴出版生产力的中国民营书业强大的策划和运作能力。

同时,一大批持续畅销的系列图书,如《明朝那些事儿》、《杜拉拉升职记》、《藏地密码》、《货币战争2》等,也从某个侧面也折射出中国书业的创新、开拓能力严重不足。

特别是一些“跟风书”的大批出现(如《不抱怨的世界》出版后,一窝蜂出现了10多本跟风的同主题图书),对整个中国书业市场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业界的认真思考和积极关注。

2 次访问